摘 要: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社會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也將不斷增加。然而,近年來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并不盡如人意。針對這一現象,本文分析了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吸引力,并就如何提高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吸引力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電子商務 專業吸引力 高職教育
艾瑞咨詢一項調查顯示,電子商務用人需求已出現井噴現象。有專家預測,未來10年我國電子商務人才缺口達200多萬。
我國教育部從2000年開始批準在全國部分高校試開電子商務專業,于2001年開始招生。截止到2007年,已經有324所高校開設了電子商務本科專業。與此同時,職業技術類院校中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的已有700余所,形成相當的規模,招生人數遠遠超過高校。
但是,作為一個只有十年發展歷程的新興專業,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的就業似乎比其他專業更加嚴酷,與電子商務行業蓬勃的發展形勢形成巨大的反差,高職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吸引力何在?
一、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吸引力的含義
歐盟職業教育專家在《聚焦2010——重新評價職業教育與培訓》和《增強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吸引力和社會形象》兩篇文章中指出:“如果人們愿意利用職業教育實現個人目標,在考慮未來的學習時,把職業教育作為選擇之一,并愿意推薦給親友,我們就說職業教育對社會是有吸引力的。”
根據這一觀點,筆者認為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要吸引的對象有兩類:一是學生和家長,要讓他們滿意,就需要從他們的角度考慮,明白他們需要什么——當然是能夠就業、能夠生存,但僅此還不夠,還要能繼續發展;二是企業,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的人才要讓企業滿意,具體而言就是人才培養的數量、質量要與社會需求、要求相吻合,其核心是電子商務職業技能型人才的質量。
筆者將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對這兩類對象的吸引力,分別稱為教育對象吸引力和使用對象吸引力。
二、目前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吸引力
1.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缺乏教育對象吸引力
(1)課程設置缺乏吸引力
大多數高職電子商務專業都按照復合型人才的說法來培養“萬能”人才,并且由于電子商務專業的知識覆蓋面確實相當寬泛,因而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設置,往往就是個大拼盤。每門課程彼此獨立,甚至同一門課程的前后關聯性都不大。學生在學習時要接觸大量的概念,以致覺得電子商務過于抽象,搞得一頭霧水、摸不著門道。越往下學習越迷惘、越痛苦。
(2)課程教材缺乏吸引力
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使用的教材雖多標榜“高職高專指定”,但多脫離實際,重理論輕實踐,不適應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需要。同時還存在更新速度過慢的問題。電子商務是一門迅速發展的學科,每年都會有大量新技術涌現,但我們的教材多是幾年前編寫的,即使是新編教材,因從編寫到出版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教材中的數據和案例也已過于陳舊。導致學生上課時,感受不到電子商務的現實魅力,根本提不起學習的興趣。
(3)師資力量缺乏吸引力
目前的普遍現象是,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師資構成主要有: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的教師、計算機專業出身的教師、經濟學專業以及管理學專業出身的教師。這些教師或是因為專業不對口,或是因為沒有及時進行知識更新,或是因為缺乏電子商務專業實踐等諸多原因,導致其教學電子商務專業化水平不高,缺乏電子商務專業學科個性魅力。造成學生對教師滿意度不高。
(4)專業實訓缺乏吸引力
部分高職院校仍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講授為主,并沒有建立電子商務實驗、實訓系統。即便是已經建立了的,例如電子商務模擬系統、電子商務開發系統、網絡營銷模擬系統、物流一體化教學系統等,表面上看專業性強、門類齊全,但實際上只能進行演示或模擬性操作,缺乏真實感。學生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都非常有限。
(5)就業狀況缺乏吸引力
自第一批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開始,就存在“企業找不到所需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而各類院校培養出的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又很難就業”的錯位現象。導致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脫離了社會、企業的現實需要,畢業生產銷不對路。
2.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缺乏使用對象吸引力
(1)畢業生知識技能水平低下,缺乏吸引力
雖然企業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需求迫切,但相當多的企業認為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水平達不到用人要求。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所具備的理論知識在工作崗位無用武之地,而工作中必備知識、操作技能又十分欠缺,致使對于企業中技術含量不太高的崗位,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就業后和非專業畢業生差別不大;而技術含量高的崗位,也未必能夠勝任。
(2)學生職業道德素養不高,缺乏吸引力
用人單位不但對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的知識技能水平要求較高,而且對他們的吃苦精神、挫折承受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也提出相當高的要求。現代企業非常強調學生做人的問題,其次才是專業技能。但現在企業對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最大的不滿恰恰就是缺乏敬業精神、責任心不足、服務意識不夠。
三、提高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吸引力的措施
1.準確定位,明確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需求可以分為三個層面:應用層面、管理層面、研發層面。顯然,需求量最大的是應用層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
因此,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就應該把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應用技能型。這類人才側重于對電子商務的實際應用,主要從事各種電子商務活動和業務具體操作,如業務洽談、網站建設、系統維護、數據處理等。能夠按照本行業的特點和要求,將最先進的電子商務技術應用于具體的業務內容,并使其產生經濟效益。
2.“走出去、請進來”,強化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師資力量
“走出去”,把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師送到高等院校進行專業進修,增加理論儲備、加快知識更新;安排教師到相關企業進行短期實踐、掛職鍛煉,或到企業參加課題研究、項目開發,加快“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提高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師技術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
“請進來”,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可以聘請相關企事業單位的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還可多引進來自電子商務企業一線的操作人員、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擔任專業教師。
3.加強校企合作,提高實訓教學質量,并為企業定制人才
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與企業合作,建設校內、校外實訓基地,不僅可以幫助高職院校解決諸如資金投入、系統建設、維護升級等許多實際困難,還可以為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提供真實的業務流程、動態的實踐環境、現實的評判標準,從而大幅提高實訓教學質量。
通過校企合作,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可以獲得企業的人才培養訂單。高職院校根據訂單充分了解合作企業的用人規格后,將自己的人才培養計劃與合作企業的用人計劃結合起來,可以培養出與合作企業崗位需求一致,并且與其企業文化相融合的電子商務應用技能型人才。這樣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不僅能落實畢業生的就業,還能為合作企業培養合格的后備人才隊伍,并節省下大量的新員工崗前培訓成本。最終達到合作互利、校企雙贏的理想效果。
四、總結
由此可見,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只有貼近企業、服務就業,培養高素質應用技能型人才,幫助本專業學生順利完成“從畢業到就業”的轉變;才能真正展現出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前所未有的無窮吸引力。
參考文獻:
[1]王柏玲.電子商務畢業生就業率僅20%[N].文匯報.2009.12.25.(008).
[2]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J].職業技術教育.2010.(15).
[3]閻小平.關于電子商務專業就業及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商場現代化.2007.(33).
[4]趙敬.高職院校電子商務人才“錯位”培養問題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9.(10).
[5]王文槿.關于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的國際文獻綜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04).
作者單位: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