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鷗
【摘要】素質教育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提出了挑戰,也對教師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要不斷的更新觀念,改進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愉快而輕松的環境下學習,并在潛意識中得到藝術的熏陶以及情感的升華。
【關鍵詞】音樂;模式;手段;觀念
音樂是人類最有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動內容。作為中學的音樂教師要在音樂教育的領域中,培養學生對生活、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欣賞能力,使其在音樂的海洋中感受大自然的日轉星移與生命的輪回,同時讓他們以音樂的形式將自己內心的情感抒發出來,建立健全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此,音樂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學模式,以適應科技進步對學生整體素質的需求。
1、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近些年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的發展而產生出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通過聲、像、色的綜合運用,再現各種音樂活動場景,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容易讓學生接觸到真實的生活場景,避免了言語表達給學生所帶來的迷惑性。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可以放松心情,緩解緊張的學習帶來的各種壓力,并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思維的領域也可以向更深更廣的領域發展。
2、問題創新性
學生思維深度的廣與窄,厚與薄,取決于教師的引導方向,而引導之法,在于會“問”和善“問”。對于音樂的思考,教師要從多個角度不斷深入,不斷探索式的提問,讓學生的思維發散性的思考問題,以此帶動其他學科的探索式研究,有力的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并適應社會多變的角色轉換。
對于問題的提出方法上,教師可采用環環相扣的原則,以一帶三,不斷深入式的提出問題,或者一個問題從多個角度來提問,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
音樂教師通過提出立意新穎的問題,充分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同時也強化了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
3、鼓勵學生與實踐相結合
音樂教育是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教學應力爭與實際相結合。在課堂中,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發揮想象的空間,并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提出獨到見解,培養學生探索音樂的精神,或者讓其模仿,想象,以即興活動的形式給學生機會進行創造性的探索,在實踐中激發他們的創造欲望。在類似的現實環境中進行,有利于學生快速、牢固地掌握知識,并能夠提高他們創造能力與想象能力。
4、互動原則
在教學中,師生之間建立一種和諧、快樂的課堂,可以活躍教學氣氛,有利于課程的展開和知識的傳授。音樂教師可以通過互動的方式,參與到學生的團體中,這樣,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參與者,近距離的與學生接觸,師生之間就會消除隔閡,產生共鳴,同時通過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能夠以動態的方式提高教學效果,成為師生共同獲取知識的渠道。
教師走到中間來,可以聽取學生們的心聲,了解學生的情感發展,并通過了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耐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可以在以后的課程中不斷改進,以此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
5、擴大視野
許多青少年對音樂都有偏好,我們作為音樂教師,應積極主動的啟發、引導學生,擴大音樂欣賞面,并使其在欣賞的過程中領悟音樂的真諦,感受歌詞的內涵,將音樂的想象與自然、人的情感聯系起來,豐富和滿足他們的內心直覺和情感體驗。
在課堂中,音樂教師可以選一些代表性的歌曲,如革命歌曲,民族音樂等,把革命的精神和民族的精神傳授給學生,讓他們繼承艱苦奮斗的傳統,學習吃苦耐勞的精神,將民族的文化發揚光大。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音樂審美情趣,需要音樂教師根植于心,并進行有效的開展與實施。
6、充分利用豐富的想象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想象力推動世界,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音樂的想象是通過聲音來完成,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設置情節、激發興趣、營造想象空間。
音樂的魅力不僅在于音樂本身韻律的和諧完美,同時還在于它能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我記得一本書里曾經有這樣一句話“沒有想象的人生是蒼白的人生,而沒有想象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學生時代正是富于想象的年齡時代,用音樂打開學生想象的閘門,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這對音樂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又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捷徑。
在欣賞管弦樂《閑聊波爾卡》時,為了提高學生的欣賞興趣,營造出使學生樂學的音樂氛圍,我特地將兩種不同表現形式的《閑聊波兒卡》音樂讓學生進行對比欣賞,一種是管弦樂,一種是維也納童聲合唱,為的是豐富聽覺、引發思索、激活課堂,發展學生想象空間,提高課堂效果。當學生分別聽完兩首曲目時我提問:兩首音樂表現同一內容,你更愛哪一首,為什么?這一問使課堂氣氛即刻活躍起來,大家議論紛紛,喜愛合唱的占多數,原因是聲音接近他們的年齡段。接著,我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管弦樂由多種樂器演奏、氣勢恢弘,具有立體感;童聲合唱聲音具有穿透力、音色優美,極具感染力。兩種不同表現形式各具特點,我們要善于發現不同音樂表現形式所具有的不同魅力!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不僅給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式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要求,而且對教師的教育理念及綜合素質、教學模式等提出了挑戰。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們要跟上時代的要求,不斷更新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在教學手段等方面不斷的進行改革與創新,使學生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作為主導者,積極向上,興趣盎然的學習,改變以往被動的局面,而且,讓他們受到藝術熏陶的同時,也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啟迪,從而美化學生的情感,凈化學生的心靈。
【參考文獻】
[1]謝妤.淺談小學音樂教育的創新
[2]但秀芳.淺談音樂教學中的聆聽與鑒賞
作者簡介: 白鷗(1982.7--),女,河北師大音樂教育專業本科畢業,中學音樂二級教師,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海陽鎮中學的一名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