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善友
(黑龍江省七臺河職業學院)
高職應用寫作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
◆彭善友
(黑龍江省七臺河職業學院)
應用寫作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具性學科,對于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在高職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社會的、歷史的原因,應用寫作課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邊緣化”的傾向在一些院校仍或多或少存在,教材內容陳舊,教學手段單一,教法老套古板,課時安排少,重理論輕實踐等,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認為應從還應用寫作以應有的地位、整合教材內容、優化教學手段、改進教法等方面入手,探索提高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新途徑。
應用寫作教學 改革 思考
美國社會預測學家約翰·奈斯比特指出:當代社會應該記住最重要的大事有五件,其中之一是“在這個文字密集的社會里,我們比以往更需要具備基本的讀寫技能。這里所說的‘讀寫技能’,首先就是足以應付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的寫作能力,也就是應用寫作能力。”由此可見,應用文已成為當代經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字形式,具備應用寫作能力理應成為當代大學生必備的素質之一。因此,應用寫作課不應僅僅是某些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或專業課,它具有普適性與實用性,也同英語、計算機類課程一樣應成為高職院校普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但從教學的宏觀角度看,高職院校的應用寫作教學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在不少高職院校應用寫作課程基本屬于被“邊緣化”的課程,課程設置可有可無,課時安排可多可少,而高職院校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低下又是不爭的事實。盡管早在 1995年國內大學陸續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了《大學語文》、《應用寫作》等課程,希望寫作能力差的同學能夠補上這一課。但由于社會的歷史的種種原因和過分追求功利化的趨向,對此類課程的建設沒有提到議事日程上來,至于為什么要上寫作課,怎樣上好寫作課,課程設置怎樣才能更好地符合學生實際,課程內容應涵蓋哪些部分,課程講授的著力點應放在哪兒等等問題一直缺乏明確的思路。很少有人條分縷析地細加闡釋,很多任課教師都依自己的認識、自己的特長授課,究竟是否適合學生,授課效果如何,也沒人做深層次的調查研究。學生也認為寫作課的有無無關緊要,考前臨陣磨槍,考試得過且過。在這種教學狀態下,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無異于紙上談兵。
近年來,高職院校雖也開設應用寫作課,但課時極少,就拿我院來說,有的時候開一學期,而有的時候只開半學期,課時捉襟見肘,遠遠滿足不了應用寫作教學的需要。有的學生甚至認為應用寫作課是可有可無的,只要學好專業課就行。筆者認為這種看法有失偏頗。“寫作可以造就人才,提高人才素質。寫作能力不僅是現代社會人才素質的一項基本要求,而且是衡量一個人智力強弱的指標。”可殘酷的事實是一些未經過應用寫作訓練的同學走入人才市場,連一份求職信和個人簡歷都寫不好,就更談不上調度能力、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了。這足以說明目前部分大學生寫作現狀不盡如人意。對于大學生來說,專業知識的學習與寫作能力的培養,二者相輔相成,并行不悖。如果只有扎實的基礎而缺乏高水平的寫作能力,走上工作崗位以后,無論從事什么職業,都將缺少一只較有力的臂膀。在改革的今天,不管培養什么專業的人才,高水平的寫作能力都是必備的基本功。“大學畢業生不一定要能寫小說、詩歌,但是一定要能寫工作和生活中實用的文章,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
目前的應用寫作教學,普遍存在教師注重或善于講授理論知識而輕視寫作實踐能力培養的問題。教師往往講得很多,理論雖系統,但學生缺乏實踐操作的機會。可謂老師在臺上講得津津有味,學生在臺下聽得昏昏欲睡。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比如,講到事務公文,可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搞好調查。例如,調查一個市場、工廠、企業等,或者與實習結合起來。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一定的調查方法,以利于他們獲得第一手資料,而且在調查過程中,面對遇到的這樣那樣的實際問題,要啟發學生開動腦筋,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去思考回答問題,然后把調查、思考的結果寫成文章,其內容必然是充實的。這樣,在調查和寫作的過程中人人都是參與者,其積極性自然高漲,態度自然認真,教師的指導才能有針對性,才能落到實處。這樣的教學效果顯然要比單一的課堂理論講授有效得多。
此外,還有教師重視不夠,學生苦于應對的問題,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贅述。
以上種種現象,給我們的應用寫作教學敲響了警鐘,不改革無以圖生存,不改革無以謀發展,那么,怎樣通過全方位教學改革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呢?
“現代社會的特點有三:信息密集,知識爆炸,人們自我意識趨強。這三點促使應用文成為人們的必需品。”高職院校應樹立求真務實的思想,意識到信息化時代,作為人類需要而普遍存在的一種傳遞信息的載體,應用文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緊密相聯,和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又密切相關,必將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如何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需要,調整教育思路,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則是目前高職院校應用寫作教學的當務之急。有資料顯示:很多發達國家諸如美國、德國的高等學校都把大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作為必須考核的能力。美國早已把應用寫作列入對學生進行“通識教育”的核心課程之一;1998年,《寫作》第一期上刊載的謝世涯 (新加坡)撰寫的《新加坡商業華文的編制與教學》一文,從應用文的教學目標、課程綱要、教學內容與方式、作業與測試等方面,較全面地介紹了新加坡學校是如何重視應用文教學的。在我國應用文已成為公務員考試必考的內容,幾乎也是各行各業公開招聘干部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所以應用文寫作是每個現代人的必備能力。培養大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學校不僅要教育學生學好該課程,更要為學生學好該課程創造條件,如經費投入、教學手段更新、實踐環節重視以及評價體系的創新等。
有資料顯示:美國各高等理工院校正在進行一種“全部課程的寫作”教育活動。它把寫作與各門專業課相統一,使寫作成為所有課程不可分割的部分,這樣就使寫作技能在具體可感的環境中進行,既學習了專業知識又提高了寫作能力。在我國,應從實際工作需要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大膽進行教材改革,強化教學思路的變更,突出其實用性、實踐性特點。同時,又要與時俱進,不斷吸納新文種,借鑒新近發生的案例作為教學的有益補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學資源的整合與更新是擺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務,鼓勵教師根據實際編寫教材和教學講義。可以是錯誤例文分析,還可以通過討論式、講評式、辯論式、校外課堂等形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到應用寫作知識,學得扎實,既活躍思維,又培養學生的組織、協調、表達、操作等綜合能力。
1.教師良好的業務素質是前提和保障
作為一名應用寫作教師,要努力鉆研學習具有博大精深理論體系的應用文,因為它不再是雕蟲小技。在教學中要把不斷出現的新文種吸納進去,滲透融合,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應用寫作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要努力使自己成為熟悉各行各業的通才,全才。應用寫作教師要努力成為一個“雜家”。“雜”是應用寫作教師的一個特色,應用文從古至今,紛繁多變,包羅萬象,“雜”然并存,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寬厚的外圍知識做支撐,否則是很難講好這門課程的。
2.好的教材,還要有教師好的教學手段與教法
近年來,在高職院校開設應用寫作課,正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然而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出現了師生“厭教厭學”的尷尬局面,應用寫作教學為什么會陷入這種困境呢?主要癥結在于教學方式程式化,陳舊單一。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進行教學手段優化,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1)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總要借助一定的手段或工具傳播信息,使學生從中獲取知識、掌握技能,從而實現具體的教學目的。應用寫作教學,優化教學手段,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使應用寫作課擺脫“費時低效”的窘境,走上事半功倍的路子。“電腦在應用文寫作方面的優勢,改變了人類依靠紙、筆的局面,減輕了辦公和寫作人員繁雜的事務性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益,同時也實現了應用文寫作從單純地依靠紙、筆到運用電腦處理文字信息一次質的飛躍。”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Treicher)做過兩個著名的心理實驗,一個是關于人類獲取信息的來源,即人類獲取信息主要通過哪些途徑。他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 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這兩個加起來就有 94%。還有 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多媒體技術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這種通過多種感官刺激獲取信息的方法,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如此現代信息技術走入課堂給應用寫作教學至少帶來了四個方面的轉變:即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目標的轉變、教學手段的轉變、教學形式的轉變,真正提高了應用寫作的教學效果,使應用寫作教學的實用性、技能性進一步得到提高,有著傳統教學手法無法比擬的優勢。使得應用寫作教學從“一本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僵化模式中解放出來。
(2)重視實踐教學
古人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馬克思曾說:“實踐出真知”。毛主席也說過:“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他空談一陣,束之高閣,并不實行,那末,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由此可見,實踐是多么的重要!應用寫作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不能僅僅停留在傳授應用寫作理論知識的層面上,還要從培養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富有創造精神和競爭力人才的角度出發,通過嚴格的寫作基本功訓練,使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掌握寫作規律,提高應用寫作的能力和水平,無數教學實踐充分證明寫作實踐是強化寫作思路教學的重要環節。
此外,諸如模擬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以及文體比較法等都是提高應用寫作教學、激發學生參與興趣的好方法。
思路決定出路,方法決定成效,只要我們認識到應用寫作能力對于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性,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勇于實踐,大膽探索,就一定能開創應用寫作教學的新局面。
[1]董小玉.現代寫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2]葉圣陶.作文要道[M].中國商業出版社,1990,12.
[3]郭光華.現代應用文寫作大全[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1.
[4]洪威雷,王穎.應用文寫作學新論[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94.
[5]沈河清.網絡信息技術給應用寫作教學帶來的新轉變[J].河南農業,2007,(02):44.
[6]毛澤東.實踐論[M].人民出版社,198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