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冰,姜海斌,向國紅,顧振華,黃白紅
(常德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常德 415000)
藥用植物鑒別技術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創新
涂冰,姜海斌,向國紅,顧振華,黃白紅
(常德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常德 415000)
常德職業技術學院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核心,對藥用植物鑒別技術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手段進行改革與創新,實行“四個一體化”,即課堂與實訓室一體化,理論與實踐教學一體化,技能與素質培養一體化,實訓與職業技能鑒定一體化。
藥用植物鑒別技術;教學方法與手段;創新
藥用植物鑒別技術是常德職業技術學院首批精品課程,是湖南省精品課程。3年來,常德職業技術學院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核心,對藥用植物鑒別技術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手段大力進行了改革與創新,實行了“四個一體化”,以全程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與素養。
實行以工學結合、任務驅動、能力核心、項目導向為原則的“四個一體化”,即課堂與實訓室一體化、理論與實踐教學一體化、技能與素質培養一體化、實訓與職業技能鑒定一體化。
1.1 課堂與實訓室一體化
課堂與實訓室一體化使課程教學符合教、學、做合一的原則,充分利用校內教學資源和本地藥用植物資源進行教學,在中草藥標本園、中草藥標本陳列室、藥用植物顯微鑒別實訓室、形態鑒別實訓室、野外實習實訓基地、中藥材種植基地進行現場教學、項目教學和現場考核。
1.2 理論與實踐教學一體化
融理論與實踐教學于一體,使教學內容項目化。教學分為顯微鑒別、形態鑒別、基源鑒別和綜合實訓4個模塊,共19個實訓項目。一般課程教學采用的是從理論到實踐的教學方法,而藥用植物鑒別技術更多地采用了從實踐到理論的教學方法,如學習“花及花類藥材鑒別”時,先讓學生采集各種鮮花,教師準備鮮花和花類藥材標本,并將其都拿到多媒體實訓室進行觀察比較,讓學生互相討論,先看后講或邊看邊講。
1.3 技能與素質培養一體化
充分發揮課程的職業技術技能教育作用,將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素質培養貫穿教學過程始終,加大技能考核比例,規范技能考核標準,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考核,使學生具備鑒別、利用藥用植物資源的能力,為GAP項目實施等儲備技能。通過實訓,要求學生能識別大綱要求的藥用植物品種;通過對學生制作標本和鑒別藥用植物進行考核,要求每人至少制作品相好的蠟葉標本和浸制標本各一件。
1.4 實訓與職業技能鑒定一體化
將職業技能鑒定標準引入教學中,重視實踐技能考核并將其與職業資格考試相結合。藥用植物鑒別技術的實訓內容與醫藥商品購銷員、中藥商品購銷員、中藥材種植員、中藥炮制工、中藥制劑工、中藥調劑員職業資格考試內容相銜接,以滿足崗位需求,增強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
根據藥用植物鑒別技術的課程特點,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突出技能與素質培養。
2.1 直觀教學法
在藥用植物顯微鑒別實訓室,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設施,用實物投影儀、顯微示教系統、多媒體課件和中藥材標本等進行直觀教學。
2.2 現場教學法
在中草藥標本園、野外實習實訓基地和中藥材種植基地,讓學生通過眼看、手摸、鼻聞、口嘗等方法,實地鑒別藥用植物并說出其主要功效、采收時間、入藥部位等。通過現場教學與考核,讓學生掌握生藥原植物,強化其對藥用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意識。
2.3 項目教學法
在教學中不斷開發綜合性實訓項目,突出職業性、技術性和實用性。通過項目實訓,學生能在真實的環境中制作涵蓋課程內容的作品,掌握課程要求掌握的技能,如制片技術、鑒定技術、標本制作技術、藥用植物識別及其主要功效等。要求每名學生都會制作蠟葉標本和浸制標本,并于每年舉辦藥用植物標本制作大賽等。
2.4 案例教學法
通過案例教學,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使學生掌握常用中藥材原植物的鑒別方法,如人參和人參偽品——商陸的鑒別方法等,每年舉辦藥用植物鑒別技能大賽。校企合作,每年舉辦中藥材展學會。
2.5 啟發引導法
引導學生對藥用植物主動觀察,積極思考,并進行對比,討論觀察結果,從而掌握某種藥用植物的鑒別特征與主要功效,使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能力普遍提高。通過掌握藥用植物的入藥部分及功效,熟悉根及根莖類藥材、莖木類藥材、皮類藥材、葉類藥材、花類藥材、果實及種子類藥材。
2.6 探究學習法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學習與討論,讓學生進行課外小課題研討,以了解藥用植物的發展動態,掌握藥學文獻資料的查閱方法等。讓學生在校園或中草藥標本園觀察、探究藥用植物,并將觀察記錄作為作業。
2.7 合作學習法
將合作學習法引進教學中,使學生在學習中深刻理解職業素質、團隊精神與協作精神。成立課外活動小組,使學生在實踐教師或現場專家的指導下,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于實踐,如對本地道地藥用植物資源進行調查,開展藥用植物識別競賽等活動。
2.8 自主學習法
學生可充分利用網上豐富的課程資源,實行個性化、自主化的在線學習。學生可自發開展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利用實驗室開放的時段,自動組織技能訓練,自主地以團隊形式進行藥用植物資源調查等實踐活動。
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教學資源,不斷革新藥用植物鑒別技術教學手段,滿足課程教學需要。
3.1 多媒體課件
合理有效地應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并要每年動態更新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重點突出,體現了教學的現代性、先進性、技術性和趣味性。常德職業技術學院的藥用植物鑒別技術課程課件多次獲獎,近3年,2次獲學院課件比賽一等獎,2次獲湖南省多媒體教育軟件大獎賽三等獎。
3.2 顯微示教系統
在藥用植物顯微鑒別實訓室和形態鑒別實訓室,學生在大型投影屏幕上可清晰看到藥用植物的微觀結構、形態特征和生長環境等,便于學習。
3.3 藥用植物圖片庫
藥用植物鑒別技術課程網頁上建立了藥用植物圖片庫,為學生主動學習、快樂學習、隨時學習提供了便捷和豐富的資源。
3.4 多媒體題庫
利用多媒體,使考核現代化、立體化、標準化,用藥用植物的圖片制成題庫,以幻燈片方式播放,進行考核。
3.5 在線實訓
為凸顯藥用植物鑒別技術課程的特色,常德職業技術學院開發了原創性的在線實訓欄目,供學生自主實訓。
3.6 在線答疑
藥用植物鑒別技術的在線答疑欄目,拓展了教學空間,延伸了教學時間,加強了師生溝通,實現了教師與學生的“零距離”互動。
3.7 網絡教學資源
常德職業技術學院2007年制作了藥用植物鑒別技術課程網頁,建立了完備的集紙質、電子和網絡等多種資源于一體的教學資源庫(含大綱、教材、教案、實訓項目、圖片、課件、習題、參考資料等)。學院有多媒體教室、計算機網絡中心、圖書館、閱覽室,并建立了電子期刊網、電子閱覽室,學生可上網閱覽課程資源、圖書資料,檢索與課程相關的中文期刊。
3.8 實踐教學資源
常德職業技術學院完善了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建設了8間實訓室并開發了7條成熟的野外實習線路。校內實訓室的設施設備齊全,配置較高,有顯微鑒別實訓室、形態鑒別實訓室、多媒體實訓室、中草藥標本園、中草藥標本陳列室、藥用植物標本陳列室等。常德市境內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天然藥物資源,素有“華中藥庫”之稱,且學院的校外實訓基地符合課程教學要求,有桃花源國家級森林公園、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太陽山森林公園、河洑森林公園、花巖溪森林公園、中藥材種植基地等。常德職業技術學院高度重視實踐教學和野外實習,制訂了野外帶教和管理制度,并開展了多方位、多層次的實踐教學活動。
G424.1
A
1671-1246(2010)08-00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