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懷娟,吳麗榮,張春梅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0)
簡述非智力因素對高職生學習成績的影響
呂懷娟,吳麗榮,張春梅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0)
高職生;學習成績;非智力因素
職業教育作為21世紀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環節,擔負著培養具有一定素質、具備一定專業知識、掌握一定技術的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勞動者的任務。要使高職生成為這樣的勞動者,就要先了解非智力因素對高職生學習的影響。
非智力因素在學生生活、學習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具有動力、彌補和強化3種基本功能。
(1)動力功能。非智力因素的動力功能構成比較復雜,但對于高職生而言,“需要—就業”是其學習的內在動力,是學生不斷探索知識的內在力量,當這種心理需求與一定目標相結合時,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對學習效果的影響通過學習積極性表現出來,即學習積極性是學習動機的一種直接、外在表現,不同程度的學習積極性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彭秋艷等[1]對其學院高職生進行調查與分析后發現: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利用的學生,其學習動機正確且強烈,學習積極性高,求知欲望強烈,自理能力強,學習成績明顯提高,從而其智能得到健康發展。反之,非智力因素利用不良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動機與自覺性,意志力薄弱,情緒不穩定,較易受外界消極因素影響,學習成績較差。該調查還表明,前類學生約占學生總數的20%,后類學生約占30%~40%,其余學生處于中游水平。
(2)彌補功能。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夠彌補智力的不足,即所謂“勤能補拙”。尤其是意志和性格因素的彌補作用更為突出。一個智力水平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沒有得到良好利用,往往不會有太大成就。相反,一個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其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利用,就易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3)強化功能。所謂強化功能就是把某種行為的組織情況不斷固定化。學生學習的好壞,不僅取決于其智力水平的高低,而且取決于非智力因素及各種各樣技能的重復練習程度。教育心理學的有關觀點認為,技能的形成過程,就是將一連串外部操作方式或內部心智活動方式,經過反復練習而達到熟練的、自動化的反應過程。
此外,部分學者認為非智力因素除了動力、彌補和強化3種基本功能外,還有調控功能。健康、積極的情感能使學生的生活充滿色彩,使學習成為愉悅的精神享受過程;反之,則會使學生的生活單一,使其對學習產生厭倦感甚至反感,從而對學生心理產生巨大的壓力。在彭秋艷等[1]調查中,20%~30%的學生認為積極的情感、意志、興趣等非智力因素的調控對學習可產生明顯促進作用,約40%的學生認為消極的情感、意志、興趣等非智力因素是影響學習成績的主要因素。
(1)動機。學習動機是指引發學習活動產生并且維持這種活動朝一定的學習目標持續努力的一種內在心理力量[2]。李建光等[3]對540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進行調查發現,59.1%的學生認為自我實現的需要極為重要,它為提高學習動機和興趣提供了保證。64.6%的學生認為自己目前最主要的人生需要是知識和能力,說明大部分學生明白只有掌握了豐富的知識、擁有較強的技能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并希望通過職業教育來使自己具備較多的知識與較強的能力。13.2%的學生認為現在最需要的是金錢和財富,這部分學生覺得通過學習獲得財富太辛苦,因而沒有學習動力,特別是遇到有一定學習難度的護理專業知識時更易出現厭學情緒。該研究還表明,高職護生的學習動機主要是外部動機,42.8%的護生為就業而學習,當就業與學習成績掛鉤時,學習動機強烈,但當就業前景渺茫或學生不擔心就業問題時,就會失去學習熱情,甚至厭學;13.3%的護生因家庭壓力而學習,這部分人多數是第一次離開父母在學校寄宿學習,沒有父母的督促,便失去了激發外部動機的條件,導致其面對學習困難時,易放棄學習。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特征,是推動學習的一種內部原因,44.3%的護生將缺乏學習興趣作為影響學習成績最主要的客觀因素。
(2)態度。不同的學習態度產生不同的學習結果。劉志強[4]對154名高職生的學習態度進行調查,結果顯示,13.8%的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這部分學生學習起來不太費勁,說明明確的學習目標可以使學生少浪費時間;64.8%偶爾制定學習計劃的學生,在教師的督促下,極有可能成為經常制定學習計劃的學生,但還有5.3%的學生由于懶惰而沒有將行動付諸于實踐,他們更需要教師的監督。58.5%的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總能想辦法解決,這部分學生具有較強的解決問題能力,24.5%的學生把困難暫時擱置,14.9%的學生等待幫助,還有2.1%的學生根本不予理睬。61.7%的學生能夠按時、獨立完成作業,1.0%的學生經常抄襲作業,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極不端正。8.5%的學生偶爾抄襲作業,1.0%的學生經常不完成作業,可見還有一部分學生學習不夠自覺,學習目標不明確。
(3)意志。代林遠等[5]對76名高職生學習水平下降的原因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非智力因素是導致學生學習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其中在學習意志方面,有65人(85.5%)認為自制力差、不勤奮與學習水平下降有關。
(4)考試心理。劉志強[4]的調查結果還顯示,學生考試心理總體不樂觀,投機心理嚴重。大多數學生只是為了考試而被動學習,34.0%的學生考試前才突擊復習,習慣于“考前抓緊學,平時抓緊玩”。由于大學考試壓力小,13.8%的學生主張“60分萬歲”。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有1.0%的學生認為考試不是靠自己,而是取決于跟教師的關系,還有2.1%的學生認為可以靠作弊通過考試。總的來說,目前學生的考試態度并不端正。
(5)學習環境。張勝兵[6]對179名高職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學習環境密切相關,學習成績與固定使用教室有關。固定使用教室不僅給學生提供了課后學習的場所,而且有利于樹立良好班風、學風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習成績與寢室是否有電腦呈顯著負相關,寢室有電腦的學生成績不會很理想。而教師的課后輔導對學生學習成績也有很大影響,這是因為教師進行課后輔導一方面可以督促不自覺的學生學習,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基礎差的學生樹立信心。
成才的過程是一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影響的過程,因此了解非智力因素對高職生學習成績的影響,才能有的放矢地解決當前高職教育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1]彭秋艷,范海波,吳艷秋.高職院校學生非智力因素作用分析及其優化措施[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7:48~49.
[2]燕國材.心理學家告訴你:如何成為學習的贏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李建光,劉芝蘭,鐘實,等.高職護生的學習心理狀態調查分析與應對策略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04,22(17):5~7.
[4]劉志強.高職高專學生學習態度現狀及應對策略[J].新余高專學報,2008,13(3):118~121.
[5]代林遠,陸曙梅.高職護理學生學習水平下降原因的調查及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04,22(1):14~15.
[6]張勝兵.影響高職學生學習成績的相關分析[J].內江科技,2006,(1):61~62.
G455
B
1671-1246(2010)05-0037-02
注:本文為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院級課題(szwzy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