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
(甘肅省中醫學校,甘肅 蘭州 730050)
情感教學法在中職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運用
王曉燕
(甘肅省中醫學校,甘肅 蘭州 730050)
情感教學法;兒科護理學;教學方法
1.1 近——親近學生
(1)教師應給學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不可板著面孔,急于宣布各種要求,應以平等的觀念、親切的語調、自信的笑容、寬廣的胸襟和廣博的知識來征服學生,將美好的第一印象深深印入學生的腦海。然后經常與學生交流,適當與學生聊時政、社會新聞、校園軼事、個人經歷等。這既能滲透德育,也能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課后談心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與教師分享快樂、共擔煩憂。
(2)投其所好,溝通需要共同語言。師生之間年齡差距較大,難免會有距離。教師應主動了解學生關心的資訊,花點時間、留點心思,積累更多“談資”,以便與學生更好地交流。
(3)面向全體,兼顧個體差異。教師往往會對優生、差生特別關照,而“中間層”學生常常被遺忘。情感教學法強調情感互融,把課堂變成大家庭,每個學生都是教師關注的對象,教師要給每個學生一片陽光。教師要承認差異,尊重個性,掌握交流的藝術,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
1.2 尊——尊重學生
教師要想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首先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為實現情感教育的目的,創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就必須做到2個“尊重”。
1.2.1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練習技能的主體,因而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時間至少應達2/3。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變“一言堂”為“群言堂”,變單純灌輸為啟發學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例如有的學生理論知識掌握較牢固,有的學生操作技能較熟練,教師要及時發現這些學生的長處,讓他們發揮特長,在學習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1.2.2 尊重學生的錯誤 由于學生的學習程度、思維方式不同,理解能力有差異,在練習或回答問題時,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對這些,教師應給予寬容、諒解,不要加以指責、諷刺、挖苦。教師應該在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的同時,對他們極其細微的進步給予鼓勵,使學生樹立信心,從而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1.3 愛——熱愛學生
愛是人的基本需要,正在成長的青少年更需要愛。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教師應經常對學生施以情感誘導,關心、尊重、理解學生。只有教師的愛心為學生所感受,學生心靈的琴弦才會為教師所撥動。學生對教師的愛心感受越深,對教師也就越信任,對教師的教導也就越容易理解和接受。如果教師采取挖苦、惡語侮辱、不尊重學生人格的教育方法,勢必影響學生心理,挫傷學生自尊心,破壞師生感情。
2.1 上好緒論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每屆學生都認為醫學難學,有畏難心理。為了消除他們的畏難心理,筆者十分注意緒論課的講授。在備課時廣泛收集資料,認真研究教學大綱;講課時,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1)聯系實際,讓學生回憶自己的童年時代,從自己身上學習兒科護理學知識。(2)在教學中充分運用生動形象、貼切恰當的比喻引導學生理解小兒的相關概念及理論,并介紹兒科護理學的發展前景。(3)在授課過程中輔以幽默詼諧的語言,使“教”與“學”變得輕松而高效。
2.2 更新教學觀念,使學生樂于學習
2.2.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生活實例、資料圖片、Flash動畫、醫院見習等使學生熟悉兒科護理學常見病的病因、臨床表現及護理要點。并運用一些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如啟發法、角色扮演法、病例分析法等使學生對兒科護理學產生興趣。
2.2.2 重視師生交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份咨詢報告將教育定義為:“教育就是學習,教育是主體性的學習,教育是終身性的學習,學習將由維持性學習變為創造性學習。”由此可以看出,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非常重要。課堂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為學生創設一個主動探究、積極進取、自主學習的良好氛圍。在課堂上教師僅僅是導演,應啟發學生進行實際生活表演,創造機會讓學生多動手。在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使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傾聽。合作學習體現了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師生多向交流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團結協作的環境中發揮主動性、積極性,激發了學生自我確認、自我完善和相互競爭的動機,增強了團隊合作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并在此過程中逐漸學會學習。
2.2.3 因材施教 這樣可以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成就感,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如有4名學生剛開始經常在課堂上睡覺,筆者在課余時間和他們聊天才知道因為基礎太差,上課基本聽不懂,所以干脆不聽。于是筆者和他們約定,一節課記住5個問題就行,下一次上新課前先幫他們復習一遍,堅持2周。通過這個方法,這4名學生慢慢覺得學習沒那么困難,學習興趣不斷增強,上課也不再睡覺。
2.2.4 引導學生相互鼓勵 在現代教學活動中由于引入競爭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強化了學生原有的競爭心理。雖說競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其學習積極性,但也容易產生影響學生團結互助的消極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若能創設學生間為他人的成功而喜悅的良好氛圍,對于消除競爭帶來的消極作用、增強集體凝聚力有重要意義。
2.2.5 使學生獲得學習上的成功體驗 學生的興趣容易形成,也易消失,只有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產生學習興趣,他們才越學越有勁。為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提問相應水平的學生,或選擇難易適度的習題進行各種練習和考試,使學生“跳一跳,摸得著”,從而讓學生產生勝利的喜悅,得到肯定性的情感體驗。
情感不僅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其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達到了學生思學、樂學、易學的目的,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而且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G424.1
B
1671-1246(2010)07-00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