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支農
(梧州學院 圖書館,廣西 梧州 543002)
“以人為本”彰顯高校圖書館的核心價值
劉支農
(梧州學院 圖書館,廣西 梧州 543002)
論述了圖書館核心價值的本質和衡量標準,同時提出了圖書館核心價值5個方面的實現途徑和提升核心價值的保障措施,為建立探索圖書館核心價值體系進行探討研究。
圖書館;核心價值;服務效益
圖書館是現代傳媒中的一環,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圖書館為讀者服務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圖書館價值最大化,因此,高校圖書館價值取向是否科學,不僅影響其生存和發展,而且也影響著學校對圖書館的認識和評價,影響著圖書館的整體形象塑造,最終影響到高校辦學水平的提高。可見,高校圖書館的價值體系如何構建,如何強化和提升其核心價值就顯得尤為重要。
范并思是我國著名圖書館學學者,他認為:圖書館事業的基礎,是圖書館核心價值的體現,不僅是圖書館界對于自己的責任或使命的系統說明,也是表達圖書館人的基本理念。 “核心價值”實際是由 “核心”與 “價值”兩個詞的組合,是一個復合詞,[1]它是在圖書館價值體系基礎上的發展。完整的圖書館核心價值應該是:圖書館通過技術手段和硬件設施為全社會各階層人民群眾提供知識信息,同時也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和實現其社會價值。在某些國家把 “使命”、和“愿景”與圖書館核心價值相題并論。書、館、人是圖書館的構成要素,網絡時代和數字圖書館不可能取代傳統的圖書館,它只是傳統圖書館服務的延伸。核心價值是一個組織的靈魂與中心,它植根于組織文化中,滲透到組織發展的整個過程和任何層面,影響組織的發展結果,是組織核心能力和核心競爭優勢形成的基礎和決定因素。
圖書館是以服務社會為本,其核心價值是服務效益。滿足讀者文化需求,以獲取應有的社會服務效益,是實現和衡量圖書館核心價值的標準。讀者的滿意度、社會的知名度是衡量圖書館核心價值的兩個關鍵點。
2.1 讀者的滿意度
讀者的滿意度包含著:理念滿意、行為滿意、視覺滿意。讀者是圖書館的“上帝”,讀者滿意了就是對圖書館工作的肯定,這也是實現圖書館價值的所在。對圖書館員的滿意度和對圖書館服務項目的滿意度是衡量圖書館核心價值的標準之一。實踐證明,靠我們館員的人格魅力和服務能力,在讀者中形成凝聚力、親和力。正因為館員的服務直接關系到圖書館的服務效益,所以圖書館一定要重視對館員的培訓,館員自身要與時俱進,不斷充實完善自己,刻苦鉆研專業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不斷增強自己的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服務項目的滿意度,可以用一系列數據來說明:如讀者的進館率、借閱率、館網點擊率、圖書館發證率、活動開展率、參考咨詢率、到基層服務率,等等。我們通過對讀者進行隨訪交談、委托系部召開座談會、調查問卷等一系列措施來了解讀者對圖書館員和對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
2.2 社會知名度
圖書館是一個城市人文素質的標志,是城市服務的一個大窗口。社會知名度與圖書館服務的社會效益息息相關,我們的工作就是為了服務社會,只有實際存在,而沒有被社會認可贊同的服務,這樣的圖書館是名存實亡圖書館。我們要把圖書館推銷給讀者,使讀者或用戶利用圖書館之后,通過他們的吸收和消化為人類社會建設作貢獻。 “吸收”與 “消化”要有一個較長的過程,對人類社會所作的貢獻也需要相當一段時間來證明。根據讀者需求,以優質服務、突顯服務效益,來實現社會知名度。
3.1 通過人性化環境體現內涵
心理學家認為:環境可以對人的行為產生深刻的影響。圖書館的館舍是現代文明的一種標志,所以,圖書館的建筑應遵循:適用、靈活、高效、經濟、安全、美觀。[2]要建筑以讀者為本的館舍,營造和諧的信息環境,配置人文關懷的服務設施,優化服務環境。圖書館除了具有強大存貯功能、傳播文獻信息功能及具有學校特色的標志性建筑外,還應體現以讀者為本的建筑構思,如建筑的地理位置、外部特征、色彩、內部布局、設備配置,像家一樣溫馨的閱讀環境等,蘊含本校特色和濃厚人文氣息的建筑造型。高校圖書館建筑作為瑰麗的文化風景,在建筑造型及外部形象上既要突出本校特色又要具有濃厚的人文和時代精神,以高雅、新穎、親切的格調成為平易近人的“知識殿堂”。
3.2 通過優化服務體現價值
貫穿圖書館發展的主線是為讀者服務, 克服高校圖書館危機的最佳良方是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要實現高校圖書館的核心價值,必須遵循“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理論,一切從人的需要出發。必須做到摸清讀者需求,把握其對服務的期望;提高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和一線服務人員的服務水平;加強圖書館內部的橫向交流,提高圖書館服務的有序性。
圖書館的現代化是優化服務的必由之路,而優化服務的前提之一是規范化、標準化。在優化服務過程中,實現資源共享、建立數據庫、文獻管理、讀者服務等都需按嚴格的規范進行,近三年來,我們實現了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開展了校區與校區之間的圖書通借通還、預約借書等一系列服務措施,以滿足不同校區讀者的需求。
3.3 3.3通過多元化開放體現氛圍
多元化開放指:讀者需求的多元化、服務項目的多元化、服務手段及方式的多元化。一是現代圖書館向傳統圖書館的挑戰,更確切地說是由敬業向精業的轉變過程。開展多元化服務必須做到:擺脫一成不變的模式,充分體現新時代的智能化,做到“隨機應變”。二是改變讀者服務觀念,實行人性化管理的模式,推行首問責任制。三是實行全開架式借閱,大開間的藏借閱一體化的靈活的方便讀者借閱的開放模式,充分顯示了書中有人、人置于書海的圖書與人融為一體的自然氛圍。主要的開放場所,要求整潔、嚴肅和安靜。其次考慮培養綜合素質人才的理念,開辟一些休閑閱覽室和學術研究室,在休閑閱覽室內的讀者可隨便交談、召開讀書交流會、辯論會。四是特別采用兩種動靜結合的開放模式。同時可看電視和錄象,在學術研究室內可開展學術研究交流活動。進入圖書館就是自由的世界,讀者可隨意拿書到圖書館任何一個自己感覺舒適的角落閱讀。
3.4 通過簡明化手段體現便捷
簡便是圖書館服務的核心。現在有不少的高校辦證和借書的手續比較繁瑣,加之館舍越建越大,分館越來越多,讀者走進圖書館猶如進謎宮。為了方便讀者,圖書館應有十分簡明的指示圖,借書還書采用一卡通,通借通還。并在網上開通讀者信息服務,隨時可查詢本人的借書情況及續借將過期圖書以及了解圖書館的館藏情況。
3.5 通過創新化服務實現發展
用戶需求的改變,促使圖書館追求管理和服務創新,使圖書館的一切業務活動真正做到以用戶為中心,及時調整自身的服務觀念和管理策略,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充分推銷自己的服務產品,為圖書館贏來更大的生存與發展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圖書館存在的社會價值。我們要改變圖書館重藏輕用、各自為政、坐等讀者上門的“守門員”式被動服務觀念,從真正意義上樹立起“讀者至上”的服務觀念。要大膽創新,求新求變,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提高服務的針對性、時效性、價值性。管理創新的主要途徑有:管理觀念創新、管理模式創新、管理手段創新、組織結構創新、服務方式創新、文化建設創新,等等。
4.1 一流的人才
高校圖書館的大量事實證明,哪個圖書館堅持以人為本,那個圖書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就強。一流的人才就要求館員具有淵博的專業知識,具有掌握知識和傳授知識的能力、具有積累知識與更新知識的能力。正如美國著名社會學家加德納所說:“物的現代化是表層的,人的現代化是深層的。現代化要先化人,后化物”。要注重培養學科館員,建立學科館員職責。學科館員是學科服務的關鍵,學科館員主要負責某一學科專業文獻的選擇和評價,負責學科信息服務和書目文獻的組織,及時收集了解讀者對信息的需求,宣傳推廣圖書館的資源與服務,以提高文獻資源利用率。
4.2 良好的館風
良好的館風既是衡量、評價圖書館的一個綜合標準,也是激勵圖書館工作人員勇于進取、奮發向上,從而完成各項業務工作的有效保證,它直接影響著圖書館的服務效果和圖書館的社會地位。如何努力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樹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使全體人員的職業道德風范、價值觀念統一在一個目標上。這對搞好圖書館的工作,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是至關重要的。實踐證明,一個好的館風的形成,不僅為圖書館員在思想上、業務上提供了明確的規范化要求,而且對搞好圖書館的管理也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4.3 濃郁的學術氛圍
高校圖書館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學術活動,涉及全館的各個工作層面,體現出學術方位的全員性。高校圖書館要鼓勵館員撰寫學術論文,制定圖書館對撰寫學術論文的具體獎勵辦法,館內成立學術交流研究小組,每年將定期進行學術交流和評獎,以活躍圖書館學術研究氣氛,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學術研究水平。在活躍本館學術氛圍的同時,要經常舉辦一系列學術講座和交流活動,目的是為了拓寬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意識。
綜上所述,圖書館核心價值的體現,是圖書館人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標,是我們必須堅守的原則和教義。這個理想和原則具有豐富的內容,因而它是構成一個圖書館的價值體系,而這個價值體系又不是永恒不變的,將會隨著時代的變化和需求而擴大和豐富。建立和完善圖書館的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們圖書館人不斷研究和探索的課題,它既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又是一個長遠的目標。
[1]黃宗忠.論圖書館的核心價值:上[J].圖書館論壇,2007(6).
[2]李嚴.追求卓越,彰顯圖書館服務的核心價值[J].圖書館,2009(1).
G250
A
1673-8535(2010)03-0105-04
劉支農(1960-),女,湖南邵陽人,梧州學院圖書館分館長,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
(責任編輯:高 堅)
201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