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英萍,王世哲
(蘭州商學院,甘肅蘭州 730020)
甘肅省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學分制實施現狀分析
康英萍,王世哲
(蘭州商學院,甘肅蘭州 730020)
甘肅省;高校;公共體育課;學分制
學分制源于德國的選課制,選課制在美國得到發展和完善,并形成現代意義上的學分制。它不以學習年限,而以各門科目的分量及教學時數衡量學生學習量,包括質量和數量。學生可以根據教學計劃和教學要求,自主制訂學習計劃及修學年限。學分制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滿足個性化教學要求,做到多層次、多規格培養復合型和創新型人才;有利于調動教師教學積極性,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學分制體系一般由選課制、導學制、彈性修學制、績點制等基本制度構成。正因如此,學分制管理成為全球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國正式推行學分制的標志是1918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學實行選課制。解放前,我國幾乎所有高校都實行學分制。新中國成立之后,高校教育全面推行蘇聯模式,學分制被學年制代替,選修課被必修課代替。我國高校重拾學分制教育體制是在1985年[1]。筆者通過甘肅省部分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實施學分制現狀,提出學分制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改革與發展建議。
為進一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貫徹因材施教原則,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以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2001年甘肅省普通高校相繼實行學分制,并制訂細則與實施方案。通過調查,甘肅省普通高校實施學分制存在的問題表現為學分制改革起步晚,進度上有差距。管理體制、規章制度尚不完善,各個管理環節的脫節也影響了學分制進程。體育課程改革起步晚,對學分制模式的探求也正處于起步階段,經驗缺乏、觀念有待轉變、制度不健全等問題較為突出。
1.1 課程資源不足
首先,課程系統與管理手段不完善,學分制使學生可以自主選課,但不少學生盲目選課,造成學生學習的投機性,從而降低學生質量。其次,普通高校所設體育選修課項目較少,可供學生選擇的空間不大。很多普通高校將選修課數量和開設班級在網上公布,部分普通高校將所開設課程固定于某時間段開設,學生無法自由選課,項目人數的限制也影響到學生選課;體育教學場所不能滿足教學需求,體育器材基本能維持體育教學運轉,多數普通高校體育教學場所環境及周邊環境較差,體育場館的布局與建設一般[2]。

表1 甘肅省部分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學分制實施現狀
1.2 彈性學制
學分制是彈性學制,開課前要制訂彈性的教學計劃,實行完全學分制意味著所有學生都可以自主選擇專業、教師和課程。但現狀是實施學分制的高??倢W分基本平均分配在既定的各學年內,每學年或學期只能在基本框架內進行必修或選修課學習,教學計劃彈性不夠。
1.3 學生體育能力
普通高校學生自認為體育基礎差,體育學習積極性不高,影響選修課的開設。由于生源不同,體育基礎個體差異較大,接受能力參差不齊,導致掌握教材內容快慢程度不一,很難滿足不同基礎學生的學習需要。大多數普通高校采取了普修1學期或1學年模式,以全面發展學生身體素質,調動學生選修課學習的積極性。
1.4 課程內容安排和考核內容尚需進一步完善
體育課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籃球、田徑、足球、武術和健美操等項目,基本是中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重復,內容較單一、枯燥,技術性較強,趣味性不足,沒有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難以滿足學生自身發展需求,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為其終身體育能力培養奠定基礎。成績考核評價由帶課教師一人評定,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且忽視過程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體育成績與學生努力學習的直接關系不明顯。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受挫,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原有體育課成績考核評價模式,易造成學生成績的兩極分化,不符合面向全體學生和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
2.1 構建切實可行的選修課教學管理平臺
甘肅省普通高校實行學分制較晚,相關配置和設施還不夠完善和健全,學生很難選到滿意的項目、教師和時間段。完善高校硬件設施,建立并健全網上選課系統,減少和杜絕學生盲目選課現象。高校應加強對課程設置現代化的研究,開發體育運動項目資源,增加選修課項目,拓展學生選課空間和自由度,加強對各運動項目特點、功能及其健身價值的宣傳,并在選課中針對不同水平、不同層次、不同興趣學生按體育基礎和能力進行編班,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減少上課壓力,杜絕學生出現盲目選課和不切實際選課現象。
2.2 加強體育場館及師資隊伍建設
普通高校體育項目,清華大學已開設43項之多[3]。甘肅省普通高校開設體育選修課項目以10項以下居多。高校在現有條件下,除加強場館建設、不斷完善體育場地和器材設施配置、加強管理、提高場館利用率、降低場館及器材方面對體育項目設置的影響外,還應加強教學資源建設。實行完全學分制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在建設中不斷完善。開拓課程資源,全方位優化教師知識結構,滿足完全學分制的要求,可實現合理配置和利用體育人才資源。
2.3 構建客觀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
建立評價標準,優化評價方法。應動態評價學生成績,以調動學生體育課學習積極性。同時,研究開展課外學分制體系,將課外體育活動與運動訓練納入學分制體系中,使課堂教學與課外、校外體育活動有機結合,形成課內外、校內外有機聯系的課程結構,積極開展體育訓練與競賽,激發學生體育課學習興趣。
2.4 加強制度建設
學分制是一種先進的教學管理制度,先進的制度同時需要先進的理念做保證。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都要加強對完全學分制的認識,提升管理人員素質和管理手段,完善管理體制,做好監督、控制工作。
2.5 引導學生合理選課
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學分制下任學生自由選擇學習項目和教師,但由于學生對教學目的、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及任課教師不完全了解,造成部分學生憑課程名稱確定所選課程,運動量及運動強度大且考試難度大的課程選修人數逐年減少,室內運動與運動強度偏小的運動項目選修學生爆滿。因此,普通高校應針對全校體育選修課、任課教師及課程考核標準等建立信息平臺,以正確引導學生選課,使其個性和特長得到發展。
[1]鄭若玲.學分制的本質與模式[J].青島化工學院學報(社科版),1999,50(3):22~25.
[2]王軍.甘肅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現狀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
[3]王軍,張納新,高淑蘭.甘肅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物質環境現狀初步研究[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8,28(2):122~124.
G424.71
B
1671-1246(2010)23-0046-02
注:本文為蘭州商學院重點教改資助項目(2009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