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英,宋君華,張,徐華珍
(江西護理職業技術學院,江西南昌 330201)
江西省中職學校學生艾滋病知識、態度及行為調查
(江西護理職業技術學院,江西南昌 330201)
目的了解中職學生對艾滋病知識的了解及個人行為狀況,為對中職學生開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學依據。方法分層及整群抽取江西省6所中職學校共2 801名中職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匿名自填式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并進行統計結果分析。結果中職學生對艾滋病知識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在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上存在不少模糊認識,在與艾滋病發病、流行密切相關的性觀念及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態度等方面亦存在著不少問題。結論應結合中職學生對艾滋病的認識情況及其行為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其開展艾滋病健康教育。
中職學生;艾滋病;調查
隨著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發展,社會生活方式、行為發生了深刻變化,尤其是青少年的性觀念、性行為趨于開放,性經歷不斷增多,所有這些因素均導致艾滋病呈迅速上升趨勢。據專家統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青少年為主。如果控制不好,到2010年,中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將有1 000萬[1]。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這一時期是其體力和智力同時增長的時期,是樹立健康行為、改變與艾滋病有關的不良行為和習慣最有希望的時期。而中職學校學生處于青春發育后期、青年初期且其即將踏入社會,因此,對他們進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刻不容緩。為了更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艾滋病有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并提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見、建議、措施以提高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有效預防艾滋病,做此項調查分析。
1.1 對象
采取分層抽樣及整群抽樣的方法,抽取江西省6所中職學校共2 801名中職學生進行調查,回收有效問卷2 564份,有效回收率為91.5%。其中男1 481人、女1 083人,平均年齡(16.7± 1.9)歲,56.2%的學生來自鄉鎮、農村。
1.2 調查內容和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調查者的一般情況、對艾滋病知識的知曉情況、對艾滋病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等方面。由調查人員以班級為單位采取不記名形式統一進行,并且由調查對象自行填寫。
2.1 對艾滋病知識的知曉情況
2.1.1 一般知識30.8%的人不知道目前有無根治艾滋病的藥物;37.7%的人不知道目前有無預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見表1)。
2.1.2 傳播途徑艾滋病的三大基本傳播途徑,被調查者中大部分能夠答出;而“蚊蟲叮咬能否傳播艾滋病、與艾滋病患者接吻能否感染艾滋病、與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須刀能否感染艾滋病、在街頭小攤上扎耳朵眼及拔牙能否感染艾滋病”等問題的正確率較其他明顯偏低(見表2)。

表1 中職學生對艾滋病基本知識的知曉情況(%)

表2 中職學生對艾滋病傳播途徑知識的知曉情況(%)
2.2 行為及態度
被調查者中有89.5%的中職學生愿意接受艾滋病知識和性知識的教育,81.9%的中職學生認為有必要專門開設有關艾滋病的健康教育課。當被問及“假如你染上了艾滋病,你將如何辦”時,94.1%的中職學生選擇愿意去醫院接受咨詢;當被問及“假如你的朋友感染了艾滋病,你會怎樣”時,56.0%的中職學生表示和以前一樣交往,19.4%的中職學生則表示躲著、輕視他(她)。
2.3艾滋病知識來源
艾滋病知識來源于廣播、電視的中職學生占46.7%,來源于報刊和書籍者占42.3%,來自與朋友、同學的交談者占7.1%,其他者占3.9%。
2.4 性觀念狀況
有76.8%的中職學生未有過接吻行為;有72.7%的中職學生尚未經歷過戀愛;有88.6%的中職學生未與異性發生過性關系;對發生婚前性行為的態度,有60.8%的中職學生不認可,持贊成態度者占9.1%,有30.1%的中職學生認為無所謂。
被調查的中職學生中有96.3%的人聽說過艾滋病,82.1%的人知道艾滋病是一種傳染病,除32.8%的中職學生以前接受過專門預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外,中職學生主要還是通過廣播、電視(46.7%)獲取相關知識;89.5%的中職學生希望接受預防艾滋病知識和防治艾滋病技能的健康教育,反映了中職學生迫切希望獲得艾滋病相關知識的愿望和主觀要求。
調查顯示,江西省中職學生的艾滋病基本知識還是相當缺乏的,對很多問題的知曉率均在80%以下,這需要有關部門對此加以重視,對中職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加強教育,對中職學生敏感的問題要進行深入的探討和講解,幫助其掌握有關性生理和艾滋病的知識。長期以來受封建意識的束縛,學校很少在學生中開展性知識和性道德教育,使處于青春期的中職學生在這些方面很容易走入誤區[2]。此次調查發現,對發生婚前性行為的態度只有60.8%的中職學生持反對意見,其在性觀念開放的同時,對性知識又缺乏,因此學校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必須與性知識教育相結合。
對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態度問題,有56.0%的中職學生表示和以前一樣交往,但19.4%的中職學生對艾滋病患者表示出歧視、躲避,這可能是由于其對艾滋病知識缺乏比較系統和全面的了解造成的[3]。因此,通過艾滋病健康教育使中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信念和態度,科學、理性地對待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消除盲目恐懼、歧視與偏見心理,才有利于艾滋病的防治和社會的安定。
[1]鈕文異,孫昕,呂姿之,等.一年級醫學生預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近期效果研究[J].中國學校衛生,2002,23(3):218~219.
[2]向偉能,劉文導,魯堯.廣州市大學生艾滋病知識、態度及行為的調查[J].中國學校衛生,2003,24(2):165~166.
[3]李志娟,覃艷華,楊建華.某大學新生預防艾滋病知識、態度和行為的調查分析[J].國際護理學,2006,25(5):357~359.
G526.5
B
1671-1246(2010)08-0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