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彥榮(重慶教育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系,重慶市 400067)
以行動為導向構建高等職業教育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課程體系Δ
任彥榮*(重慶教育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系,重慶市 400067)
目的:構建高等職業教育(以下簡稱“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方法:以教育部文件精神為依據,以行動為導向修訂教學計劃、設置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崗位群的課程模塊,并從行動領域向學習領域轉化。結果與結論: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貫徹了高職教育的理念,可為同類院校該專業的開設及課程設置提供借鑒。
行動導向;高等職業教育;藥品經營與管理;課程體系
“行動導向”是指以行為或工作任務為主導方向的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策略,它起源于改革教育學學派的學習理論[1]。與認知學習一樣,行動導向的學習主要探討認知結構與個體活動之間的關系;與之不同的是,行動導向理論以人為本,強調人在實現既定目標過程中進行反思的重要性,注重學習過程中交流形式的分析,其核心是優化學習過程。行動導向的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個人能力和社會能力,將認知過程與職業活動結合在一起,強調“為了行動而學習”和“通過行動來學習”。這種將探索創新精神和關鍵能力培養相結合的有效方式,為現代職業教育的教學組織提供了“行動即學習”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案例。德國是世界上職業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在1999年就開始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學習領域課程方案。深入研究德國“行動導向”的理論框架與實踐模式,借鑒其精髓,有助于我國職業教育的改革。
行動導向的學習是教育學的一種新方式。基于德國職業教育行動導向的教學組織[2],其實質是教學組織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與協調人,遵循“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這一完整的“行動”過程序列,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采取大腦風暴法、卡片展示法、項目引導法、模擬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學法等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獨立地獲取信息、獨立地制定計劃、獨立地實施計劃、獨立地評估計劃”,在自己“動手”的實踐中,掌握職業技能、習得專業知識,從而構建屬于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體系[3]。
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面臨著發展的瓶頸,一方面國家在加大職業教育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職業教育畢業的生源素質低下也是現實。在這種情況下,德國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引入為職業教育一線工作者帶來了一種新的嘗試。我院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在實施教學改革中也在逐步探索引入德國“行動導向”的理論框架與實踐模式,借鑒其精髓,結合國情和我院實際,構建了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課程體系。
遵照教育部教高[2006]16號《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文件精神[4],根據2007、2008、2009年企業藥品經營管理人才需求調查的結果,進行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就業崗位定位分析及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職業能力(技能)分解,最后將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知識、能力(技能)與課程設置對照,從而構建初步的課程體系。課程設置的基本思路為:(1)課程設置充分體現“以行動為導向”的指導思想,基于藥品經營管理的工作過程來構建課程體系和進行課程開發。(2)以“必須、夠用”為度,精簡課程,進行必要的課程整合,避免專業面太寬、專業知識不夠精的弊病。(3)課程設置與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和國家執業藥師考試的知識要求接軌,有利于學生取得雙證書和學生后續的發展。(4)加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力度,增設選修課,如人際溝通、演講與口才、應用文寫作等。
2.1 突出以行動為導向的高等職業教育理念
高等職業(以下簡稱“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管理者和教師基本上都是學科型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對職業教育不熟悉,職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都非常缺乏。所以,建立新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廣大教師要從原來的學科型教學思維中擺脫出來,轉變教學觀念,即加強學生素質教育,強化職業道德教育;以行動為導向,突出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行工學結合;要積極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努力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生動局面[5,6]。
2.2 以行動為導向開展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社會人才和崗位需求調研
要制訂出實用性人才培養教學計劃,其總體框架和思路應該來源于企業的崗位需求,為此,筆者做了如下的工作:
2.2.1 人才和專業崗位需求調研 為使制訂的教學計劃能夠真正培養出用人單位所需要的人才,筆者首先在制藥企業、藥業公司等學生可能就業的部門進行問卷調查,就企業能為學生提供的工作崗位、對本專業人才需求情況、本專業學生需具備的能力、在藥品經營管理崗位必須具備的醫藥知識、企業認為該專業學生最需的職業證書、本專業學生最需要解決的突出知識缺陷以及來自企業的其他建議等方面進行了調研。調查結果顯示,制藥企業不僅迫切需要具有營銷或醫藥專業知識技能,有過良好培訓經歷的人才,而且,多數用人單位比較看重所培養人才的綜合素質情況,如人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執行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等,需要對市場敏感并且反應迅速,愛崗敬業,團隊意識強,德才兼備的營銷管理專才。多數企業認為學生最需要解決的突出知識缺陷是專業面太寬,專業知識不夠精和人文素養欠缺,這將為設置適合的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提供依據。
2.2.2 召開企業一線專家和技術骨干訪談會 為使課程體系構建、課程開發能夠基本符合企業的工作技能崗位要求,筆者邀請了不同層次的藥品經營管理的專家和骨干,暢談該專業的就業崗位,崗位的基本工作任務,完成工作任務的基本要求,需要哪些基本技能為依托等作為以工作任務為框架課程開發的基礎。同時,對完成具體任務時,需要設置哪些工作情境來組織學生學習等相關問題與一線專家們進行了探討。
藥品經營與管理職業行動的過程是對企業經濟活動實施管理的過程。在行動導向下,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應當從藥品經營與管理工作過程和崗位技能要求出發,按照藥品經營與管理實踐規律重新構建,對傳統的課程體系重新整合優化。考慮社會對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結構及能力培養的要求,按照基礎理論與專業理論“適用”、“夠用”的原則,對原有的部分課程進行適當的綜合和整合,為學生以后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與其他行業不同,藥品經營與管理行業有嚴格的準入制度,即所有從業人員必須取得藥品經營與管理從業資格證,因此應將有關知識納入課程模塊,在此基礎上開設證書培訓課程,將基礎知識學習、崗位能力培養、從業證書考試培訓三項內容連成一體,為學生以后順利就業打下基礎。基于上述因素,高職院校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可以按照以下六大模塊進行設置。
3.1 公共基礎素質模塊
該模塊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形勢與政策、心理健康教育、英語、公共體育、計算機基礎等課程。
3.2 專業基礎模塊
該模塊以整合課程方式為主體,課程內容包括經濟數學基礎、基礎化學、藥物化學、醫藥基礎、微生物學與免疫學、藥理學、藥物分析、藥劑學、醫藥商品學基礎等。其中,基礎化學課程內容涵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等基礎知識;醫藥基礎課程內容涵蓋人體各系統的器官組成及各器官的基本結構和主要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基礎知識;醫藥商品學基礎課程內容涵蓋醫藥商品的有關概念、藥品分類、藥品的質量與標準、藥品包裝、藥品陳列與養護、藥理學基礎及我國現代醫藥商品及商品經營的特點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3.3 職業資格認證模塊
該模塊以藥品經營與管理從業資格證考試課程為主體,按學科系統化的課程模式組織教材與教學,課程內容包括藥品市場營銷學、藥品儲存與養護、藥事管理與法規、藥品經營質量管理等。
3.4 專業技術崗位模塊
該模塊按藥品經營與管理職業崗位設置,課程內容包括藥物質量管理崗位、藥品養護與營銷崗位、藥事法規與管理崗位等相關知識。
3.5 專業實踐教學模塊
該模塊分為5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課程內實踐性教學;第二階段是單項課程實訓;第三階段是綜合模擬實習;第四階段是校外專業實習;第五階段是畢業頂崗實習。
3.6 素質拓展模塊
該模塊為選修課程,主要包括以下兩部分:一是公共選修課程,如人文素質教育基礎等;二是專業選修課程,包括電子商務、經濟法、藥學英語、公共關系基礎、中藥鑒定技術等。
在行動領域向學習領域轉化過程中,需做到以實現技能、知識一體化,教、學、做一體化,將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個人能力集成于學生“能力的實訓過程”中。由行動領域到學習領域課程的轉化也是基于對工作過程分析并進行教學歸納的過程[7],這一過程需要遵守3條原則:(1)每一個學習領域都是相對獨立的工作過程;(2)學習領域的排序應遵循職業成長規律和認知規律;(3)課程體系的設置應綜合考慮教學設施、實訓設備、場地等要素。為此,筆者把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學習領域劃分為公共基礎學習領域、專業學習領域、拓展學習領域、實訓、頂崗實習五大部分[8]。其中,專業學習領域課程來源于行動領域的轉化,是培養學生相應職業行動能力必需的學習課程。筆者對原有的課程進行合并、刪減,把原來的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兩門課程合并為現在的基礎化學課程,刪除了臨床藥學基礎、方劑與中成藥制備技術等課程,增加了微生物學與免疫學、中醫藥學概論基礎等課程。
在基于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課程開發及其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和教學管理者教學觀念得到轉變;學生由專業技能的被動接受者向專業技能的主動探求者轉變;教師由知識技能的傳授者向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轉變,為所培養的人才真正為企業所需,實現本專業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我院通過幾年的不斷摸索與實踐,積極開展校企合作辦學,根據市場需求不斷調整課程體系,以滿足工作崗位的知識技能要求,培養出大量合格的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畢業生。目前,我院該專業畢業生就業勢頭較好,企業對學生滿意度高,在2010年學院的專業問卷調查中排名第一,顯示了該專業的培養定位與課程設置貫徹了高職教育的理念,同時也希望為兄弟院校同類專業的開設提供有益參考。
[1] 趙志群.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新概念[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56-57.
[2] 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122-123.
[3] 姜大源.職業教育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68-70.
[4]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教高[2006]16號.
[5] 李松青.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31):36.
[6]譚紅梅.“行動導向”的高職會計教學改革思考[J].職業教育,2010,(2):166.
[7] 姜大源.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方法[R].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2009:8-13.
[8] 姜大源.德國職業教育學習領域的課程方案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2):47.
Action-oriented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for Higher Vocational Major of Pharmaceutic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REN Yan-rong(Dept.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Chongqing Education College,Chongqing,400067,China)
OBJECTIVE:To 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system for higher vocational major of pharmaceutic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METHODS:In the light of action-orientation 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documents,teaching plan was revised and course modules were set up,an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ction areas into the learning areas was realized.RESULTS&CONCLUSION:Curriculum system of pharmaceutic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major not only implements the concep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but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opening of the major and curriculum setting in similar institutes.
Action orientation;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Pharmaceutic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Curriculum system
R95
C
1001-0408(2011)32-3066-03
Δ重慶市教委高等教育教改項目(09-3-160);重慶教育學院2009年教改項目(JG200912)
*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教學管理。電話:023-86380229。E-mail:cquryr@126.com
2011-04-13
201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