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占森(榆林市衛生職業中專學校 陜西 榆林 719000)
中職護理專業解剖學教學方法應用體會
徐占森
(榆林市衛生職業中專學校 陜西 榆林 719000)
解剖學是護理專業最基礎的、與臨床課密切相關的課程之一。本文根據中職學校學生情況,針對如何提高護理專業解剖學教學水平,突出教學特色,闡述了對幾種教學方法的應用體會。
中職;護理專業;解剖學教學方法
醫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科學。在護理專業的教學中,解剖學是最基礎而與臨床課又密切相關的課程之一。這門課程對于在中學階段以學習自然科學為主,學習成績較差,學習動力、自信心不足,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都有所欠缺且學習基礎相對薄弱的中職新生而言,理論知識枯燥、抽象、內容繁雜,專業名詞多,難于理解和記憶,加之課時有限,知識容量相對較大,難以進行充分學習和復習,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以下是筆者在中職學校護理專業解剖學教學中對幾種教學方法的應用體會。
興趣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自覺性 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注意力的基礎,是提高學生學習自覺性的最有效手段。興趣會使人積極地尋找滿足個體認識和了解需要的各種途徑和方法,是學生學好解剖學的關鍵。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在備課、授課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舉一些貼近生活的病例,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如在緒論中闡述解剖學在醫學中的重要地位時,我把自己模擬成一個腹痛病人,用手按著腹部讓學生想象是什么器官的疾病,這樣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學生都想知道是什么器官出了問題,這時我轉移了話題引導他們:只要你們認真學習這門課答案都在里面。再如,講到內臟器官中的食管、輸尿管、男性尿道分別均有三個狹窄處,我就用三峽風景來比喻,即大三狹、小三狹、小小三狹;講到消化系統時,談到在人體整個生命活動過程中,需要的大量能量都來自于每天吃的食物,那么我們咀嚼、吞咽的食物去了哪里?又如何被消化吸收呢?經過這樣設問就會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和思考。通過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不同的方式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幫助了學生記憶,使枯燥乏味的解剖學有了生機,改變了學生的認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探求欲望,他們才會積極開動腦筋、認真思考,以最有效的方式獲取盡可能多的知識。
緊密結合護理專業特點,合理安排并精選教學內容 現代護理專業注重培養操作技能強、職業素質高的實用型護理人才,護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應突出和重視實踐教學這一環節。由于護理專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各種操作技術都與解剖學密切相關,因此,在解剖學教學過程中不能像過去一樣只是把正常人體形態結構和發育規律簡單介紹給學生,而應緊密結合護理專業特點,既將人體解剖知識系統地傳授給學生,又要突出應用性,重點強調與護理專業關系密切的解剖學內容。如在運動系統教學中,主要側重點在臀部、肩部、股部等與注射技術有關的解剖內容;而脈管系統中人體主要的淺靜脈、基本組織中的皮膚等內容也與注射技術密切相關,也應該重點強調。另外,在內臟系統的教學中,側重點應在與插胃管、導尿管、下支氣管鏡、結腸鏡等操作密切相關的解剖學知識。在講授時,教師一定要引起學生的重視,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使學生切實掌握所學內容。有些內容則要略講或引導學生自學,如基本組織中的一部分內容,神經系統中的內臟神經、腦、脊髓傳導通路等。同時,在解剖學教學中應樹立為臨床護理課服務的整體教學觀念,體現“必需、夠用”的原則,刪減和壓縮對護理工作而言不重要或運用較少的內容。如運動系統中簡明扼要介紹骨的位置和主要形態結構,略講肌肉的起止點,刪減頭頸軀干、四肢遠端的細小肌肉等相關內容;內臟學中重點闡述與護理專業有關的器官形態、結構和位置,對于與該專業關系較少的器官則簡要介紹;脈管學中部分血管的細小分支、淋巴系部分內容等可適當刪減。但肘正中靜脈、大隱靜脈等靜脈是臨床靜脈穿刺、輸液的常選部位,肝門靜脈及屬支與諸多疾病密切聯系,以及其他與介入治療有關的動脈等等,護理人員必須掌握其走向、分支或屬支,才能對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因此,應將之作為重點內容,做到講“細”、講“透”、講“深”。感覺器官中可刪減內耳等部分內容;神經系統中在明確基本概念,扼要介紹腦和脊髓的形態結構和位置的同時,可刪減其內部結構中過多過深的內容,周圍神經系可刪減細小的神經分支和分布等內容。
增加與護理專業密切相關的臨床應用解剖學內容 對護理系實習學生和剛走上護理崗位的人員進行調查發現,目前有相當一部分護理人員在實際操作中不是不敢操作就是盲目操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究其原因是他們解剖學知識不豐富,尤其是對與護理操作技術密切相關的解剖結構、組織毗鄰關系不清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體現系統解剖學的特點,要學生全面了解人體的結構,掌握主要器官的形態特征、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外,還應特別重視與護理專業相關的應用解剖學內容,增加護理操作、治療、病情觀察、搶救知識、護理診斷和生活護理等需要的應用解剖學內容,將應用解剖學知識和臨床護理操作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具體內容包括:(1)與注射相關的解剖學知識;(2)與穿刺相關的解剖學知識;(3)與插管技術相關的解剖學知識;(4)與沖洗用藥治療技術相關的解剖學知識;(5)與體位相關的解剖學知識。特別要強調操作部位的選擇、結構層次、毗鄰關系,使學生對護理操作中的解剖學要點做到心中有數,減少盲目性和失誤。這樣,突出了護理專業的解剖學特點,就可以為培養具有較豐富的理論知識、熟練掌握護理操作技術的高級護理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重視體表標志教學 人體解剖學學習的是正常人體的結構,學生掌握常用的體表標志及深部結構在體表的投影,對日后掌握規范的護理操作具有重要意義。教學時應要求學生對照自身和相互對照,進行體表標志的觀察和觸摸,并給學生講解一些重要的標志在臨床上的應用,使學生十分直觀地理解和掌握書本中抽象的描述。如在講骨學和肌學時,可以觸摸一些重要的骨性和肌性標志,例如胸骨角、髂前上棘、髂嵴、坐骨結節等;學習臀大肌時,應結合臨床護理,講解與肌肉注射有關的體表標志;學習關節時,講解并表演關節的運動和脫位表現;講解呼吸系統時,講解如何觸摸甲狀軟骨、環狀軟骨和頸段氣管;講解脈管系統時,讓學生找準并觸摸心尖搏動點的位置、全身主要動脈的體表搏動點及急救時壓迫止血點的位置;講解視器時,請學生互看對方的雙眸,辨認角膜、虹膜、瞳孔、結膜和鞏膜等結構。
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各種輔助教學設備的應用 輔助教學設備包括幻燈、投影、錄像等多媒體設備。在解剖學教學過程中,各種輔助教學手段對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每講完一個系統安排學生看一次錄像,加深學生對本章節知識的學習。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電腦的不斷普及,多媒體計算機在許多醫學院校已得到廣泛應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夠充分創設形象逼真、色彩鮮艷、動靜結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觀察人體器官結構的形、聲、色等的變化來獲取知識,認識其內在規律,可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多媒體計算機的應用,為解剖學教師提供了形象的表達方式,有利于解剖學重點、難點的突破。比如,在講授神經系統的傳導通路、腦脊液循環等內容時,如果應用普通的輔助教學設備很難使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但如果應用多媒體課件,特別是應用畫面可以控制的動畫影片、二維動畫等形式表示傳導通路,就可以使教學內容由抽象變具體、由模糊變直觀,從而降低教學難度,提高教學效果。與此同時,我們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中也要注意可能存在的作用發揮不充分、使用不當、內容設計不當等問題。我們要處理好多媒體解剖教學與傳統解剖教學的關系,要把握好多媒體的使用時機,不能過分依賴它,要正確處理好多媒體教學與適時的課堂講解、與給學生反思時間的關系。在每節課最后總結復習時可利用其大容量的特點,但也要注意傳統教學手段的穿插使用。
總之,提高中職解剖學教學水平,突出教學特色,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位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必須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博采眾長,才能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技能型、服務型的高素質護理專業人才。
[1]陳傳好.多媒體技術應用在解剖學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四川解剖學雜志,2004,12(1):50-51.
[2]崔懷瑞,孫臣友.解剖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激發[J].現代醫藥衛生,2007,(9).
[3]應志國.對高職護理專業設置護理應用解剖學課程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3,(1):41-61.
[4]米志堅.突出護理專業特色的解剖教學創新初探[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03,13(2):59-60.
[5]張正洪,王軍,李文春,等.護理本科解剖學教學內容改革[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3,5(3):260-261.
徐占森(1967—),陜西榆林人,榆林市衛生職業中專學校講師,主要從事中職解剖學等課程教學。
(本文責任編輯:謝良才)
G712
A
1672-5727(2011)08-00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