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語言的時空里,拼音和音標之間是否可以互相借鑒、正面“遷移”?這個問題,一直在爭執。但小學生不管這些,他們都在或多或少地用拼音代替音標運用于單詞的注音之中,來幫助單詞讀音的記憶。事實上,《漢語拼音方案》就其性質來說,就是漢語文字語音的拉丁化音標,和國際音標有一個共同的來源——拉丁語,在此基礎之上,我們可以找到更多的讓拼音和音標得以交流的途徑。
內在聯系一:拼音音標的分類
對于剛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來自于英語的神秘、陌生甚至畏懼的感覺是必然存在的,為此,我必上的一課就是利用一個表格,從漢語是一種語言,英語也是一種語言開始,引導出拼音和音標之間的內在聯系。
利用這個表格,我還講到聲母有鼻音m和n,邊音l和翹舌音r等,英語輔音也有鼻音[m]和[n]、邊音[l]和翹舌音[r]等。漢語中聲母加韻母或者單獨一個韻母構成一個音節,英語中輔音加元音或者一個元音也構成一個音節,每次這樣的介紹都會讓學生恍然大悟。
內在聯系二:拼音拼讀的規則
1.借鑒聲母的呼讀音。呼讀音,是為了聲母更響亮,在每個聲母本音后面配上不同的韻母。比如bo、po、mo、fo、de、te、ne、le、ge、ke、he、ji、qi、xi、zhi、chi、shi、ri、zi、ci、si等。如果去掉后面的呼讀音韻母,其讀音就和英語輔音中的[b]、[p]、[m]、[f]、[d]、[t]、[n]、[l]、[g]、[k]、[h]、[s]、[r]、[w]等是一致的。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通過比較讀音的異同,使學生既能找到音標與拼音的區別,還有利于減少“增音”現象,如[buk]就不能讀成[buk?藜],因為[?藜]也是一個元音。
2.借鑒單韻母。在學生學完26個字母之后,我啟發學生找到這樣的聯系:拼音里有6個單韻母:a、o、e、i、u、ü,除了ü,剩下的5個剛好對應了5個元音字母a、e、i、o、u,它們的音標就是復韻母中的ei、ai、ou、iu和長音的單韻母i。
3.借鑒拼讀的規則。拼音的兩拼規則是“前音(聲母)輕短后音(韻母)重,兩音相連猛一碰。”如:h-ào→(浩)。這個規則對于音標來說是可以借鑒的,比如
/r-ou/,/t-i:/;還有比如sing,song,tin,on等單詞就可以直接用拼音拼讀出來。拼音三拼規則是“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比纾簈-i-áng→qiáng(強),在音標中,也同樣可以運用這個規則,比如/r-?蘧-n/,/l-e-t/。在這些規則的幫助下,多音節詞只要把每個音節劃分好,整個單詞的讀音就很容易了。如:difficult——[difiklt]可分成“/di/加/fi/加/klt/”這3個音節。先分開,然后再組合,這個單詞就讀出來了。
內在聯系三:教材語音內容的序列
牛津小學英語教材“Listen and repeat”這個語音部分的內容都是由4個單詞和一個句子組成,是有內在編寫的脈絡的。比如4A、4B就是從單個英語字母b、c、d、f、g、h、j、k、l、m、n、p、r、s、t、v、w、z到字母組合ck、dr、tr、th、sh、ds、ts、ch、wh剛好包含了28個輔音。我一直很重視這個部分的教學,以4A Unit 6一課為例,首先聽、讀like和lunch,然后找出邊音l,再寫出雙元音ai和輔音k,讓學生拼讀出/l-ai-k/。然后再運用“塌橋”游戲用前面已經學過的幾個輔音字母b、d、f、h、k等替換l,學生同樣能很輕松地和后面的/ai-k/拼讀,接著要學生們找出含有字母Ll并發[l]的單詞,比如let、lion、look、long、black、blue等,最后,讓學生選出4個單詞造一個句子。就這樣,用拼音學習的方法,由淺入深,一年的時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28個輔音,為下面的語音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