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發表現性作業,誘發展示欲望
表現性學習認為:兒童是天生的表現者,學生是表現的中心,教師是表現的促進者。表現性作業正是基于此理念,以分享和展示為價值取向的一種新型的作業形式。作業過程中,學生自己必須創造出問題解決的方法或借助自己的行為表現來證明自己的學習過程和結果,而不是選擇答案。筆者認為這種作業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而且能極大地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例如:由于進行課堂觀察研究的需要,筆者曾連續兩天聽一位骨干教師的課。授課內容為6A Unit1 Public signs,授課教師教完第一課時之后,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讓學生為剛剛興建的新校區設計一些人性化、有創意的public signs,并準備相應的英語介紹(含標志名稱、設計意圖以及擺放地點等),在第二天的課上向大家展示、匯報。第二天展示時,學生個個熱情高漲、爭先恐后,短短的5分鐘內他們show出很多創意獨特的作品:從教室到操場,從禁令標記到激勵標記,從針對老師到面向學生……涉及方面之廣泛、謀篇構圖之精細、語言表現之豐富讓筆者也吃驚不已。
二、開設動漫課堂,引發學習興趣
動漫作為當代一種媒體藝術,以其詼諧夸張的特性、美輪美奐的畫面以及扣人心弦的情節深受廣大小學生喜愛。因此,教師可以每兩周以某一個熱點的動漫為主題設計一堂課,精心組織各個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學生酷愛《Kung Fu Panda》這部動漫電影,教師可以專門上一節動漫課。課上,可以使用精心選取的動畫片斷作為英語學習的素材,并根據電影中的劇情、矛盾沖突,通過巧妙設計問題(如:How many students does Master Wu Gui have?)、創設表演情境(Po wants to give up.But Master Wu Gui tries to persuade Po. What will Master Wu Gui talk about?)、為經典對白配音(Yesterday is history.Tomorrow is mystery.Today is a gift.That’s why it is called present.)以及精心設計練習等方式,帶領學生走近片中人物,踏入動漫世界。此類課不僅可以極大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而且十分有助于學生形成純正地道的語音、語調,提升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開啟繪本之窗,啟發創新思維
英語繪本是以圖畫為主體,配以簡單的英語來講故事的一種文學形式。它以其獨有的精妙的語言和明快而又富有情趣的畫面,深深抓住了每個讀者的心。教師可以充分挖掘繪本資源,引導學生積極閱讀、講述繪本故事,鼓勵學生大膽創作個性化的繪本,從而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啟發學生創新思維的同時,積淀學生的英語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策略有:
1.悉心搜集繪本資源。
首先要針對不同年段學生的發展程度及學習特性,通過到書店、圖書館、上網等途徑,搜集一些合適的英語繪本。其次,從生詞數量、語法難度、文本長度、寓意深淺等幾個方面對繪本進行考量、分級。
2.精心設計教學環節。
課上,教師可以按照“自主閱讀——主動質疑——合作交流——歸納復述——角色表演”的模式進行教學;課后,教師借助制作繪本推薦卡、開展繪本故事比賽、布置繪本英語角、組建繪本俱樂部、開發繪本教學資源網等活動來幫助學生及時鞏固,有效拓展。
3.匠心開發個性繪本。
給學生定一個題目,借助讀文配圖、看圖配文的形式,鼓勵學生大膽展開想象、進行自編繪本的創作。
四、開掘鄉土資源,研發校本課程
鄉土文化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利用各種具有地方特色的鄉土資源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至關重要。因此,英語教師還應積極主動地關注所在地域鄉土文化的呈現方式,有效地滲透到日常的英語教學中,逐漸形成英語校本課程的特色。例如:筆者所在的南京市江寧區有著著名的金陵二十四景之一的“東山風月”景點,有著“東山再起”的典故。于是筆者專門與同事共同制作了《Daily Tour—Dong Shan》英文旅游手冊,不僅充分利用課堂講解東山的文化歷史、名勝古跡,而且專門開設興趣班對部分學生進行“英語小導游”培訓,并利用綜合實踐課的機會,讓他們為全校師生、外國游客導游、講解。
(作者單位:南京市江寧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