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是一座有待開發的“寶藏”,蘊藏著豐富的營養元素。如何用好繪本這一特殊資源,將其引入小學低段的寫話教學,以追求繪本讀寫教學的有效性,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這方面的思考與體會。
一、讓繪本“甜如蜜”,“粘住”孩子閱讀的嘴唇
1.猜讀——激發閱讀期待。無論什么書,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讀者眼簾的,而在閱讀前讓孩子對故事進行猜測,能夠不露痕跡地訓練學生仔細觀察和展開想象的能力,同時也會激起孩子強烈的閱讀欲望。繪本指導課《我討厭書》教學伊始,當我捧著《我討厭書》站在他們面前時,孩子們覺得很奇怪:一直都喜歡看書的老師,怎么會看《我討厭書》?教室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在繪本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安排一些矛盾沖突之處,引領學生思考,引導孩子們參與到推演故事情節的過程中來,讓故事在孩子充分想象中完成銜接。激活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孩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得以自由馳騁。引導學生預測,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喚醒,喚醒學生的積極思維,喚醒學生主體精神。
2.賞讀——推敲精妙詞句。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曾說:“從語言出發,再回到語言。到語言的精、氣、神中去,前一個語言如果是一個橋梁的話后一個語言就是本體,是目的。”其實質就是從語言中學習語言。翻看眾多兒童繪本,語言的精妙比比皆是。李歐·李奧尼筆下的《小黑魚》,無論是圖畫還是文本都有著激動人心的力量。“水母像彩虹果凍”“大龍蝦走起路來像水下行走的機器”“森林似的海草長在糖果般的礁石上”,像這類語言優美或抒情味濃、故事性不強的繪本我們可以進行賞讀,重在反復朗讀,指導學生欣賞語言的神韻與聲韻,培養良好的語感。同時,這類繪本的圖畫往往也采用抒情性的、優美細膩的筆觸,美得令人心醉,所以還要引導孩子靜靜地欣賞畫面,在視覺的感知與聽覺的感受中,受到強烈的情感熏陶、無聲的語言滋養,從而獲得暢快的閱讀享受。
3.演讀——體悟角色真情。有的繪本故事情節曲折、角色豐富、語言描寫生動,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設計角色對話與情節表演,讓學生邊讀邊演,從而融入故事,走近人物,感同身受,代其言說,進行移情體驗,感悟人文內涵,從而受到心靈感動、情感感染和人格感化。
4.研讀——咀嚼精彩段落。低段繪本語段比較簡單,大多是一兩句話而已,結構非常相似。如《母雞蘿絲去散步》《在森林里》等,很值得學生借鑒、模仿。比如像《逃家小兔》這類依靠重復的情節與句型來連接畫面,構成旋復式結構的繪本,教者要充分利用這種旋復式結構。在導讀中,我多次出示相同結構的簡單句式“如果你變成 ,我就變成 ”,利用繪本中一次又一次的變化,讓孩子參與其中:“如果你是兔媽媽,你會怎么變,才能讓小兔回家呢?”在孩子饒有興趣的猜測中,來推進故事的情節,體會媽媽對孩子那濃濃的愛。學生對段落的基本構成方式有了初步的認識,心動辭發,用文本中的句式表達自己的生活與想象世界,表達自己對文本的感悟。
二、讓繪本“香似餌”,“釣起”孩子表達的激情
1.仿寫——臨摹語言規律。繪本的語言往往非常簡練,但是卻蘊含著一定的語言規律,是孩子們仿寫的好材料。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在執教繪本寫話課《我爸爸》中,先出示單幅圖單句話:爸爸像大猩猩一樣健壯。爸爸像整天笑瞇瞇的河馬一樣快樂。然后把兩幅圖連起來,出示:爸爸像大猩猩一樣健壯,也像整天笑瞇瞇的河馬一樣快樂。引導學生發現其中起到橋梁作用的“也”字。同時提取句式“……像……一樣……”,鼓勵學生進行仿寫。在這個片斷中,竇老師充分挖掘了繪本中的語言規律,找準寫話訓練點。教學由扶到放,激發了學生的寫話興趣,降低了寫話難度,學生樂于提筆。
2.擴寫——豐盈文本空白。在教學時,如果我們引導學生仔細讀圖,展開想象,給畫面、文本補白,對這些言簡意濃處進行擴充和豐盈,不但能引導學生體會故事以外的人物的情感,而且還能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口頭表達能力,讓我們獲得意外的驚喜。
3.續寫——預約新的精彩。許多繪本都有這樣一個特點:故事的結尾又是一個新故事的開始。我們就可以讓孩子發揮想象力,續寫故事。譬如講述完《你真好》,孩子們似乎還意猶未盡。最后的結果怎么樣呢?薄片龍的傷勢有沒有好呢?如果薄片龍的傷好了,薄片龍會不會原諒霸王龍長期以來的欺騙?如果薄片龍的傷沒好,死去了,霸王龍又會怎樣做呢?作者在這里沒有任何交代,在教學中,我就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續寫故事,于是就有了異彩紛呈的故事結尾。
在續寫的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造愿望得到滿足,他們的形象思維被激活,篩選積累在頭腦里的素材,續接曲折生動的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續寫讓各種猜測和構思方案紛至沓來,各種創造性的情節、對話以及細節不時閃現。
4.繪寫——尋覓創作密碼。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如果把畫畫與寫話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更符合低年級孩子的思維特點。所以在繪本的教學中還可以讓孩子們既畫又寫,創造自己的繪本。
匯本有它獨特的魅力,孩子們在閱讀中被感動著、陶冶著,也快樂著、享受著……有人形象地稱之是“無壓力閱讀”。我們應腳踏實地、鍥而不舍地進行閱讀引領和指導,帶著孩子們穿越繪本叢林,將這種“無壓力閱讀”進而演化成“無壓力作文”,讓孩子在寫作中張揚個性,抒寫童趣,獲得美的享受,向更深處漫溯……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