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后講評課研究
以“作前指導”為核心的作文教學由來已久,姑且稱之為“前作文教學時代”;管建剛老師為我們打開另一扇作文的窗,那就是以“作后講評”為核心的作文教學,姑且稱之為“后作文教學時代”。作后講評,崇尚“先寫后教、以寫定教”,呼喚“研讀教材一樣研讀學生作文”。“后作文教學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1.“作后講評”再認識、再定位。
2.“作后講評”的現狀調查及分析。
3.如何“研讀”學生的作文?
4.“講評課”該怎么上?
吳江市實驗小學管建剛:guanjiangang@sina.com
二、關于小學“語文知識”的教學研究
新課程改革以來,在人文至上理論的席卷下,知識教學的問題日益凸顯。小學語文教學中關于“知識教學”的有些問題甚至是根本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繼續困擾著廣大一線教師,如:“知識與能力”目標中的“知識”該如何界定?哪些是語文學科應該教、學生必須學的知識?語文知識該怎么教?“教學內容”和“語文知識”之間有著怎樣的交叉……
就目前而言,語文知識在語文課程整體結構中,是依附于教材體系和選文而存在的,語文知識教學無法脫離文本。同時,心理學、語言學等為學生“學習”提供了科學、有效的方法與理論支撐。
1.中西方國語教學知識體系建構比較研究。
2.文選體系中建構語文知識體系研究。
3.知識教學在教學中的展開研究。
淮安市實驗小學凌星華:lingxinghua2008@126.com
三、閱讀理解核心能力的序列構建與課程實施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課時最多,但在以往的閱讀教學研究中,往往偏重于教學方式或教學內容的變革,針對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內涵研究卻涉獵不多。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究竟要達到怎樣的目標呢?我們以“閱讀理解核心能力”為突破點,進行閱讀教學的深度研究。
1.閱讀理解核心能力的內涵、結構、層次的探索。
2.閱讀理解核心能力的發展特點研究。
3.閱讀理解核心能力的結構模型和能力表征。
4.不同年段單元實施的典型案例。
常州市局前街小學李偉平:jxlwp@czedu.gov.cn
四、小學語文教材重組與實驗研究
本實驗嘗試從調研兒童使用現行教材的狀況入手,根據兒童語文能力發展的序列,立足廣域的視角,采用主題推進、同質匹配、異質納入等策略匹配、重構文本資源,并采用主題單元教學、閱讀策略導練結合、讀寫高密遷移等策略組織兒童學習活動,以期在烘熱閱讀興趣、習得閱讀策略、提升遷移能力等幾個層面提升語文素養。
1.現行小語教材學習情況調研。
2.探討重組與整合教材的價值。
3.重整小語教材的原則與途徑。
4.重整教材學習活動的最優化。
5.探討重整教材的多樣化檢測。
南通市通州區實驗小學瞿衛華:jstzqwh@163.com
五、根植兒童學習的數學基本思想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稿)明確提出了“新四基”的數學教育目標,讓學生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是著力凸顯的亮點之一。那何為“數學的基本思想”,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領悟數學的基本思想之于兒童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是什么,為何要將之作為重要的數學教育目標?在日常教學中如何科學、務實、有效地達成這一教育目標,它有怎樣的實施途徑、方法、原則,以及如何進行有效評價?怎樣正確看待和處理好基本思想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活動經驗的關系?對這些問題做出回答,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稿的精神,并讓數學教學朝著理想的方向行進。
海安縣實驗小學許衛兵、儲冬生:jshacds@163.com。
六、小學數學教學問題的辯證化處理
對于一線教師而言,小學數學教學面臨很多需要進行辯證化處理的困惑,比如對于教科書的適切使用與適度開發;教學如何回到兒童的數學學習原點,指向關注兒童的數學學習本身;如何關注數學課堂的教學生態,還兒童數學學習的選擇性和自主性;如何建構屬于兒童的數學學習圖式,建立數學學習模型;如何關注兒童數學學習感覺;抽象的數學問題如何形象化處理;如何體現數學課堂教學的幸福元素等。
為此,從觀察數學課堂教學的現場發現問題,從兒童數學學習規律和人的成長規律的高度反思問題,從探求教和學的融合角度解決問題。
淮安市實驗小學戴銅、王乃濤:jswnt@126.com
七、小學數學主題拓展教學
我們主張的“主題拓展”是一種自主學習方式,價值在于讓“課堂只是起點,不是終點”,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融會貫通。“小學數學主題拓展教學”是一種理念,目標在于促進學生形成系統化,結構化的思維方式,形成自我的觀點和思想,以最輕松的方式獲得最有分量的收獲。
1.小學數學主題拓展教學的內涵及價值。
2.拓展主題和內容的選擇策略。
3.透視主題拓展背后的教學空間——談主題拓展度的定位。
4.學力在小學數學主題拓展教學中提升——以課例為載體的實踐與思考。
5.基于小學數學主題拓展下的學生主題創新活動的構建與思考。
6.基于教材和兒童經驗的主題拓展課程的構建與思考。
7.談數學主題拓展教學促進學生“四基”“四能”的綜合素養提升。
金壇市朝陽小學蔣守成:jiangsc1216@126.com
八、小學生英語課內外閱讀整合的實踐研究
該研究通過對整合之后的英語閱讀教學的系統思考,深化教師對英語閱讀的認識,拓寬英語閱讀的途徑和方法,豐富英語閱讀的研究資源;并結合新課程的理念和實施要求,探索整合后的英語課堂教學的目標、內容和方法。實施路徑是把握小學生認知特點,立足于英語課堂教學,通過教師和學生共同的活動,研究英語閱讀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學習英語閱讀技巧方法;課外閱讀時鼓勵學生課外擴大閱讀量,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鞏固、延伸和補充;通過交流,分享閱讀體驗,最終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
1.小學生英語閱讀的特征分析。
2.基于小學生實際需要的英語課外讀物的開發(校本教材)。
3.二次開發教材,拓展課外閱讀。
4.英語自主閱讀的途徑、方法和案例。
5.英語閱讀輔助工具的開發和利用。
6.課外閱讀與課堂教學的互動和共享。
無錫師范附屬小學蔣必誠:jbc@mail.xsfx.com.cn
九、基于學科特質的小學研究性課堂的深化研究
該研究以學科特質為旨歸,挖掘學科特質中的育人價值,探索不同學科的研究性課堂的樣式,找尋符合學科特質的兒童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創新品質和健全人格。這是對研究性學習、研究性課堂、學科特質的創新拓展研究,更多關注兒童學習中獲得教養財富,從力學走向學力與創新,為新課程改革提供鮮活的案例。
1.從基礎性研究入手,著眼于學科特質、研究性課堂的文獻探索。
2.整體建構,研制并形成課堂的行動指南。
3.從實施策略、方式、途徑、評價等方面形成各學科的基本操作樣式。
4.學科比較研究,彰顯研究性課堂學科特質中的育人功能。
5.符合學科特質的兒童學習方式的研究,研制課堂資源平臺。
6.提升教師研究性課堂教學能力的校本研修,彰顯學校研究性課程文化。
南京市力學小學范云良:lilin3716008@163.com
十、建構學科領域的大單元課程
學科領域的大單元課程一般指整合學科單元、綜合單元與活動單元,以兒童化、多元化、個性化為原則而創建的單元課程。目前,一些名校和一些名師已經開始著手建構大單元課程,有的以現行人教版或蘇教版教材為依托,有的以兒童生活或地域資源等為依托,還有的壓縮現行教材版本課文教學的教時,另以國學、兒童文學等內容為依托建構課程,等等。
1.為每個學生建構課程(用課程故事講述基本課程理念)。
2.學科領域大單元課程建構的要素、路徑與方法。
3.分學科選擇2到3個較為成熟大單元課程建構案例,并請名家點評。
4.國際視野下的學科領域大單元課程的建構。
溧陽市實驗小學張康橋、邱恭志:Qgzhi587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