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只是薄薄一本,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要求教師把語文這門學科與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聯(lián)系起來,把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融入語文課堂,進而陪著學生到大千世界中去學習,使其理解并且真正地運用語文。這就要求教師有全新的視野,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這個例子,并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
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有篇文章《會走路的樹》,初看覺得課文情節(jié)簡單,文字淺顯,似乎不需要教,學生即可理解文意。這種課文怎樣教學,才能更有效地用足教材這個例子,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用好例子,把簡單的教材上出寬度
“寬度”是指由教材走向課程資源,由課堂走向日常生活。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育應以課程資源為教學內(nèi)容。教材無疑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課程資源,但課程資源絕不僅僅是教材。在這里,教材不再是一個封閉的、孤立的整體,而是開放的、完整的“課程資源”中的有機構成部分,教材成為了學生與他人、生活、社會、自然等發(fā)生聯(lián)系的橋梁和紐帶。
在《會走路的樹》這篇課文里,寫小樹與小鳥之間快樂的相處經(jīng)歷,只用了這么短短的一句:“從那以后,小鳥跟著小樹去了許多地方,見到了許多有趣的東西?!闭Z言十分簡練。課堂上,如何讓孩子真正讀懂讀透這一句呢?我緊緊扣住“許多地方”、“有趣”,引發(fā)學生思考:他們?nèi)ミ^哪些地方,見到了哪些有趣的東西?將這個問題鋪展開來,給學生一個語言的環(huán)境,提供他們一些語言的素材,再給他們一些合理規(guī)范的語言形式,讓學生大膽地想象,積極地練說,那么“許多地方”、“有趣的東西”就不是抽象的文字符號,也不是干巴巴的陳述。如“他們來到( ),見到( )。”再如,“這時,小鳥一抬頭,只見( ),小樹告訴他,這是( )”等等,多樣的句式、豐富的內(nèi)容給了學生多元的表達空間。簡單的教材因此有了寬度。
二、用足例子,把簡單的教材上出厚度
“厚度”是指知識與內(nèi)涵的增加、拓展、補充。記得一位特級教師說過,語文雖不能改變生命的長度,卻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學生的靈氣、靈性是客觀存在著的,但我們大量的語文教學沒有將其激發(fā)出來,只是在挖掘教材里的東西而沒有挖掘“人”本身的東西。語文教學向生活挖掘資源應該是語文教師一種自覺的意識,這種意識和自己的教學活動應該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是水乳交融的,這是生活的厚度、語言積累的厚度、感悟的厚度。
依然是對那句話的教學,如果一節(jié)課僅僅上到剛才那個層次,我們說課堂依然是膚淺的?!皬哪且院?,小鳥跟著小樹去了很多地方,見到了許多有趣的東西。”僅僅是有趣嗎?在伴隨著和小樹一起成長的日子里,在那個茂密的森林里,小鳥會如此幸運,只見到美好有趣的東西?小鳥、小鹿的成長就和我們?nèi)艘粯右矔龅轿kU。在危險與挫折中歷練自己的生命。那么,他們還可能見到什么呢?引導孩子進一步想象,進行語言的訓練與表達。知識與內(nèi)涵增加了,學生的靈氣激情在課堂上飛揚,思想在交流中碰撞,這就是課堂的厚度。
三、用活例子,把簡單的教材上出深度
“深度”,是就語文教育目標的設置和對文本解讀的“度”而言的。
《會走路的樹》,我們除了讀到小鳥與小鹿快樂的足跡,我們還可以讀到珍貴的友誼,和諧的相處,分別的不舍,漫長的思念,愛的延續(xù)等等,這些來自于一個教師對文本的深度解讀,來自于教師對語文教育目標的正確把握。配上音樂,教師深情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快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當秋天隨著落葉悄然而至,這一天,小鳥和小樹在湖邊靜靜地看著日落,他們要分手了,夕陽的余暉映照著他倆,他們會說些什么呢?”孩子們的回答精彩紛呈:“小鳥會說:謝謝你,帶給我的快樂時光。”“我走了,但是請相信,明年春天,我一定會回來的?!薄靶鋾f:不用謝,和你在一起的日子,讓我不再孤單,你也帶給了我快樂,我也要謝謝你。”……在學生的交流中我們聽到了感恩、留戀、不舍、友誼,這些豐富的情感在富有人性色彩的語句中恣意地流淌。這個“例子”是簡單的,但是,我們的課堂是有深度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后宅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