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為思政課教學提供了新的輔助手段。本文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對思政課教學效果的影響,分析了成功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關鍵因素,以及實踐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應注意的問題,以真正體現并增強多媒體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 思政課教學 多媒體教學 成功運用
網絡信息時代的來臨,對高校思政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全新的環境。其中,多媒體技術極大地豐富了思政課教育內容,也為思政課教學提供了新的輔助手段。思政課如何有效、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這一輔助手段,加強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嘗試,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是高校思政課教學面臨和探索的課題之一。
一、多媒體教學手段對思政課教學效果的影響
1.激發和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的吸引力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增強學生學習的吸引力,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學習興趣的引導,使其產生高層次的學習動機。
2.增加課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
在傳統教學方法中,由于受時間和條件限制,教學內容難以擴展,教學信息的傳遞只能用粉筆、黑板和語言較單一的方式進行,學生缺乏感性直觀的認識,信息的獲取很有限,影響學習效率。利用多媒體手段,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各種信息、畫面、聲音、文字,提供圖文聲像并茂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這有利于學生大量信息、知識的獲取與保持;還能按超文本、超鏈接方式組織管理課堂教學知識和各種信息,有利于學生的主動發現、主動探索,還有利于發展學生聯想思維和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
3.拓寬教育渠道,強化思政課教學的德育功能。
青年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形成和確立的重要時期。政治理論課教師不僅向學生傳授基本的理論觀點、知識,而且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職責,要教會學生怎樣做人、做事,使學生成為德、智、體各方面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依據教材內容,充分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據大學生的認知特點,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誠信遵紀教育,優化課堂教學,創設良好的德育情境,使學生產生感情共鳴,從而達到內化學生道德情感的教育效果。
二、成功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關鍵因素
1.提高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是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的前提。
所謂現代教育技術,就是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評價和管理,實現教學優化的理論和實踐。教師是運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提供研究性探索學習的條件的主體,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是使用多媒體并發揮其應有效果的前提。因此,教師要轉變觀念,不斷學習,積極推動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要深入研究現代化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學習的特點及規律,研究教學課件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影響;要探索利用多媒體技術突破課程中的重點、難點,將教學信息以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呈現傳遞給學生的方法,這些是制作使用發揮多媒體課件的認識前提。
2.提高教師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能力是發揮多媒體教學技術作用的基礎。
目前,在思政課教學中,計算機技術應用仍然是零散的、隨機的,較多地取決于教師的主觀意志和對課件制作技術的掌握程度,主要是制作使用PPT課件作為課堂輔助教學,以Word文檔和圖片為主,并進一步發展為電子教案,處于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較低層次,尚有很大的潛力和空間。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已成為教學改革的強大動力。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寫好教案,教學任務就能順利完成。而面對全新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傳統教學方法已不能充分滿足學生的求知需求,將現代化媒體引入課堂教學中,接受并有效利用現代化課堂教學手段是大勢所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因此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具備現代教育技術素質,勢必成為教師從事課堂教學的“硬件”要求。教師應通過多種渠道和途徑,了解教育技術的概念、特點、作用和各種教學媒體的功能及其教學適應性,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基本理論、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基本原理與方法、多媒體計算機的基本操作知識與技能等,并運用其指導教學實踐。
3.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與制作質量是發揮多媒體技術作用的關鍵。
目前,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展多媒體教學時間比較短,處于起步階段,使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多媒體教學課件質量不高,教師運用技術不熟練,以至于影響教師和學生對多媒體教學方式及其作用,從而產生懷疑。多媒體教學課件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用于課堂輔助教學的助教型課件,另一種是用于學生自學的自學型課件。這些多媒體課件應主要由教師親自設計制作。目前第一輪使用的課件,是教研室集體分工協作,資源共享,未及時仔細修改與完善,和個人講課思路不完全相符,加之多數教師沒有接受過課件開發與制作的系統專門培訓,對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原理缺乏了解,對全新的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缺乏研究,制作的課件質量不高,因此,熟練掌握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制作是廣大教師當前的首要任務。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恰當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
要發揮多媒體課件的效果和應有的作用,必須在課堂上恰當地使用,教師在講解和啟發的同時,輔之以多媒體課件的及時演示和補充,使其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達到理解和接受的目的。否則,不分內容和時間,滿堂課都用冗長的文字和大量的圖片,很容易造成學生感知的困難和文字信息在傳播中的損失,使學生抓不住重點,思維拋錨,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思政課的功能是傳遞理論知識、提高理論素養,教師既要教書育人,更要用自身豐富知識、經驗和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
2.把握節奏,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余地。
多媒體課件可以依靠計算機技術將教學內容和大量信息以屏幕放映的方式演示給學生,省去板書的時間,因而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時間利用率。教師可把教學內容制作成教學課件,在增加課堂信息的同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在課堂重點和難點的地方,注意啟發引導學生,讓學生充分地思考。不能把課堂教學變成課件演示,更不能把講課變成作報告。
3.及時總結經驗,改進提高。
一是對課件制作的經驗要及時總結,在制作時,要重視課件設計。課件設計的思路、方案、方法和手段應當遵循思政課的規律,突出理論課的特色。每節課要教什么,如何教,教多少,這是做課件的出發點和設計的基礎,使制作的課件更豐富生動,恰到好處地為課堂講解服務,這是課件使用的目的。二是對課件使用的效果要及時總結,在課堂使用中,探索哪些內容配合課件,更有利于學生接受和理解;哪些內容需要更多地啟發引導,使傳統的教學方式和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相互配合,有重點地使用多媒體和發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增強課堂效果,不只為“擺花架子”而使用。三是及時調查和了解學生對多媒體課件制作和使用的意見反饋,深層次把握多媒體教學的效果,根據學生建議,改進、充實、完善課件的內容和形式,使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和操作做到形式和效果的有機統一和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