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高校學生管理中,學生干部的管理是實現高校學生自我管理的關鍵,也是高校學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探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道格拉斯·麥格雷戈的X—Y理論在高校學生干部管理中的實際運用,從而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作用。
關鍵詞: 麥格雷戈 X—Y理論 高校學生干部管理 具體運用
一、理論綜述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道格拉斯·麥格雷戈于1957年首次提出X—Y理論,依據X理論觀念,麥格雷戈認為人的本性都是壞的,一般都具備好逸惡勞、盡量避免工作的特性,由于人們厭惡工作的特性,因此對大多數人來說,僅用獎賞的辦法不足以戰勝其厭惡工作的傾向,必須進行強制、監督、指揮,并以懲罰進行威脅,以此才能確保他們付出足夠的努力去完成給定的工作任務。
而Y理論主要觀點是:人并不是懶惰的,他們對工作的喜歡或憎惡決定于他們是否可以從工作中得到滿足,在正常的情況下工作者愿意承擔責任,人們都熱衷于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創造性。
雖然這是管理學家基于企業運作管理上形成的激勵理論,產生的前提與目前高等學校的管理體制有較大的出入,但是該激勵理論可經過變通后與高校學生干部管理相結合,形成有效激勵。
二、理論運用的可行性分析
從實際情況來看,企業是制造產品、銷售產品,學校是培養學生、教育學生,兩者在管理機制上存在很大出入,但企業是員工的企業,學校是老師、學生的學校,所有的管理落腳點都在人身上,充分調動員工、學生、老師的工作積極性,變被動工作學習為主動工作和學習,這正是麥格雷戈X—Y理論的出發點。
圖一 學院學生管理組織機構圖
從學校的管理模式來看(見圖一),學校的管理工作主要分為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后勤管理三塊,而學生管理工作主要是由院、系學生工作處(辦)來承擔,從組織構架上而言,學生管理工作主要是由主管學生工作的院系領導、學生工作干事、輔導員組成,除此以外,院、系、班都成立了各級學生自我管理機構,為確保學生工作落實到位,除了學生管理工作老師辛勤付出外,還要加強學生自我管理機構的建設,實現學生管理工作兩條通道齊頭并進的現象,充分發揮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學生干部是學生群體中的優秀代表,目前高校的學生干部都為民主選舉產生,而加入這個團隊時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可避免有追名逐利之人,但總的來看,絕大多數是為了借助學生干部這一平臺,鍛煉自己的能力,為廣大同學們提供更多的服務。對學生干部進行有效激勵,是調動學生干部工作積極性,確保學生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
三、X—Y理論在學生干部管理工作中的具體運用
(一)建立合適管理層級,適當放權管理。
依據X理論,人的本性是懶惰的,需要別人的監督才能較好地完成工作,為此,對于學生干部要結合學院的實際情況,成立院系班級學生干部隊伍,并建立相應的監督和管理體系,確定各級學生干部組織的第一負責人,實行逐級直接問責制,確保各級學生干部組織及部門權責明確,工作范圍明確。又結合Y理論,各層主管包括學院對于下級學生干部組織要適度放權,給予各級組織相應權力,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改變學生干部只執行命令而不進行思考的局面。
(二)確定各級學生干部管理工作目標,使組織期望與個人期望相一致。
Y理論指出,人類參加各種活動的第一出發點是自己的愛好。對于學生干部而言,他們加入到這一組織都有自己目的的,有的熱愛管理,喜歡行使權力;有的為了借助學生干部平臺,提升自己的素質;也有的是為了服務同學,喜歡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感覺,所以在對學生干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提倡多種因素并存,由多種動機向單一目標轉化,即學生干部是服務同學、提高能力的良好機會。積極引導,并建立合適的上升通道,以保證優秀的學生干部能有公平晉升的機會,增加學生干部工作的動力。
(三)獎勵分明,權責明晰。
結合麥格雷戈的X—Y理論,學生干部在實際工作中,努力地付出只是為了有一個滿意的結果,對于學生干部的主管領導來說,階段性、公正性的獎勵是促進學生干部持續努力工作的重要方法,對于學生干部所取得的階段性成績無論大小,都要不時給予獎勵,以保證學生干部隊伍能持久作戰,當他們的努力得到主管領導的認可時,也同樣給自己更多的信心和鼓勵。
同時對于學生干部也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評估體系,由主管學生工作的老師在每一學期對學生干部進行考核,主要一級指標包括工作責任心、活動策劃組織能力、活動創新能力、日常表率作用等,并以此確定多項二級指標,實行量化計分,全面、公開進行考核,引進末尾淘汰制,以增強學生干部的危機意識和權責意識。
(四)創造良好環境,鼓勵學生干部創新思維。
依據麥格雷戈X—Y理論,社會人是否愿意付出自己的勞動與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在Y理論的假設下,管理者的重要任務是創造一個使人得以發揮才能的工作環境,發揮出職工的潛力,運用到學生干部管理工作中,對于學生干部的管理部門,即院系分團委、學生會的主管領導必須為學生干部的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支持和鼓勵學生干部正確的創意,對于創新活動進行正確指導,鼓勵學生干部打破傳統思維,結合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生活特點,開展與學生的專業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相關的活動,并在政策和物質上給予支持。
(五)建立優秀團隊,講求合作精神。
目前社會化分工越來越明顯,所以團隊精神在現在各項活動中都處于相對重要的位置,而在學生干部實際工作過程中,同樣需要團隊合作精神。在團隊中,每個學生干部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有著自己的特長和短處,從人力資源配置角度出發,學生干部的任職要依據學生的個人能力決定,不能超過其能力之上的任職,同時盡量減少職能部門,合并一些相關的部門,避免類似職能部門相互推諉,職責不明的問題。
優秀的團隊需要優秀的領導者,所以對于優秀團隊領導者的培養也是學生干部管理工作重要的環節。從實際角度出發,優秀團隊領導對選拔很重視,在公正選拔的基礎上,對于有發展前途的學生進行重點照顧,給予更多的鍛煉機會,充分展示他們的才華,在同學中間樹立其威信。對每次活動進行總結,指出學生干部在工作中的成功和失敗,在總結過程中,不是以批評為主,而是逐步訓練學生干部善于思考、總結經驗的能力,經過每一次活動的組織逐漸提高優秀團隊領導者策劃、組織能力。在平時的日常管理過程中,對于優秀團隊領導實行現場教育,即對于每一個問題、每一個事件都一起進行分析和總結。
在對優秀團隊領導者進行重點培養的同時,還要注重團隊的建設,強調各級學生干部是一個集體,雖然實行明確的分工,對于每次活動都確定第一負責人,但是對于團隊而言,每次活動都是團隊整體的事情,在活動的策劃和組織過程中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有建議和協助的義務,對于每項大型活動都要求以整體團隊出現,展示團隊的力量。在團隊的建設和管理中,要求充分發揚民主精神,在工作總結評估過程中實行自我總結為先,相互評價為后的模式,廣開信息收集渠道,倡導公平、公開、民主的團隊氛圍。
學生干部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優秀的、完善的高校學生干部管理體系是高校學生工作順利開展的保證,不同高校對于學生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一樣,在對學生干部隊伍進行設計和管理的過程中,適用原則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并發揮學生干部的可塑性,逐步培養學生干部的管理能力,有效激勵、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榜樣作用,充分發揮高校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祥平.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的探析[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1).
[2]喬佩科.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丹東師專學報,2002,(3).
[3]袁志成.關于高職學生管理的幾點思考.西安教育學院學報,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