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只有教師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間,讓學生觀后感,感后寫,寫后議,久而久之,學生才會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有了寫作素材,學生才會產生強烈的寫作欲望,并享受到寫作成功的快樂。
關鍵詞: 作文教學 捕捉精彩片段 嘗試主題日記 范文引領寫作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寫作文始終是許多同學頭疼的事情,究竟該如何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呢?我在作文教學中,除了讓學生重視閱讀積累外,還進行了如下的嘗試。
一、捕捉精彩片段
孫紹振教授說:“作為學生,寫作對象的生活不是你所見的一切現象,而是被你的心靈同化了的,成為你心靈一部分的,和那些最精彩的體驗聯系在一起的東西。學生寫作文與其說貼近生活,還不如說貼近自我,貼近自己的感受最深的一點。”
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著精彩。孩子們在生活中對某個事物或景色等產生好奇心時,就會產生細致的觀察動機并付諸熱情的行動。他們會用智慧的眼睛,去探索生活中的奧秘;用敏感的心靈,去感受真實的世界,這正是寫作的大好時機。因此,我及時指導學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精彩片段,隨時寫下自己的觀察和體會。可以是一段話,也可以是幾段話。沒有嚴格的篇幅限制,貴在養成喜歡寫作的好習慣。學生逐漸克服了畏懼心理,寫片段讓他們輕松而快樂。例如:2010年冬天下了一場大雪。對孩子們來說,這可是個稀罕事兒。一大早,同學們就來到教室,嘰嘰喳喳地似一群快樂的小鳥,彼此興高采烈地談論著路上所見到的雪景。有的同學甚至干脆不進教室,在校園里盡情地踩著咯吱咯吱的雪,雙手迎接著片片雪花,完全陶醉在雪的快樂中了。見此情景,我放棄了講新課的打算,帶領孩子們來到操場,讓他們細細觀察雪中的美景,然后將自己的觀察和感受寫下來。因為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所以他們寫作熱情極高。有的寫了自己觀察到的情景:“一團團、一簇簇的雪,鋪天蓋地而來,天地之間白茫茫一片,看不清房屋,看不清樹木,看不清山頭,看見的只是重重疊疊扯碎的棉絮。那漫天沸沸揚揚的雪花,玲瓏剔透,潔白如玉;那婀娜秀逸的神韻,玉潔冰清的風采,深深打動著世界上每一個人,裝點著大自然的每一處角落。”有的寫了快樂的玩雪過程:“雪還未停,同學們就迫不及待地沖出教室,飛到操場上,在雪地里盡情地蹦啊、跳啊,那歡聲笑語把雪娃娃全吸引過來了——看哪,大家的頭發上、鼻尖上都開滿了歡樂的百合花。”還有的同學別出心裁,幻想自己來到了心中美麗的雪中王國暢游:“看啊!校園的小路上,光禿禿的樹枝上,高高低低的屋頂上,都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白絨被,簡直就是一個粉妝玉砌的世界!慢慢的,我仿佛也變成了其中的一片雪花,呼朋引伴地從遙遠的天空奔向大地母親的懷抱:我們依偎著麥苗,麥苗笑了;我們輕吻著樹根,樹根樂了;我們又來到小河邊,河水也舒展開了笑顏……”成功的寫作源于對精彩生活的觀察。可見,只要學生有了生活的體驗,就會產生強烈的寫作熱情,也就能樂于表達了。
二、嘗試主題日記
以前,每次寫日記時,我都不提任何要求,而是放手讓學生自由地寫。結果,許多學生寫出來的日記內容毫無意義,有的反復寫同一個內容,還有的日記盡是空話、廢話……這都嚴重束縛了作文水平的提高。于是我嘗試著讓學生寫主題日記。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每次寫日記前,我都和同學們一起確定一個寫作主題。例如:母親節,我讓學生寫自己是如何給媽媽過節的;黃金周,讓學生記錄自己游玩的見聞和感受;有時我讓學生認真觀察一種動植物,抓住它的生長規律,突出重點,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有時我布置同學們參加一次家庭勞動,然后把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寫下來……確立主題后,給他們提出具體的要求。這樣,有了生活中真實的體驗,他們就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比如有同學在觀察秋天的樹葉后這樣寫道:
秋天的樹葉
秋季,霜天紅葉。微風襲來,伴隨著“沙沙”聲,楓葉在風中起舞,飛落。這是它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僅僅是幾秒鐘,卻擁有了說不完的幸福與快樂。然而,在背后,它等了多少日夜。
銀杏樹葉,像是一把扇子,扇去所有的悲傷、痛苦與寂寞。卻把榮耀與夸獎,留給別人。
冬青樹葉,孤傲、堅強,渾身是銳利的刺齒,無人能敵。入骨的寒風與飛飛揚揚的鵝毛大雪,對冬青樹來說,算不了什么。它只是抖抖身子,繼續筆直挺拔地傲立著。因為,有著默默守護它的冬青樹葉。
山白蠟樹葉,一枝枝,一串串,不愿分離。像是純真的孩子,也像是團結的人群。正因為有了它們,山白蠟樹才更加充滿活力。
甜栗子樹葉,晶瑩翠綠。樹上結出甘甜的果實,甜栗子樹葉像母親一樣,為它遮擋暴雨的擊打,經受太陽的毒曬。惡劣的條件使它失去了原本美麗的面貌。它是如此偉大,而人們卻沒興趣欣賞落在樹下滿面焦黃的它。
秋季,在樹葉的舞動下,回眸一笑。
有了主題,同學們不再胡編亂造,不再無病呻吟、廢話連篇了,他們慢慢嘗到了寫主題日記的好處,這種表達的積極性就更高了。
三、范文引領寫作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明白這一點,我在教學中,時常從范文引路。學生動筆之前,給他們讀幾篇范文,既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又可以讓同齡人的作文大大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可以說是一舉兩得。我每每從他們臉上都感受到了發自內心的羨慕,而更多的則是躍躍欲試的決心。除了利用書上的名篇佳作引路之外,每次等同學們習作完成之后,我都會挑選班級中精彩的作文進行全班交流。比如有同學寫了一篇題為《愛的豆漿》的文章:
愛的豆漿
每天早晨,都是這樣。一杯熱燙的豆漿總是送到我冰涼的手中。每當這時,一縷慚愧便淡淡地掠過心頭,卻遲遲說不出口。
那天早晨,當那杯散發著親情的豆漿像往常一樣放入我手中時,我突然大叫起來:“哎呀,燙死我了!”媽媽急忙跑來,仔細地吹了又吹。我瞪了媽媽一眼:“哼,怎么也不注意點!”她看了看氣急敗壞的我,微微嘆了口氣,說:“你怎么還挑三揀四的呢。”我惱羞成怒,那杯豆漿,我執意沒喝。
現在想想,我真的內疚極了。每當那杯香氣撲鼻的豆漿送到我的手中時,我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我,就像一個暴躁的公主一樣享受著父母無盡的關懷。直到現在,我才品嘗出父母蘊藏在豆漿中深沉的愛。而我卻無端地向媽媽數次發火,又像流水般地在忽略、肆意踐踏父母對我的關愛。每當望著媽媽那雙充滿愛意的眼睛,到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我怎么能一直麻木,對待父母的愛,還總是把它當做無所謂,擁有時一點也不珍惜呢!
爸爸媽媽無限的愛與恩情,是永遠也報答不完的。我相信,風雨過后,我真正明白了父母親情所構建的彩虹!
我將這樣的好文章打印出來,同學們人手一份,我和同學們一起賞析——從小作者的語言到內容,再到文章的結構。大家各抒己見,既慷慨地表達了羨慕之情,堅定了自己成就美文的信心,同時又提出了中肯的建議。這是一場最精彩的全班作文大討論,同學們在交流中取長補短,相互激勵。一次又一次思想與思想的真實碰撞,更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同學們都真切地盼望著自己的作品多參加班級的交流,對他們而言,這已經成了一種榮耀。他們變得樂于動筆了,更多地嘗到了寫作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