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生的全面培養(yǎng)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長效性,是高校面臨的新課題。本文針對研究生群體的特點和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了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議和方法。
關鍵詞: 研究生 思想政治工作 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高等學校作為培養(yǎng)高層次、高素質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場所,文化傳播的源頭,是發(fā)展先進生產力、創(chuàng)造先進文化的重要源頭,研究生作為國家培養(yǎng)的高層次人才,是國家人力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人才強國戰(zhàn)略的重要力量。在研究生中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研究生道德修養(yǎng),加強研究生黨員的黨性鍛煉,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客觀需要。研究生作為高校科學研究的一支生力軍,視野開闊,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是優(yōu)秀學生中的代表。為他們指明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奮斗目標,奠定科學社會主義的人生觀、價值觀,讓正確的理論和思想武裝這一重要青年知識分子群體,對培養(yǎng)青年一代,做好青年一代的人才建設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1.研究生群體的特點
研究生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其學生來源、入學前接受教育狀況、思想形成、個性發(fā)展及求知愿望等,都有特點。
1.1生源的復雜性。
隨著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迅速發(fā)展,研究生生源組成日益復雜化。報考人員中,除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外,還包括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在職人員、下崗分流人員、待業(yè)人員等。這些考生來源不同,個人經歷不同,學歷層次、政治素質、知識結構不同,考試的動機和目的也多種多樣,加之研究生招生種類日益多樣化,管理模式、管理途徑和方法也表現為多樣化,都使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呈現出復雜性的特點。
1.2年齡的層次性。
根據年齡、社會經歷和培養(yǎng)類型的不同,研究生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一些年齡較大,有一定社會經驗的研究生。他們在思想上比較成熟,有明確的奮斗目標,自覺性較強,但在學習、工作中容易受到家庭、社會生活的干擾,學習精力、思想不能集中,對政治生活缺乏熱情等。二是在職和委托培養(yǎng)的研究生。他們學習目的性較強,但易于忽視社會活動,缺乏集體觀念和對時事的關心,表現為思想不積極、工作不主動、組織觀念淡薄、散漫等。三是一些年齡較小,從本科直接考入的研究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社會經驗,他們思想往往比較單純,看問題容易理想化,表現為思想不穩(wěn)定,容易出現偏激情緒和行為等。這些差異的存在使研究生中存在明顯的思想層次性差異,包括個人修養(yǎng)、政治素質差異等,從而也決定了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層次性。
1.3學習、科研、生活的分散性。
由于研究生各學科專業(yè)招生人數、學習、科研工作性質的限制,研究生的活動表現出明顯的分散性和獨立性。除在基礎課學習期間,有很少的一段時間相對集中外,大都因學科、研究方向、導師、培養(yǎng)方式的差異而進行分散性、獨立性的工作和學習,平時與思想政治工作者接觸較少,給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較大的困難。同時,研究生大都具有較強的獨立意識、較成熟的心理和行為,也給思政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難度。
2.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面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國際國內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國正處于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所引發(fā)的社會轉型期,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經歷了一場大的洗禮。在這一環(huán)境下,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
2.1注重專業(yè)研究和學習,政治學習淡化。
理想觀念上奉行實用主義,政治信仰淡化。由于受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特別是高校社會化后,部分學生入黨動機不純,以撈取既得利益為出發(fā)點,目光短淺,志向不高。有少數研究生覺得,進入了研究生學習階段,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專業(yè)學習上,其他不必考慮。為此,他們往往注重業(yè)務知識的學習,而忽視政治理論水平的提高。有的研究生可以夜以繼日地學習英語和專業(yè)知識,而對正常的政治學習表現冷淡。研究生教育指導思想上的偏差,使得不少研究生也忽視了自身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
2.2個人意識增強,集體意識弱化。
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為個體的自由發(fā)展提供了可能性,加上研究生本來獨立性較強,致使研究生群體意識薄弱,集體主義淡化。強調個體的多樣性而否認群體意識的統一性。甚至有些研究生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強調個體的自由發(fā)展到了不顧集體利益和損害他人利益的程度。這一問題在研究生黨員中間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2.3功利性增強,奉獻精神減弱。
2.4思政工作模式不盡合理,研究生參與程度不高。
許多高校研究生黨支部設置模式都存在著研究生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工作不能有效開展的問題,組織生活存在隨意性和不穩(wěn)定性,開展活動質量不高,活動對黨員缺乏吸引力,思想政治工作與科研工作脫節(jié)。
3.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價值層面上面臨著現實性挑戰(zhàn),開放環(huán)境的多維參照與比較、競爭環(huán)境的強烈激發(fā)與推動、信息環(huán)境的迅速流變與沖擊、網絡環(huán)境的多重影響與誘導都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多樣、多變、多重與復雜化、形象化、感性化的環(huán)境特征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滯后的矛盾。在目前的社會環(huán)境中,社會價值取向的褊狹與思想政治教育乏力的矛盾體現在教育流程的各個層面,例如,重物質輕精神、重科技輕道德、重個體輕集體、替代現象、金錢替代政治(錢權交易腐敗)、金錢替代學術(錢學交易腐敗)、金錢替代道德(錢德交易腐敗)等。從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高度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3.1融思想政治教育于專業(yè)教育中。
尋求研究生專業(yè)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點,將更加有利于將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實處。專業(yè)技能的訓練和培養(yǎng)是每一個研究生都必須具備的最基礎的能力,而良好的學術道德則不是每一個研究生都能夠意識到并具備的。
3.2融思想政治教育于人文教育中。
目前研究生教育大都注重專業(yè)知識教育,綜合能力不足已成為普遍現象。現代社會,單純具有專業(yè)知識已不具備競爭優(yōu)勢,因此對他們進行以人文精神教育為基礎的綜合素質教育不僅是人才發(fā)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時代對高層次人才的要求,更是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基礎。因此,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應尋找多種方式實現與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結合。
目前的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還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只有以馬列主義、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樹立全新的“和諧教育”理念,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方法與途徑,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才能始終保持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機與活力,常抓常新,達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偉,彭彬,胡承孝.教育質量視閾下高校研究生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9,11,(04):401-405.
[2]李巖松.研究型大學研究生事務管理模式的構建[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0,(06):148-151.
[3]耿有權.研究生培養(yǎng)機制改革中的理念嬗變與制度優(yōu)化[J].現代教育管理,2010,(03):71-75.
項目來源:新時期影響高校安全穩(wěn)定的因素及其發(fā)生路徑研究,廣東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課題;利用科研平臺促進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研究,華南農業(yè)大學教改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