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各級政府、社會和高校關注和重視大學生就業工作,多方位進行了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當前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育內容不完善、教學方法手段落后、工作隊伍結構不合理、實踐探索不夠等問題。本文從完善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創新教育方法、拓展教育載體、加強工作隊伍建設等四個方面分析了增強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途徑。
關鍵詞: 多途徑 就業思想政治教育 實效性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問題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大學生能不能充分就業,關系到他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關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2009年教育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加強普通高校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教思政廳﹝2009﹞1號),明確提出:“要充分做好當前形勢下高校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導和促進學生就業中的積極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重要保證。加強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就業工作的成效,有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一、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1.提高了對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
當前,我國為應對金融危機和高校畢業生規模不斷擴大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各級政府、社會和高校都十分關注和重視大學生就業工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和措施,引導、幫助大學生及時充分就業。高校建立了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和就業工作長效機制,并將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學校整個培養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大了大學生就業思想教育工作的力度。高校還專門設立了大學生就業指導部門,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程,加大經費和硬件設施的投入,有力保障了大學生就業思想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2.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越來越多的高校在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中,把關注學生、了解學生、發展學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首先,廣泛開展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的教育。幫助大學生認清國際和國內的就業形勢,了解國家和地方的最新就業政策,引導學生讀懂政策用好政策。其次,在就業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信息服務。結合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各高校安排專人收集單位用人需求及崗位需求信息,幫助學生抓住就業機會。最后,加強了大學生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各高校針對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能給予及時的關懷和支持。特別是幫助畢業生保持健康的就業心態,克服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心理問題,緩解就業心理壓力。
3.多方面開展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為了能夠提高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一些高校積極采取措施,多方位進行了探索。一是通過團組織生活會、班會、畢業生座談會等,教育學生樹立艱苦奮斗精神,從基層做起,建功立業;二是邀請基層和邊遠地區的優秀校友回校暢談經驗,增強畢業生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榮譽感和自豪感;三是通過利用校園傳播媒介的作用,發布國家政策和需求信息,使畢業生及時了解就業政策和就業信息,引導學生不斷調整就業期望值和做好就業準備;四是創造性地開展形式新穎的教育活動,如畢業典禮、畢業宣誓等,在幫助學生提高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誠信意識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完善。
一是內容滯后。一些高校在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上“以不變應萬變”,對大學生普遍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特別是關系到大學生就業的相關內容,不主動采取措施予以積極回應,不能讓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滯后于學生就業心理的發展變化;二是內容偏重就業實務。雖然一些高校重視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但在內容上大多偏重指導學生如何寫自薦書,如何應對面試、就業信息收集等就業實務,沒有認識到就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長期性的系統工程,沒有從職業觀、擇業心理、擇業價值取向等方面分步驟、分階段地全方位教育和指導;三是偏重理論性知識。在進行就業思想政治教育時,一些教師習慣照搬教材,喜歡從概念到概念,從理論到理論,沒有調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不能根據學生實際進行針對性的就業思想政治教育。
2.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方法落后。
首先,大學生思想多元化而就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單一。隨著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就業形式的多樣化,學生的價值取向日益多元化。而對大學生的就業思想教育年年搞,年年都是老套套,內容貧乏,形式單調,往往是上幾節就業指導課,開幾場座談會、報告會,多采用集體教育的方式,不能做到個性化地指導,收效甚微;其次,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落后于時代的發展。當代大學生對利用互聯網、多媒體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應用于就業思想教育方法更感興趣,傳統正規的授課方法已不能滿足大學生獲取相關就業信息、就業政策,培養職業觀、就業觀、擇業觀的需要。
3.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結構不合理。
一是結構不合理。一些高校從事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師,大多是從學生隊伍中或其他部門抽調的,他們知識結構單一,適應不了形勢的發展。二是綜合素質偏低。有些就業思想政治教育者對就業政策理解不透徹,對學生詢問的問題無法解答,不能解決學生在就業政策上的疑惑。有些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系統的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知識的專門訓練,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系統學習,在工作上時受到限制。三是缺乏穩定性。由于高校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并未全面實現專業化、專職化,突出存在思想不穩定、用心不專一、流動性大等現象,影響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學化進程。
4.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探索不夠。
近年來,高校開始認識到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步完善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運行機制。但在如何融入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如何更好地使思想政治教育各構成要素有機協調發展,使思想政治教育機制有效運行,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得到有效創新,使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不斷改善和優化等實踐操作問題,大多數高校還正處在探索中。目前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還處于初始階段,實踐經驗積累少,不能為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發揮提供具體操作的指導。
三、多途徑提高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1.完善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一是加強就業形勢教育。積極宣傳國家和各地區的就業政策,回應學生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就業形勢,充分做好面對現實、面對困難的思想準備;二是加強擇業觀教育。通過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引導大學生自覺遵守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進而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三是加強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加強大學生心理調適方法和技能的培養,幫助大學生發展健康心理,理性分析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消除一些因就業受挫而引發的心理失衡問題;四是加強大學生的公民道德與職業道德教育。廣泛開展公民道德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通過誠實守信教育、遵紀守法教育、合作意識教育等來培養大學生恪盡職守、愛崗敬業、樂于奉獻、踏實負責的工作態度與職業道德。
2.創新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是探索各種方法的有機結合。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繼承傳統的基本方法,更要不斷創新,可以采用將日常教育與畢業教育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輔導相結合;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群體教育和個性化指導相結合這幾種方法來進行。
二是建立全程化生涯輔導。“全程化生涯輔導”即從新生入學開始至畢業離校時止,貫穿大學生在校學習的全過程,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特點和需求,分階段、分步驟、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服務,并制定為實現就業目標的可行性方案。高校要結合就業思想政治教育,深入開展職業規劃教育,幫助學生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為求職就業做好準備。
三是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網絡技術、對媒體技術在就業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互動性及靈活性。要發揮其在收集、積累、傳播教育內容上的優勢,解決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把多媒體有效地運用到課堂及其他就業教育實踐活動中,在學生思想素質得到全面提高的同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拓展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
加強思想政治網絡化,建立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調研網絡和信息網絡,把其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唱響主旋律,積極引導網上輿論,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蝕和誘惑。開設網上就業論壇、電子信箱、就業熱線服務,通過MSN、QQ群建立群聊機制,及時發現大學生在就業中出現的問題,并對其加以疏導和教育。注重傳統媒體的發展與創新,包括校園廣播電臺、櫥窗、閱報欄、板墻報,以及各種標語、條幅等宣傳載體。加強社會實踐基地建設,逐步建立完善社會實踐的長效機制,探索社會實踐與專業學習、服務社會、勤工助學、擇業就業、創新創業相結合的具體活動,真正使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受教育、長才干。加強學生社團載體建設,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有效平臺和舞臺,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加強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
建立一支由“兩課”教師、專任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專職院系書記和就業主管人員組成的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隊伍,輔以專業教師、外來專家和學者,充分發揮各自在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中的優勢;提高就業思想政治教育者綜合素質,牢固掌握馬克思主義基礎知識,掌握扎實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知識,以及教育學、心理學、就業指導、倫理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科學地分析和認識大學生就業中出現的思想和行為問題,有效幫助大學生解決就業中的思想困惑;提高就業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能力素質,加強對就業指導理論的學習,掌握大學生就業管理業務、大學生就業教育方法、大學生就業專業基礎知識等;提高就業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服務意識,從大學生的就業需要出發,深入課堂、寢室,了解大學生思想觀念變化實際,及時幫助大學生解決遇到的各種困惑和問題。
參考文獻:
[1]代洪甫.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構成及提高對策[J].人才資源開發,2009,(1).
[2]曾湘泉,牛玲.大學生就業能力與就業戰略[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9,(4).
[3]丁靜.大學生就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8,(33).
[4]高凡茜.大學生就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8,(3).
[5]夏金元.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J].遼寧教育研究,2007,(5).
課題項目:本文系安徽科技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項教學研究課題“加強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szjy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