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濤
摘要:本文以建筑智能化系統為研究對象,針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文章首先介紹了智能建筑的現狀,在對智能建筑自動化系統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的基礎之上,詳細闡述了智能建筑自動化系統的組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建筑智能化系統建設提供一些借鑒,同時對于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也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智能建筑;自動化系統;問題研究
一、智能建筑的現狀
智能建筑從發達國家傳入我國大約十幾年的時間里,國內在這方面有了蓬勃的發展,許多具有智能化的建筑開始出現。我國智能建筑處于起步階段,為使我國智能建筑技術得到發展,國家在技術推廣、政策制定及產品國產化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集成化的建筑自動化系統(BAS)國內還沒有產品,國內市場幾乎被外國產品覆蓋。目前國外可實現全面實時監控管理的建筑自動化系統(BAS)基本上是分層結構模式,端點控制設備均為可編程模塊化控制器”。
在我國,智能建筑剛剛起步,與國外相比差距很大。智能建筑中的各種自動化設備均以引進為主,有待形成我國自己的智能建筑系統,逐步縮小差距。現在我國應把引進的技術消化吸收,有所創造,逐步實現國產化。從速制定相關的國家標準,對智能建筑進行研究,促進這一領域的全面發展。加速人才培養,智能建筑是多種高技術相互滲透的產物,要求設計、安裝、運行管理人員具備相應的高技術知識與技能,除加強培訓、提高素質外,基點應放在培養高級專業人才上,逐步形成一支專業技術隊伍。
二、智能建筑自動化系統(BAS)的發展
目前,如何對建筑能耗進行優化管理,實現建筑節能,已成為智能建筑自動化系統發展中備受矚目的熱點。智能建筑自動化系統的發展方向呈以下兩個特點:
1、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向“開放式”發展
與過去制造商標榜獨家提供“封閉式”系統來吸引顧客相反,今天,已出現了有趣的向“開放式”系統發展的動向,提供智能系統的主要制造商都已涉足為其產品制定一個公共標準的工作,以增強相互之間產品的互操作性,實現產品互連,真正組成一個“開放式”的系統,以利于整座建筑物內自動化監控系統的維護、擴展、更新和原有工程的升級改造。
2、“智能”模糊控制
模糊集合論近年發展很快,廣泛用于信息處理、自適應控制領域。自組織模糊控制器具有自學習、自適應能力,能在運行過程中自動修改、調整和完善,使系統達到十分滿意的運行效果。現已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智能建筑的控制系統中。如空調控制、照明控制等,由此組成的智能結構的控制目標為將能量消耗控制到最小限度的同時,使用戶獲得最大限度的“舒適”。
三、智能建筑自動化系統的組成
一般來說,智能建筑自動化系統由三個部分縫成:能源管理和控制系統;建筑安防系統;生命支持系統。
1、能源管理和控制系統
能源成本占據整個建筑物運作費用的大部分。優化的能源管理模式,為智能建筑系統運作過程節省運行費用、降低能耗指標提供了個最直接的方法。智能建筑設施的機械、電力、給排水、通風和室調系統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決定了為其用戶提供舒適的環境的條件和能力。能源管理和控制系統所提供的在眾多的功能中,最重要的是以下幾個功能:
監測功能:監視各設備的運行狀態、關鍵部位的溫濕度、管道(容器)的壓力和流量等。控制功能:設備可以按預先設志的程序自動的開啟或關閉;同時,根據檢測到的參數,盡量在節約能量消耗前提下,優化控制負荷和時間循環。圖像功能:采用CRT系統直觀的顯示所有控制和監測區域的參數。警報功能:系統的關鍵控制點和警報系統聯系起來。當設備或所監測區域異常時,可迅速發出警報,并自動采取控制措施。記錄功能:對所有的監測參數、狀態、系統運行時間、警報等均自動記錄保存,通過統計和分析。
2、智能建筑安防系統
安防系統在傳統的設計中已經使用相當一段時間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將它們與建筑控制系統充分的融為一體,成為建筑控制系統中的一員。對智能建筑自動安防系統可描述如下:安防系統通過監測與之相連的安防傳感器可提供三種形式的保護,即周邊保護、區域保護、物體保護。這些設施的設置使得被授權人得以通過受控制的建筑或限制區域的入口。這些人可以通過使用指紋、感應卡或其它身份鑒別設備被確認。系統可基于這一點開啟適當的入口,允許人們進出被限制的區域,同時,系統自動記錄下名稱和時間,以備后查。對于“非法侵入”,系統不僅可以提供打印報告和可視的侵入顯示,而且可啟動整個建筑的彩色圖像監視器系統的監控程序。
為防止各種偷盜和暴力事件,在智能建筑中安裝安防系統是十分必要的。根據防衛:工作的性質,安防系統(SAS,Security Automation System)包括如下幾個部分:出入口控制系統,防盜報警系統,閉路電視監視系統,保安人員巡邏管理系統等。
3、生命支持系統
生命支持系統包含連續電源供給、通排風系統和自動消防系統等。一旦配置完成開始使用,它必須保證良好的連續的運作。當這一系統與建筑信息網絡捆綁在一起時,它必須提供能量和環境條件等,以保證建筑信息系統的連續不斷的工作,保證人員的安全和設備的正常使用。當遇到突發事件時,能自動采取緊急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生命支持系統在智能建筑中重要部分為消防報警系統。它是建筑自動化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動作既能通過建筑物中智能系統的綜合網絡結構實現,又可以在完全擺脫其它系統或網絡的情況下獨立工作。
消防報警系統主要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消防聯動控制系統兩部分組成。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要在火災發生的初期就能及時測知,并準確指出火警位置,同時。對于吸煙等其它原因造成的局部發煙。高溫和發光又不出現誤報,火災狀況可以通過煙感、溫感、光感和氣體成分的變化來監測,多種物理量又由不同類型的傳感器來控制探測。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通常由火災探測器、區域報警控制器和集中報警控制器以及聯動控制裝置等組成。探測器對火災進行有效探測,控制器進行火災信息處理和報警控制,聯動控制裝置實施消防控制和滅火操作消防聯動控制系統包括對防火門、防火卷簾和防火閥的控制,排煙和正壓送颯的控制,消防水泵,噴淋水泵的控制,自動噴灑滅火裝置的控制,疏散廣播,警鈴控制及電梯扶梯控制等。這些消防裝置中有些與它直接相關的感溫或感煙裝置連接,當出現火災信號后,自動動作。此時計算機控制系統應能及時測出這些動作,并控制相關設備與其協調工作。其它消防裝置則是由值班人員手動控制或由計算機系統自動控制,在火災時產生要求的動作。在火災誤報率較高的情況下,除了使用計算機系統根據報警信息啟動自動噴灑裝置外,還需要值班人員根據報警信息予以確認后,才能啟動這些消防設備,相當多的消防設備還與其它建筑設備有關,如正壓送風排煙、電梯扶梯等。這些設備在正常情況下需要由BAS控制管理,按照某種運行模式運行,火災時,轉換到消防模式。此時,消防系統通過BAS內空調、電梯扶梯的控制系統發出向消防模式轉換的命令,通過這些設備自己的控制系統來實現相應的消防動作。
參考文獻
[1]楊紹胤.智能建筑原理、規劃和設計[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5—22
[2] 施鑒諾.智能建筑中空調節能任重道遠[J],智能建筑,2010(7):21—29
[3] 胡崇岳.智能建筑自動化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12—18
[4] 徐超漢.智能大廈樓宇自動化系統設計方法[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22—45
[5] 王志華.智能建筑自動化系統的發展趨勢分析[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2010(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