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張紅霞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熱工基礎》課程中的實踐與思考
河北 張紅霞
本文介紹了“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熱工基礎》課程水蒸汽與蒸汽動力循環單元教學中的應用情況及教學效果,給出了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幾點建議。
任務驅動教學法;熱工基礎;實踐;思考
《熱工基礎》是一門專業基礎課程,理論性較強,學生普遍感覺學習難度大。已有一些教師對《熱工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了研討,但教學模式仍然主要是傳統的傳遞——接受式[1]~[3],致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較差,往往教學效果不太好。如何克服上述弊端,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筆者在課程教學中進行了“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嘗試。
在當今職業教育中普遍應用的行動導向教學法,按照復雜程度,分為實驗導向、問題導向和項目導向三個層次[4]。根據《熱工基礎》的課程性質,可以采用“問題導向”[5],但這里的問題不應僅針對一個知識點的簡單問題,而應是針對一個知識點集合構成的知識單元的綜合問題。將綜合問題轉化為“學習任務”,把學生導入“任務驅動”教學法中進行學習。
學生通過團隊合作共同學習水蒸汽與蒸汽動力裝置循環的知識,會核算循環的熱效率,并掌握水蒸汽的發生、狀態參數的查取和主要熱力過程,蒸汽動力裝置循環及提高循環熱效率的措施等知識。
從教學目標出發,設計盡可能多地涵蓋上述知識的學習任務,確定了朗肯循環和再熱循環的熱效率核算兩個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