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華,鄧淑風,王 沛,馮俊賢,趙美玲,王 紅,趙亞樸,李 強
(白求恩軍醫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81)
衛生士官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教學思路探索
楊新華,鄧淑風,王 沛,馮俊賢,趙美玲,王 紅,趙亞樸,李 強
(白求恩軍醫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81)
衛生士官;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教學思路
為適應21世紀軍隊醫學院校教學改革,我們基礎部病原教研室積極響應學院精品課程建設的要求,擬定了建設規劃,從教材建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本課程主要特色等方面進行了建設和完善,取得初步效果[1]。我們在衛生士官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課程教學中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探索與新形勢相適應的教學思路。我們認為在當前形勢下衛生士官教學要切實做到“基本理論零冗余、基本技能過飽和”,要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無論在教學內容還是在教學方法上都應當作出相應調整,才能適應信息化條件下衛勤保障需要。
衛生士官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信息化條件下衛勤保障需要,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術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綜合素質,德、智、軍、體全面發展,部隊基層“用得上、信得過、留得住”的衛生士官人才。通過學習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課程,要掌握扎實的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基本理論和無菌操作原理及方法;了解感染與疾病、感染與免疫、免疫與疾病康復的關系,形成合理的專業知識結構;加強信息能力、心智能力、行為能力、社會能力等的培養,提高思想素質、心理素質;成為適應醫學模式轉變、適應現代人類健康需要、適應部隊衛生工作需要的實用型、應用型衛生士官人才。因此,對衛生士官來講,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是一門必修基礎課程,掌握其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對實現衛生士官人才培養目標至關重要。
根據新形勢對人才的需求,在全面了解專業課程相關內容基礎上,以人才培養目標為指導設計課程教學思路,根據不同教學內容設計不同課型展開教學。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課程教學不僅是為后繼其他醫學基礎課程、臨床醫學課程的學習打基礎,還與素質教育、創新能力培養相融合,將科學精神與人文素質相融合。將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結合起來,貫穿課程教學始終。教學重點是培養衛生士官學員學會自我獲取知識、獨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理論教學中,突出實用性,減少純理論及機理方面的內容;實驗教學中,以培養無菌觀念、掌握常見病原生物特點、了解免疫學預防和診斷為目標,設計實驗課內容。通過本課程教學,培養出實用性型的創新性的衛生士官。
教學過程設計:(1)教學內容的更新與優化。根據衛生士官的職業需求,適當擴展免疫學知識,如增補和擴展細胞因子及應用、抗感染免疫、免疫制劑的臨床應用等內容。適量加強病原生物學總論內容,減少各論內容;各論部分突出基層部隊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原體教學內容。(2)合理的教學學時安排。(3)豐富、完善的教學手段。(4)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力度。
衛生士官學員基礎扎實、學習勤奮、思維活躍、接受知識能力強,但習慣于以前的被動學習方法,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較差。針對這種情況,在課程教學中要重視學員的智力開發和能力培養,重視學員個性發展,充分發揮學員優勢,根據學員特點,尋找適宜學員的學習方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員在講課前應認真備課,首先要備教學內容,以傳授基本知識、培養學員綜合素質為原則,教學內容力求精簡,主要是基礎性、原理性、關鍵性知識,做到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其次是備學員,即掌握聽課對象特點,包括其知識結構、相關課程掌握情況以及學習本門課程時存在的問題。將精力主要傾注在如何啟迪和發展學員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潛力上,如培養學員運用基礎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利用基本原理分析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自己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理論聯系實際。這樣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激發了學員興趣,刺激他們的求知欲望。再次就是提高學員的創新思維能力。現代的衛生士官學員,不滿足于聽懂或學會書本知識,而是有更高層次的需求,如查閱資料、博采眾長、獲取信息,不斷擴大知識領域,改善知識結構的自學能力等。教員有責任改變學員在學習中的被動地位,特別是在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啟發式、學導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給學員留出更多自由討論的空間和時間,以得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要造就適應21世紀信息化條件下衛勤保障需要的優秀衛生士官人才,就必須在教學內容、教學組織(環境)、教學評價中重視和加強衛生士官的人文素質教育。人文素質教育是樹立遠大理想的基礎,是激發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的催化劑。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切入點,在提高人才的整體素質中具有重要的基礎地位和作用。注意開發醫學專業課程中的人文素質教育資源,將人文素質教育滲透于專業課程教學中。通過對醫學前輩追求真理、獻身科學的感人事跡及白求恩精神,學習優秀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傷病員服務的高尚品德。教員的敬業精神、學術水平、儀態風貌、個性特點等,也會對學員產生一定影響,利用情感因素進行以情施教、以情優教,緩解緊張的學習氣氛,改善師生關系,增強學習動力,促進和完善個性發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知識的和諧發展。培養學員在尊重科學基礎上,不怕臟、不怕累的精神,把思想品德教育,心理素質訓練,職業道德、吃苦耐勞、獻身醫學事業的精神培養等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深化衛生士官學員教學改革關鍵在教員,注重教員教育思想和觀念的不斷更新,在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課程教學設計、教學方法、人文素質教育中大膽探索,培養學員動手能力、協調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既是衛生士官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將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探索,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參考文獻:[1]楊新華,王沛.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精品課程建設[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7):15~16.
G420
B
1671-1246(2011)23-00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