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海洪 王曦
摘要:在對物流園區選址的影響因素分析的基礎上,對物流園區選址的常用優化方法進行綜述,分析各個評價方法的優缺點,然后將這些單一的評價方法進行綜合應用,來規避單一評價方法的缺點。
關鍵詞:物流園區選址;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神經網絡評價法;灰色綜合評價法
Applied research of optimization methods in Logistics park site selection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sizing the influence factors,we summarized the often used optimization methods in logistics park site selection. We analysized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these methods. At last, to prevent the shortcoming of using single method, we considered give a full play to some methods.
Keyword: Logistics park site selec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mproved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Gre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1.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物流的需求日趨明顯,人們逐漸認識到物流的重要性。近年國家把物流業列為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之一,并且在物流業的規劃提綱中明確提出物流園區工程作為重點發展的九大工程之一,于是各地紛紛興建物流園區來滿足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求。由于建設物流園區占地規模和投資較大,資金回收期長,對城市的環境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物流園區的選址建設需要科學的論證和系統的規劃。
2.物流園區選址的重要性及影響因素
2.1 物流園區選址的重要性
物流園區(logistics park)是在物流作業集中的地區,在幾種運輸方式銜接地,將多種物流設施和不同類型的物流企業在空間上集中布局的場所,也是一個有一定規模的和具有多種服務功能的物流企業的集結點。物流園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黨中央和國務院把流通現代化改造和現代物流業發展提到了國家經濟發展戰略規劃和重要應對措施的戰略高度。
(2)物流業正日益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由此可見物流業將會在未來的中國經濟發展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物流園區在我國物流業發展中是一大薄弱環節,因地制宜地加強物流園區的規劃建設,是發展現代物流的關鍵.
(3)目前物流園區的建設也被提到了物流產業發展的戰略高度,也是社會化開放型高效物流體系的重要體現。
對于一個城市或區域,物流園區有助于城市產業功能和城市發展空間結構的合理規劃和布局,提高了城市競爭力以及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因此物流園區的選址就顯得格外重要。
2.2 物流園區選址的影響因素
由于物流園區規模龐大,綜合考慮已有的物流園區選址方案評價指標體系,影響物流園區選址的主要因素可概括為社會效益、技術效益和經濟效益三個主要方面。
(1)社會效益。物流園區選址要綜合考慮以下社會效益:①自然環境的條件是否適合選擇作為物流園區的最終建設地點;②要考慮是否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③盡可能減輕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④能夠較好地緩解對城市交通的壓力;⑤要盡量減少對大氣的污染。
從社會效益來看,物流園區選址首先要考慮對城市交通的影響,然后依次是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對城市居民影響、自然環境條件和大氣污染程度。
(2)技術效益。物流園區選址要綜合考慮以下技術效益:①功能的完備程度;②功能的可靠程度;③多式聯運協調程度;④距離交通主干道的遠近;⑤與運輸樞紐的關系。
從技術效益來看,功能的完備程度最為重要,然后依次是功能的可靠程度、距離貨運樞紐的遠近、距離交通主干道的遠近。
(3)經濟效益。物流園區選址要考慮以下經濟效益:①與消費市場的距離;②與工商企業的聯系的緊密程度;③投資收益率;④運輸成本;⑤土地價格;⑥對區域經濟的貢獻。
從經濟效益來看首先要考慮與周圍企業聯系的緊密程度最為重要,然后依次是離消費市場的距離、對區域經濟的貢獻。
從物流園區選址的因素來看,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技術效益是同等重要的。物流園區選址時應貫徹節約用地,充分利用國土資源的原則。此外,物流園區的布局還要兼顧區域和城市規劃用地的其他要求。物流園區的選址需要考慮保護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等因素,盡可能降低對城市生活的干擾。對于大型轉運樞紐,應適當設置在遠離市中心區的地方,使得大城市交通環境狀況能夠得到改善,城市的生態建設得到維持和改進。
3.物流園區選址常用的方法
物流園區選址問題是一個典型的多目標規劃問題,單純的定性、定量方法都難以滿足要求,所以綜合評價方法在實踐中廣泛。這些方法都具有不同的理論基礎和使用范圍,各有優劣處,在使用中要綜合考慮,進行科學論證,最終尋找到最優的備選方案。在此主要介紹幾種常用的選址方法,如層次分析法、神經網絡評價方法、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灰色綜合評價法等。在實際應用中我們要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評價備選的地址方案,最后得出科學、可靠、可行、合理的最優地址方案。
3.1 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是由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T·L·saaty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提出的。層次分析法是將決策總是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
應用AHP方法來解決物流園區選址決策問題一般有5個步驟,具體為:(1)明確問題:選址最優的物流園區地址。(2)建立層次結構:利用專家評價法得出關鍵評價指標,并獎勵目標與元素之間的層次結構。(3)建造判斷矩陣:對每一個層次各個準則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并給出判斷。這些判斷用數值表示出來,寫成矩陣,即所謂的判斷矩陣。(4)層次單排序:針對每一個準則給出各個備選的物流園區的評價值,構成一個備選物流園區對每個準則的判斷矩陣,并求出其相應的權值。(5)層次總排序:計算每個備選物流園區的綜合權重值,根據權值作為選擇物流園區的依據。
優點:層次分析道理簡明、步驟精煉、計算并不復雜,另外層次分析法的出現給決策者解決那些難以定量描述的決策問題帶來了極大方便,它對數據的要求度不高,可以解決無法定量的因素,所以在廣泛的科學和實際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層次分析法能夠充分利用決策者的經驗,將各種知識體現在評價過程之中,對數據的依賴程度較低,評價成本相對較低。
缺點:層次分析法理論上可以將各種選址目標納入指標體系,但由于該方法較為依賴決策者的經驗、知識等,在目標設置和指標選取時,容易導致混亂和偏差。而且通過專家評價獲取權重矩陣往往耗時太長,容易造成延誤。
3.2 神經網絡的評價方法
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NeuralNetworks,簡寫為ANNs)也簡稱為神經網絡(NNs)或稱作連接模型(ConnectionistModel),它是一種模范動物神經網絡行為特征,進行分布式并行信息處理的算法數學模型。這種網絡依靠系統的復雜程度,通過調整內部大量節點之間相互連接的關系,從而達到處理信息的目的。
應用神經網絡的評價方法來解決物流園區選址決策問題一般有5個步驟,具體為:(1)模型設計:①輸入層結點的選擇;②隱含層結點的選擇;③輸出層結點的選擇;(2)物流園區的神經網絡模型的仿真:①采用計算機軟件工具;②神經網絡模型的訓練與計算;(3)根據仿真結果進行比較得出最優方案。
優點:神經網絡能模仿人腦思維,具有大規模并行分布處理、自組織、自適應、自學習、記憶存儲等獨特的優良性能,能解決物流園選址規劃中大量的非結構、半結構化、結構化的問題。
缺點:神經網絡難以被訓練以獲取足夠的知識,或會導致不能識別以前沒有的樣本,且容錯性差。神經網絡的學習時間長,使神經網絡的泛化能力降低。
3.3 模糊綜合評價
模糊綜合評價法是一種基于模糊數學的綜合評標方法。該綜合評價法根據模糊數學的隸屬度理論把定性評價轉化為定量評價,即用模糊數學對受到多種因素制約的事物或對象做出一個總體的評價。它具有結果清晰,系統性強的特點,能較好地解決模糊的、難以量化的問題,適合各種非確定性問題的解決。模糊綜合評價是應用模糊變換原理,考慮與評價對象相關的各種因素,對其所作的綜合評價。
應用模糊綜合評價法來解決物流園區選址決策問題一般有5個步驟,具體為:(1)確定模糊綜合評價因素集,元素集U;(2)建立綜合評價集,評判集V;(3)進行單一模糊判斷,并求得判斷矩陣,模糊評價矩陣R;(4)建立評判模型,進行綜合判斷;(5)評判指標處理,計算最終排序結果。
優點:模糊綜合評價法在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時可以分層次,對各類非定量因素予以量化,各種決策目標基本都可以納入綜合考慮之中。模糊綜合評價法具有層次分析法將難以處理的定性指標量化分析的優點,又能夠囊括眾多評價目標使得評價結果更全面可信。
缺點:模糊綜合評價法利用關聯分析較好解決了排序過程中的主觀干預問題,但在最有指標集合指標權重的賦值上仍然需要依靠決策者的主觀判斷。模糊綜合評價法在構建多層評價體系時需要決策者擁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對需處理的問題有深入的認識,所以剛方法比較復雜。
3.4 灰色綜合評價法
灰色綜合評價法是一種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法,具有計算量小、信息不易丟失、可操作性強等特點,這種方法可以較好地解決評價指標難以準確量化和統計的問題,在信息部完備的情況下,能夠實現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評價和等級水平的排序。
應用灰色綜合評價方法來解決物流園區選址決策問題一般有5個步驟,具體為:(1)確定評價指標集。(2)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3)確定評價指標的評分標準;(4)打分評價(5)確定評價灰類。(6)計算灰色評價權數;(7)綜合評價。
優點:灰色綜合評價法只需少量信息即可操作,可省卻大量收集信息的成本,該方法的基礎步驟并不復雜,計算過程相對簡單,所以簡易性較好。
缺點:灰色綜合評價法在處理多目標決策問題時,如果指標選取過多,關聯度分析無法體現所有方案的有效信息量,在評價一些非量化指標時會出現一些偏差。
物流園區選址還有很多方法,在此就不一一列舉。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單一的評價方法都存在自己的不足,但都有各自的適應范圍和側重點,不同的決策者選擇不同的評價方法,得出的結論也不一致,使決策難度增加。
由于影響物流園區選址的因素較多以及專家的知識水平和認識能力不同,在評價過程中未必能準確獲取所有數據,存在信息不完全,難以克服客觀與主觀的均衡,無法實現利益最優化原則。
現在有很多學者將這些單一的方法結合起來,取得了較好地效果,列舉如下:
4.結論
選擇物流園區地址時,需要從整體上進行平衡和分析,既考慮宏觀又兼顧微觀,最終加以確定。我們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利用文中提到的單一評價方法的優勢,規避其不足,將這些評價方法結合使用,可以得到更加精確、準確的最優化方案。以運輸距離最短或成本最低等因素為基本原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選取地址。
參考文獻
[1]丁立言,張鐸.物流系統工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2]凌春雨,張得志,李雙艷.改進灰色關聯分析法在物流園區選址中的應用[J].2005
[3]王之泰.現代物流學[M].中國物資出版社,1995.
[4]李化.層次分析法在無力園區選址中的應用[J].
[5]季丹,郭政.物流園區選址綜合評價方法比較研究[J].
[6]史媛,楊茂盛.機遇灰色綜合評價方法的物流園區選址研究[J].
[7]潘文安.物流園區規劃與設計[M].中國物資出版社,2005.
[8]劉磊,鄭國華等.基于粗糙集理論與德爾菲法相結合的物流園區選址研究[J].
[9]井穎.物流園選址問題分析,中國物流與采購,2010,(6):74-7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