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合乎現代教育規律,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即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也能讓學生體會到探究知識的樂趣,充分發揮師生“雙主體”的共同作用,從而提高并長期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關鍵詞:學生;化學教學;自學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要將學生培養成為自主學習者,使之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與意義。為了培養學生化學學科的自學能力,我們在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上作了有效的嘗試。
一、 自學的意義
我國古代就有“學貴自得” “學貴自化”的說法。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出版《學會生存》一書也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隨著科技的發展,知識的加速膨脹,人們需要不斷學習,更新知識,才能跟上科學技術的發展,適應工作的需要。這就要求每個人要終身學習。要實現終身學習,必須要學會學習,所以現代教育更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要教學生“會學”。
自學是一種重要的認知方式,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手段。但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下,自學是不被列入教學范疇的。這是由于在行為主義理論指導下,教學被視為是對學生給予刺激、施加影響的行為。只有在建構主義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人們才普遍認識到,學習是基于認知主體主動獲取的心理活動。因此,新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化學學習應建立在學生的主觀意愿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應改變“師講生受”的傳統教學方法,提倡交互的、對話的學習。
二、 化學教學中自學能力培養的探索
1. 激發興趣,培養愛學
自學的前提是需要學生具有興趣和探求的欲望,因此引入新課的方法十分重要。教師必須具有強烈的創設問題情境意識,把握具體操作手段,微格導學,引路點化,把“戲”留給學生“唱”。通過精心創設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展開自學奠定了基礎。
現實的、有趣的、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容易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愿望。我們教學時要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生動有趣的、有利于學生探索的事物,創設鮮明的問題情境作為素材,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如家中的食鹽為什么會變潮?鐵鍋為什么會生銹?為什么有些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飲用?為什么鋼筆使用兩種不同類型的墨水易發生堵塞?還可以從新聞入手,挖掘新聞中蘊涵的化學知識,設置生活情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挖掘潛力,求得樂學
教師要使學生成為化學課的“樂之者”,凡是學生已理解和能看懂的內容都不必再講,留給學生自學。講必須精,要歸納總結,補充學生自學沒有學到的東西。學生自學得到的知識往往是零散的,沒有系統化。如在膠體(見下圖)的學習中,學生自學,知道了膠體的一些性質:丁達爾效應、布朗運動、電泳、膠體的聚沉。同時也能運用膠體的性質解決一些現象,如豆漿里放入鹽鹵或石膏為什么可制成豆腐?為什么河流入海處易形成三角洲?為什么墨水瓶的包裝上常有“勿與他種墨水混合”的字樣?……但學生的知識是零散的,或是一些表面知識,這時教師應總結歸納出膠體的性質,讓學生知道膠體的性質特征與膠體粒子的大小密不可分。
3. 及時反饋,有效調控
教學中的信息反饋對教師來說是了解學生,改進教學方法;對學生而言,是從教師那里得到反饋、矯正、評價后的信息、鞏固和強化學習的途徑。因此,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時,我們應當很好地重視。
4. 學習目標要明確
每節課要讓學生知道學習什么內容,重點、難點、關鍵是什么,要達到什么目的……所以,我們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時要出示自學提綱。如在學習甲烷的實驗室制法時,教師可給學生布置如下自學提綱:
(1)實驗室制取甲烷所用的藥品有那些?
(2)這些藥品各是什么狀態?
(3)反應發生時所需的條件是什么?
(4)反應的裝置同前面學過的哪套相同?
(5)如何收集甲烷?
(6)如dca8ebcced8bd44b2cf9c9e698cfaa54何檢驗該氣體?
(7)如何驗滿?
……
緊密聯系主題的自學提綱能夠給學生提供明確的學習方向和探究線索,保證自學的效率和質量。
5. 課本讓學生閱讀
化學課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教材是教學的根本,考試題也是源于課本,所以我認為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時一定要指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本。
6. 問題讓學生自己討論
對待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教師不應大包大攬,一問即答,而應該讓學生互相討論,自己解釋,從而找出正確的結論。自學結束后,教師需要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將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觸發的靈感公布出來,使大家得以共享。這個階段是使學生集思廣益、相互啟發、取長補短的大好時機,這種討論有時是個人發言,有時是小組討論后由代表發言,教師可根據問題深淺和難度大小分別讓不同程度和不同層次的學生發言。討論結束時,教師還需要根據大家的討論進行疑難解答。
7. 學習效果讓學生自己評價
目標是否實現,達到了什么層次,可以讓學生自我檢測、自我分析、自我評價。這樣,能使他們及時地進行自我反饋、矯正,采取補救措施。
參考文獻:
[1]劉旭東.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讀本[M].
蘭州: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