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的手工教具在美術課堂中的運用受到了現代技術的沖擊,當今很多美術教師的一節美術課主要由多媒體完成。而小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應該更為注重學生自主參與,師生共同探索的體驗。由此,將傳統手工教具的幾大優勢提出來,希望小學美術教師注意將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良好的整合,以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師;手工教具;教學方式
美術教學是一種直觀式的形象教學。在新課程的改革下,我們不難發現當今的美術課堂呈現這樣的教學現象:越來越多的教師將現代技術引入課堂,通過多媒體技術演示來完成教學任務。課堂上聲形并茂的視頻演示,好不熱鬧,學生興趣大增,但師生通過制作活動,提高動手能力,進行探索性的教學過程被上述視覺盛宴般的教學方式削弱了。也就是說,傳統的手工教具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從未像今天這樣備受冷漠,擱置一邊。就美術課程本身來講,它包括情感與理性的因素、腦力與體力的因素,因此,美術教學在實施過程中應該更加重視學生自主參與,師生共同探索的體驗式教學模式。正如王大根教授對美術教學的定義:“美術教學是指以美術課程內容為中介的教師‘教’和學生‘學’相結合或相統一的活動。”
師生共同制作傳統的手工教具在美術課堂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它在制作方面比不上現代化配套教具的精美,但其所具有的獨特性卻能在教學上取得非常滿意的效果。它彌補了原有課堂教學上師生動手探索課程機會稀缺的狀態,同時也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學校置辦商品教具上的花銷。另外,在小學階段課堂教學上運用傳統手工教具與其他教學方式相比,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巧用手工教具有利于小學美術教師提高教學質量
利用手工教具創設課堂情境使課堂教學更直觀、更感性,同時也使小學生更易理解學習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這就需要美術教師必須在認真研讀美術教材以后,對教學活動進行嚴謹而周密地設計,同時不斷地完善教具制作工藝,才能恰當地把握手工教具在課堂上的出示時機,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使用手工教具便于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
從事小學教育的工作者都知道,小學生有其自身的身心特點,所以教學工作只有符合其身心發展規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學生“思維開始從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為主,但此時的抽象邏輯思維仍然需要具體形象作為支柱”,由此我們可以得出,教師在課堂中運用直觀性、可觸性的教具,更有助于小學生理解知識點。手工教具不僅具有以上特點,而且還培養了學生手眼協調能力、實際動手操作。
另外,處在同一階段的小學生個人發展情況,由于家庭、社會等多種因素影響,發展也不一致。“課堂教學是科學。看似平常,并不平常的課堂教學,蘊涵著眾多的教學規律。教與學、講與練、主導與主體、學知識與學做人、學知識與提高能力、全面要求與因材施教等都是在課堂教學中引出,在課堂教學中展開,又在課堂教學中運行。它以何種形式來組合,又以何種形式來優化可能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所以,這就更需要教師認真細致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教學重難點為基礎,為學生設計針對強、可延伸的課堂教學。
三、手工教具是教師平時知識的積累,是教師智慧的結晶,是教師教研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
現代教育對小學教師的“素質構成不僅要求直接作用于小學教育的知識和能力結構方式的個性化和現代化,還要求潛在的現代教育觀念、創造精神、自我發展的意識進一步加強和發展”。美術教師選擇手工教具作為授課方法,必須對教材有深入的理解,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對教學過程做了精心設計以后,才進行課堂教學的。因此,其中涵蓋著很大的創造因素,其設計、取材、局部結構等諸多方面都滲透著教師的心血,體現著教師的創造性和主動性,它在課堂中的應用優化了教育教學過程,是一種最直接的創新活動。
另外,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是促進教師素質提高的重要途徑。有研究表明,教育科研是教師培訓的新策略。而手工教具就是教師教研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它由教師的智慧凝結而成,是教師自我修養與自我完善、獲得知識和技能、提高智力和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
總之,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美術教師想要上好一堂課,除了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還需借助巧妙的教學手段去操作課堂,使美術課堂教學變成引人入勝、精彩紛呈的課堂。這就需要教師做出合理且高效的教學設計,而教具就是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對直觀性教具的探索,將促進教師的創新意識,達到切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大根.美術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