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5月底,我有幸去觀摩了某小學舉辦的慶“六一”文藝會演,其中有兩個節(jié)目令我感觸很深。舞蹈《貓鼠之夜》給我們觀眾帶來的不僅是視覺上的盛宴,更多的是心靈上的觸動。其中有許多高難度的動作并非一朝一夕的練習能夠做出來的,而是靠學校的老師和家長對孩子從小在舞蹈上的長期培養(yǎng)取得的成果。一首合唱《放飛夢想》,為我們展現(xiàn)了這所學校孩子們扎實的音樂歌唱功底……
案例2:在“六一”兒童節(jié)的慶祝日里,農村的小學一般都是以班級為單位,自己搞一些簡單的活動就結束了。在班級里,班主任請幾個小朋友給大家表演節(jié)目,沒有事先準備,誰想表演都可以,沒有音樂,沒有任何音樂基礎的節(jié)目,但是他們都努力地表現(xiàn)自己……同樣可愛天真的孩子,卻無法像城里的孩子那樣接受正規(guī)的音樂教育,太可惜了!這樣的“六一”兒童節(jié)對他們來說就好像放了一天假,沒有什么實在的意義。
大部分農村小學音樂教學設備落后,很多農村的學生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尋求一條改變困境現(xiàn)狀的道路,所以農村民眾輕視音樂教育也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我在城市里的小學做過調查,幾乎班上有90%的學生學過器樂、聲樂、舞蹈等。但農村小學里提到器樂,大家的臉上露出了茫然的表情,大部分學生竟然還停留在只知道鋼琴長什么樣子的基礎上,就更別提所謂的音樂素養(yǎng)了。同樣一片天,同樣都是熱愛著音樂的孩子們,接受音樂教育機會的差別卻這么大,這不由得讓我們感到無比的心酸。
一首優(yōu)美的歌,一支動聽的曲,都塑造著一個個完美的靈魂。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說:“音樂是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蓖ㄟ^音樂教育,可以陶冶學生精神情操,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在感官和心理美的教育基礎上,實現(xiàn)心智協(xié)調發(fā)展。音樂在調節(jié)情緒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與優(yōu)勢,無論是孔子還是貝多芬,都對音樂陶冶人們心性的功能表示巨大的贊賞。
我國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數(shù)的80%,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質量關系到民族的未來。近年來,隨著國家中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的推出、音樂教材的使用,農村音樂教育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與其他學科整體水平而言,仍是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存在很多的問題。
一、教書育人觀念落后
實事求是地說,我們一些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領導,在對音樂教育的發(fā)展與開拓方面,思想還不夠解放,認識比較模糊,執(zhí)行不堅決,措施不過硬。學校不按《大綱》開足音樂課的情況比比皆是,所謂重主科、輕副科的現(xiàn)象也比較嚴重。音樂課可上可不上而遭冷遇的局面到處可見,歸根到底是對音樂教育不夠重視。在音樂課上,我發(fā)現(xiàn)有好多小孩子唱歌、跳舞、表演都很有天賦,可是因為沒有專職老師進行培養(yǎng),學校對此也不重視,因此沒有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這也是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一個弊端。
二、評價體制缺乏科學
以分數(shù)定論的評價制度是農村音樂教育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素質教育在農村只是在口頭上,不少學校仍把考試分數(shù)作為評價教師和學生的唯一標準。雖然學校知道音樂教育對學生而言是受益終身的好事,但為了追求升學率,為了出成績,都只是關注考試科目,因此音樂不考試、不計分數(shù),忽視音樂教學,“砍掉”音樂課的現(xiàn)象也就可以“理解”了。
三、音樂教師師資缺乏
音樂課是專業(yè)性很強的一門課程,不是誰都能勝任的。要想改變農村音樂課程的這種現(xiàn)狀,配備專職的音樂教師是關鍵。雖說新課程出臺對于教育發(fā)展又是一個“新”的開始,但這更多的體現(xiàn)在城市,對于農村來說仍舊“換湯不換藥”。農村小學由于專職教師嚴重缺編,音樂、美術等藝體學科教師多由主科教師兼任。大部分教師在上音樂課時都是“趕鴨子上架——沒法”,很少考慮教者能否勝任此門教學。不少的音樂教師五音不全,對音樂知識的了解少之又少;大部分兼職教師都是放錄音機讓學生跟著唱,其他所謂的音樂欣賞、創(chuàng)作、樂理、樂器就更談不上了。因此,加強音樂教師隊伍的素質培養(yǎng)和進行必要的音樂課堂教學研究迫在眉睫??梢哉f,農村小學只有專職的音樂教師,才能讓小學生做到“人人享受音樂教育,個個享受音樂帶來的樂趣”。
四、音樂教學硬件稀缺
首先,缺少音樂專用教室;其次,缺少音樂教學所必需的教學設備和相應的音響、音像資料。教學條件得不到保障,沒有從事音樂教學的多功能講臺。農村長期經(jīng)濟落后,財政困難,有限的經(jīng)費大多用來購買必要的教育用具,略有剩余也投入到語、數(shù)、英等主科上,根本輪不到音樂教學。一些條件好的學校只有一架普通的風琴,鋼琴、電子琴、音響及多媒體等音樂教學設備嚴重匱乏。即使個別學校有相應的教學設備,由于教師業(yè)務水平有限,所以利用率也不高。
農村學校音樂教學薄弱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努力,農村的孩子也一定會徜徉在理想的音樂課堂中,素質教育之花也定會在農村學校綻放。同一個世界,同一片藍天,愿我們農村的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樣,充分享受到藝術教育的春天所帶來的溫暖,并徜徉在音樂的海洋中。
?。ǔV菔腥畬嶒炐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