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遵循高職高專旅游專業教學特點,結合旅游專業素質培養的原則與內容,從優化課程設置、改進教學手段以及加強旅游管理實習三個方面提出了現階段高職高專旅游專業人才素質培養方案。
關鍵詞:旅游專業;素質培養;方案
旅游業已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世界旅游組織預測,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國際旅游目的地,第四大國際旅游輸出國。如此強勢的旅游發展,必然要求高素質、高技能的大量旅游服務人才。
高職高專旅游專業的人才素質培養,正好迎合了當今旅游發展的潮流。并且高職高專旅游專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針對性、目標性強,具有“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特點。因此,如何使步入工作崗位的學生成為旅游行業“美麗形象代言人”,加強在校學生素質培養,已迫在眉睫。
一、高職高專旅游專業素質培養原則
1. 適應性原則
適應性原則是指素質培養應適應社會需求,這是培養旅游專業人才的根本宗旨和總原則,也是人才培養的出發點和歸宿。
旅游高職高專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適應旅游發展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一定旅游服務管理理論基礎知識,懂得國內外旅游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及其經營管理,能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游企事業單位從事經營管理和實際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的專門人才。”
2. 專業性原則
專業性原則是指素質培養應遵循旅游行業的特點進行。
導游以及酒店專業學生就業將走向旅游工作的第一線,需要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廣博的知識;需要很強的溝通能力,用熱情的態度、細致的觀察力和縝密靈活的思維了解客人的心理和行為。導游和酒店服務人員的一言一行都會代表著國家、公司和個人的形象,所以需要不斷充電,努力提高個人的修養和知識層次,做好旅游行業的“美麗形象代言人”。
二、高職高專旅游專業素質培養內容
1. 思想素質要求
高職高專旅游專業學生應確立正確的世界觀。在服務工作中,應嚴格遵守外事紀律,講原則,講團結,識大體,顧大局,不卑不亢,不做有損國格、人格的事。熱愛本職工作,文明禮貌,助人為樂,遵紀守法;倡導愛崗敬業、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提供盡善盡美的服務。
2. 身體素質要求
首先,旅游從業者必須身體健康。《食品衛生法規定》:“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等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的,不得參加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導游人員管理條例》中也明確規定:“凡是患有傳染性疾病的人士,不予頒發導游證。”沒有導游證,就無法從事導游工作。
其次,旅游從業人員必須有強壯的體格,因為餐飲服務工作以及導游工作勞動強度都非常大。比如:餐飲服務“日行百里不出門”,站立、行走、托盤等都要一定的腿力、臂力和腰力;導游工作更是每天奔波勞累,睡得晚,起得早,沒有健康的體魄是不能完成此項工作的。
3. 相關能力素質要求
(1)語言能力。語言是人與人溝通、交流的工具,是旅游從業人員最根本的服務工具。《旅游飯店星級的劃分及評定》對飯店服務人員的語言要求為:“語言要文明、禮貌、簡明、清晰;提倡講普通話;對客人提出的問題無法解答時,應予以耐心解釋,不推諉和應付。”《導游人員管理條例》中要求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導游人員所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2)應變能力。旅游從業人員服務的對象是有思想、有靈魂、有需求的人,人與人的需求以及對服務質量的評價是不相同的。這就增加了對客人服務的難度。高職高專旅游專業的學生從在校期間就應該鍛煉應變能力,遇事冷靜,及時應變,妥善處理,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充分體現旅游企業“賓客至上”的服務宗旨,盡量滿足客人的合理需求。
(3)技術能力。技術能力是指服務人員在提供服務時顯現的技巧和能力,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證服務的規格、標準,更能給客人帶來賞心悅目的感受。因此,要想做好服務工作,就必須掌握嫻熟的服務技能,并靈活、自如地加以運用。
(4)服從與協作能力。服從是下屬對上級的應盡責任。旅游專業學生應培養具有服從上司命令為天職的組織紀律觀念,對直接上司的指令應無條件服從并切實執行;還應服從客人,對客人提出的要求應給予滿足,但應服從有度,即滿足客人符合傳統道德觀念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合理要求。
三、高職高專旅游專業素質培養方案
1. 優化課程設置
以素質技能為核心,優化課程設計。所謂素質技能課程系列主要是為適應旅游行業對本專業畢業生的基本素質和技能要求而設計,突出了旅游行業對本專業畢業生的規范性、操作性、層次性要求,從全面素質培養的角度考慮,本課程系列主要包括:公共課中的政治思想教育課和體育課;旅游行業有特殊要求的大學基本素質技能培養課程,包括外語、計算機應用、普通話與口才訓練(口語課)、職業道德修養等課程;旅游行業性素質技能培養課程,包括公共關系學、禮儀與形體訓練、飯店服務、導游業務、推銷技巧及所有旅游行業的實踐性課程等。
實踐性課程的設計是旅游專業課程設計中非常重要的內容,應根據不同課程性質、不同學習階段、不同條件分別進行安排:(1)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如演講比賽、模擬導游大賽、體操表演、歌詠比賽、客房與餐廳實際操作比賽等,將專業學習融入文化活動之中,既可發揮旅游專業學生的優勢,又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帶領學生去三星以上飯店、旅行社以及景區進行考察實習,有助于學生對當今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能力有全面了解。(3)配備模擬客房、模擬餐廳等,讓學生進行模擬操作,訓練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
2. 改進教學手段
(1)強化旅游案例教學。通過旅游案例討論、旅游案例書面分析報告、旅游案例角色模擬、旅游案例課堂演講、旅游案例辯論等,提高旅游案例教學效率,讓學生通過旅游案例教學的體驗式、互動式學習,實現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團隊協作精神”、把握旅游管理的真諦和精髓,提升發現、分析和解決旅游管理中的實際問題能力。
(2)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服務理念。國內外先進的服務理念,諸如“客人是上帝”“客人是皇帝”“客人是衣食父母”等。可以通過辯論的形式:例如正方“客人是上帝”、反方“客人不是上帝,是皇帝”,這樣,有助于學生對該服務理念提出的原因、背景、目的以及需要服務人員具備的素質能力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3. 加強旅游管理實習
旅游專業實踐操作性比較強,培養的是面向旅游企業的應用技術型人才,因此對學生實習工作應加強管理。學校須與旅游公司建立實習基地,每一屆學生應進行至少為期6個月的頂崗實習。
實習期間,可采用自我考評、企業考評、教師考評與實習作業相結合的方式,主要以學生實踐表現為依據來確定其實習成績,從而提高學生實習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凡是實習不合格或不實習的學生應給予嚴肅處理。
總之,高職高專旅游專業人才素質培養是一項非常關鍵的工作,貫徹“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是促進學生終生學習、終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旅游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迫切需求。
參考文獻:
[1]朱孔山.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J].臨沂
師范學院學報,2006(16).
[2]王德剛.略談旅游學科的理論體系[J].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