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是中學生心理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關鍵階段。而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初中生優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礎,是有效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發展智力的前提,是引導初中生正確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證,是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的必備條件。因此,初中生的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初中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我談一下自己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初中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四個主要問題:
1. 個性心理問題
個性在心理學上指個人穩定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個人的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的。個性心理主要包括:個性傾向性和個性特征。個性傾向性指需要、動機、興趣、愛好、理想、信念、世界觀等;個性特征指能力、氣質性格。
2. 青春期心理問題
中學階段正是少男、少女生理逐漸成熟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由于身體發育的原因,會產生一種恐慌、不適,從而帶來一定的心理障礙。個別學生會出現早戀心理。
3. 學習心理問題
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了解自己的學習心理,針對影響自己學習的因素,進行有效的調適,從而學會學習,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26c796f71448c746bb7a61c6753170fcd4bd9ab7b34b43b868cd2473cc2347e6率、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4. 交往心理問題
中學階段是人一生發展中最美好的時期,這是人生的花季。學生渴望交流、渴望傾訴,需要用交往來編織自己的七彩生活。
根據當前初中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我認為解決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有以下四種方法:
1. 建立心理檔案,注重開展咨詢活動
心理檔案一般可分為這樣幾項:家庭成員情況、個人簡歷(學習動機、學習能力、思想行為、疾病史等)、個性心理(性格)、特長、智力測試及分析、非智力因素測試及分析心理咨詢記錄等。
2. 學校要與家庭緊密配合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僅僅依靠學校是不夠的,學生的心理問題,學校只能在極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進行矯正和引導,社會環境和家庭影響也尤為重要。
3. 開設心理健康與衛生課,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性教育
要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心理健康與衛生課,使其了解、掌握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的若干標準以及出現心理障礙時的解決辦法。其次,要根據不同性別和不同年級,分層次、有側重地進行適當的性教育。這樣,可以使學生從了解青春期身心變化的規律中認識自己的生理、心理特征,正確對待自己和異性。
4. 參加實踐活動,培養社會適應能力
讓學生積極參與廣泛的課外活動和社會活動,感受時代的脈搏,體驗交往中的情感,懂得互相協作的重要,這不僅能使學生學會善于評價自己又善于評價他人,而且能使內向孤僻的學生變得活潑開朗,增強合作意識。
總之,培養學生具有健康心理、健全的人格、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承受各種挫折和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這是當前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為了廣大學生的心理能健康成長,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哈爾濱市呼蘭區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