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課教學在整個教學體系中占據著重要且獨特的地位。上好政治課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和困難,但這種困難不是不可以克服的。只要我們真正重視起來,采取相應的教學技法,諸如端正態度、精心備課、課堂互動、理論聯系實際、努力鉆研創新等,就會打開一個政治課教學的新局面。
關鍵詞:學生;政治課;教學方法
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進行理想、品德、信念培養的主陣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要通過總結經驗、改進教學方法,使各級各類學校的政治課上得更好。”說到政治課,總是讓學生有理論說教、枯燥乏味的感覺,老師們對此也是深有感觸。其實沒有什么是不可改變的,雖然政治課有理論也需要說教,但它也有挖掘的空間,同樣可以是活潑有趣的,也可以是感人至深的。通過多年教學的實踐,我認為要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效果,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必須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無私奉獻精神。作為一名政治教師,我們所從事的是用科學理論武裝人,用崇高精神塑造人的偉大事業,它關系到21世紀中國的面貌,是大有作為的。有了這種事業心,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才能無怨無悔地始終堅守在政治課教學的第一線,并以之為榮、以之為樂。
第二,必須精心備課,精心設計教學方案。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毛主席講:“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這都是說準備工作的重要。我們的課講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備課是否認真。精心備課是提高政治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要做到精心備課,不僅要認真鉆研教材,做到能駕馭教材,而且要細心了解每屆學生的不同特點,還要善于聯系當前的最新實際。備課,這是上好政治課的前提和基礎。備課包括備教材、備方法技巧、備學生。在備教材時要研究《新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認真研讀教材,深挖教材,多查閱相關資料,認真寫教案,教案的實用性要強。在備方法技巧時,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找準學生易接受的方式,加強個別學生的指導。在備學生時,要把握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掌握知識的深淺程度、接受知識的快慢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問題,使之都有自信,都有進步。
第三,在講課過程中,要注意調節課堂氣氛。一堂成功的政治課,課堂氣氛則顯得尤為重要。課堂氣氛是彌漫在整個課堂內的一種活生生的氣息,是一種特有的心理情態。課堂氣氛可以是積極的、健康的、生動活潑的,也可以是消極的、庸俗的、死氣沉沉的。積極的氣氛表明課堂情境符合學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點。它反映出來的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關系正常和諧,學生產生了滿意、愉快、羨慕、互諒、互動等積極的態度和體驗。反之,學生就會產生不滿意、煩悶、厭惡、恐懼、緊張、焦慮等消極態度和體驗。教學實踐證明,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生的成績普遍提高。而在緊張、壓抑的條件下,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下降。因此,教師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是極其重要的。
第四,必須善于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作為政治教師,既要善于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學習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又要善于學習教育教學理論,使自己有扎實的理論功底,還要善于學習黨和國家的基本路線、重大方針政策,學習國內外的重大時事政治。只有這樣,才能掌握時代的脈搏,才能站在歷史的高度,以戰略的眼光來認識新時期思想政治課的地位和作用,搞好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改革,也才能在教學中真正貫徹理論聯系實際這一根本原則,使思想政治課教學富有時代氣息,給政治課教學帶來生機和活力。
第五,注重情感投入。據心理學家的一些研究發現:當學生感覺到他們被理解、被關懷及被真摯對待時,他們的學習成績便會提高,他們的行為亦會較好。因此作為教師要重視師生情感的交流,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使學生有不同的感受。教師在課堂上面帶微笑,能使課堂氣氛不過于壓抑,讓學生從老師的微笑中感受到信任、關心和鼓勵,從而增強信心,激發興趣。課上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用目光去暗示;當學生回答問題膽怯時,用目光去激勵,學生會有一種親切感,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第六,運用多媒體教學。心理學家認為:如果學生各種感官并用,對知識的記憶率就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如插圖、圖表、光盤、錄像帶,投影片、電腦課件等。教學中恰當運用這些媒體,能夠提高學生興趣,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對突破重難點、進行思想教育有很大幫助。比如當講到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時,不妨在教學中播放一些有關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錄像片,并把一些對比數據制成投影片一并展示,這樣這節課就有說服力,真實生動,學生感興趣。
第七,采取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在講課本知識的同時聯系當前實際教學,學生興趣濃厚。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從搜集資料、社會調查等親身實踐中獲得對社會的直接感受,從而掌握知識、理解知識。如講到改革開放時,安排學生去向年紀稍大一些的人了解改革開放前后的經歷,把調查的結果在課堂上講一講。事實證明,這種學習方式深受學生們喜歡。
第八,讓學生參與教學。素質教育中強調要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學生各種能力,而這些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要給學生提供閱讀、提問、討論、歸納的機會。政治課上對于那些能讀懂的內容,教師應在學生讀懂、讀通、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對能提出問題的學生及時表揚。學生提出較容易的問題,引導學生互相解答;較難的問題,學生討論,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這樣,既發揮了學生主體作用,又培養并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習的興趣。例如,對資本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民主的優劣、人民代表大會制與西方議會制、三權分立制的優劣、西方的兩黨制、多黨制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優劣等問題的評述中,同學們可各抒己見、敞開思想進行討論。教師要在精心準備的基礎上進行點撥,引導學生運用歷史的、辯證的、階級的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釋有關的政治現象、經濟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這種做法,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觀點判斷政治是非、理論是非,并對錯誤的東西進行批判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表述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學生覺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
第九,必須銳意改革,不斷進取。搞好政治課教學的唯一出路是改革。對于我們普通政治教師而言,首要的是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政治課教學既要改變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忽視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的“一手硬,一手軟”的傾向;又要改變教師“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方法,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就必須實現教學觀念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還要實現教學模式從注入式向啟發式根本性轉變。
總之,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社會、學生對教師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作為一名政治教師,我們要針對本學科特點,在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上大膽創新,不斷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作出自己的努力。
(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