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廣大教師的教學目標之一。本文從創新理念出發,根據數學新課標要求,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數學教學;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是民族的靈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社會實踐能力已成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創造力是時代對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新課標為我們數學教學提出了要求:努力構建新課程體系,轉變“應試教育”與“題海戰術”的教法與學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使學生學得好、學得快、學得樂。
課堂教學是學生掌握概念、接受知識、學會教學的主渠道?,F在,我們開設了許多創新課程,開展了很多活動,可課堂教學還是原來的老一套,還是把創新能力培養與課堂教學分割開來。而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如何立足于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當務之急。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把培養學習興趣貫穿教學過程始終
我們傳統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雙基”,即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而對學習興趣的培養不太重視,所以“雙基”培養往往成了習題的演練、字詞句篇的抄寫背誦,把學習搞得很枯燥,學生厭學、學習負擔過重都與此有關系。我們應該讓學生學習得愉快,充滿好奇心,有豐富的興趣。當前的教育問題是,缺乏對學生好奇心的引發與引導,甚至把學生的學習變成了被動、沒有興趣的解題訓練。因此,教師的教學首先應調動學生智力活動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樂于學習的激情。
二、鼓勵學生發問和有奇思異想,教師與學生雙向互動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要盡可能以問題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解決問題的形式進行學習。同時,要最大限度地采用直觀教學的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操作的機會,聯系學生的生活和社會現實問題,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因為直覺思維能力是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
三、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思維就是平常所說的思考,創新思維就是與眾不同的思考。數學教學中所研究的創新思維,一般是指對思維主體來說是新穎獨特的一種思維活動。它包括發現新事物,提示新規律,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等思維過程。
創新思維是創新能力的核心內容。它具有思考問題的突破常規和新穎獨特的具體表現。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注意培養觀察力
觀察是信息輸入的通道,是思維探索的大門。敏銳的觀察力是創造思維的起步器??梢哉f,沒有觀察就沒有發現,更不能創造。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在學習過程中實現的,在課堂上,怎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呢?
首先,在觀察之前,要給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目的、任務和要求。其次,要在觀察中及時指導。第三,要科學地運用直觀教具及現代教學技術,以支持學生對研究的問題作仔細、深入的觀察。第四,要努力培養學生深厚的觀察興趣。
2. 注意培養想象力
想象是思維探索的翅膀。愛因斯坦說:“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羅整個宇宙。”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想象,往往能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獲得數學發現的機會,鍛煉數學思維。
想象不同于胡思亂想。數學想象一般有以下幾個基本要素。第一,因為想象往往是一種知識飛躍性的聯結,因此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豐富的經驗的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擺脫表象干擾的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執著追求的情感。因此,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學生學好有關的基礎知識。其次,新知識的產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學中應根據教材潛在的因素,創設想象材料,誘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另外,還應指導學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類比、歸納等。
3. 注意培養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是指從同一個原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維過程,它具有流暢性、交通性和創造性的特征。加強發散思維能力的訓練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重要環節。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比如訓練學生對同一條件,聯想多種結論;改變思維角度,進行變式訓練;培養學生個性,鼓勵創優創新;加強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思等。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開放性問題的出現,不僅彌補了以往習慣發散訓練的不足,同時也為發散思維注入了新的活力。
總之,人貴在創造,創造思維是創造力的核心。要培養有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的人才,就讓我們共同從課堂做起吧!
?。}城紡織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