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語文課堂要煥發生命活力,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彰顯自己的個性。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學困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
一、重視課堂提問
宋代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無疑,至此方是長進。”課堂提問是實現師生互動的重要手段,是實現師生之間溝通和理解、培養學生獨立人格和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信息輸出與反饋的紐帶,是教師在組織、引領和實施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學行為。因此,課堂提問,要講究提問的藝術,應富有創新意識。只有設計的問題富有創新意識,才能真正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激起學生求知的浪花。
一個好的提問就好比一條紐帶,可以讓師生雙方的知識認知和情感緊密聯系起來,成為師生雙向交流的橋梁。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提問中,應以尊重學生為前提,綜合考慮提問的態度、方式和技巧,方能保證師生交流的和諧順暢。反之,像個別教師那樣只想借提問來懲罰學生,讓學生回答不出問題以達到懲罰的目的,其結果不僅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更有損于一個教師應有的風范和形象,導致師生關系的緊張甚至是對立。提問在教學行為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無論是教還是學,關鍵就在這個問字上。問是個法寶,是深入的階梯,是長進的橋梁,是觸發的引信,是溝通的契機。
二、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課本中的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這樣,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能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升華認識。
三、要勇于提出問題
提問題是人的天性,是一種可貴的探索精神,是創造的萌芽,它能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促進創新能力的形成。學貴質疑。古希臘大思想家、教育家蘇格拉底就十分強調在教學中用問答法來啟發學生的思維,他在教學中從不直接向學生陳述知識或傳授知識,而是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回答問題,得出結論,從而認識真理。教育者都明白質疑的重要性,可是在具體教學中學生幾乎不會質疑,學生學習的被動型和思考的懶惰性及教育者在引導中的問題,導致學生缺少質疑精神。教師應從教材內部似乎沒有矛盾的地方或學生認識上有矛盾的地方或理論與實際似乎矛盾的地方,讓學生產生懷疑或驚奇感,變懷疑為動力,化驚奇為探索。
四、激發學生的說話興趣
許多學生在課下都能“夸夸其談”“口若懸河”,但是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不敢當眾說,因膽子太小,當眾說怕出丑,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正確引導。著名口才大師卡耐基說:“即使你喜歡吃香蕉、三明治,但是你不能用這些東西去釣魚,因為魚并不喜歡它們。你想釣到魚,必須下魚餌才行。”每個人都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比如有的人喜歡籃球,有的人喜歡軍事,有的人喜歡音樂,有的人對演藝圈的八卦新聞感興趣,有的人對書法繪畫感興趣,有的人對烹調食物感興趣,有的人對神秘現象著迷等等??傊總€人都有一項或是多項的興趣,會說話的人在說服別人的過程中,很懂得去迎合別人的興趣。
現在的初中學生思維敏捷、視野開闊,應充分利用他們這方面的優勢,從思想上對學生進行啟發誘導,激發學生說話的欲望。作文課上,教室里異常的靜,同學們都在構思,我叫了一位男同學,只見他不敢抬頭,滿臉通紅,我這樣引導他:“你覺得最了解誰?”他放松了些,說:“我班班長,我們從小就在一個班讀書?!薄昂?,既然很熟悉班長,你不妨就他的外貌、衣著、性格等描述一下,班長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這個同學此時落落大方、慢條斯理地講了一個小故事——他們兩人之間的友誼。他的表現也讓其他同學看出了門道:那就是對自己熟悉的人或事物才感到有話可說。后來,我又叫了幾個同學做了口語作文。這樣做,不但消除了他們的恐懼心理,也為今后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作好了準備。
五、多鼓勵學生
批評、指責往往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表揚可以挖掘、激發、調動學生的內驅力,使不同差異的學生都在愉悅的學習環境中茁壯成長。教師在課上讓學生回答問題時,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對于學生各種各樣的答案,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學生回答的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更不能去批評、打罵學生,而應當熱情鼓勵、引導。學生朗讀課文或者上來演板,不管好與壞、對與錯,教師不能苛求、責備,要尋找優點,如從膽子大、聲音洪亮、咬字準確、字跡漂亮、書寫工整等方面給予表揚。
我們過去過分地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處于“霸主”地位,出現了滿堂灌、填鴨式的做法。對于學生的獨特見解,我們應該珍視。這正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新型師生關系。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當捕捉教學中的每一個細節,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在體驗中尋找答案,讓課堂教學因細節而精彩。
參考文獻:
[1]秦艷.關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J].現代語文(教
學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