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家長、學校、學生都十分重視學生的文化學習,對體育潛在價值盲然無知,或者知其不多,人為地把體育運動和文化學習對立起來,經常聽到有人籠統地說“體育好的學生學習不好”或者“學習好的學生體育都不好”。但事實并非如此,體育運動與文化學習是統一的:體育運動能增強學生體質,為學生的文化學習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體育運動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克服文化學習中各種困難,努力完成學習任務;體育運動能培養學生長時間注意能力,提高45分鐘上課效率;體育運動能使學生學習中樞得到積極的休息,充分體現8-1>8的效果;體育運動能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提高文化學習中做題的速度;體育運動能開發大腦右半球,提高學生的記憶、思維能力。長期以來,人們對體育運動的成見看法,也是事出有因,據此提出三點建議:加強體育道德教育;體育教師改變傳統的教法,教會學生學習方法,開發學生智力;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時,要有一定的“度”,體育運動之后要做好放松練習。下面,筆者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體育運動對文化學習的作用
1. 體育運動能增強學生體質,為學生的文化學習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
周恩來同志曾提出:“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他把身體好放在首位,可見身體健康對于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是多么重要。古今中外的許多有非凡才能的人物,其才能不僅表現在智慧和科研成果上,也不僅表現在頑強拼搏、刻苦攻關、忘我獻身的精神上,而且還表現在他們善于積累健康財富。
有多數學生、家長、老師認為學生的任務就是文化學習考高分,要求學生分秒必爭,把時間用在學習上,對身體鍛煉往往容易忽視,甚至認為參加必要的體育鍛煉是“吃虧”。事實恰恰相反,實驗證明那些認真上體育課,堅持體育鍛煉的學生,不僅沒有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反而提高了學習效率。
科學研究證明,人體器官的健康與智力發展密切相關。身體健康、體質好,就能精力充沛的學習、工作,不易疲勞;心臟功能好,血液循環旺盛,大腦得到充足的血液,腦功能就好;呼吸系統健康肺活量大,腦細胞獲得氧氣多,大腦功能就能得到很好地發揮。
所以,體育運動能增強學生體質,為學生的文化學習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
2. 體育運動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克服文化學習中各種困難,努力完成學習任務。
體育運動本身就是人為的設置一些困難和障礙,使參與者在克服和戰勝各種生理、心理困難和環境困難的過程中,培養頑強的意志,鍛煉自我、戰勝自我、完善自我。一個具有良好意志品質的人,在文化學習中,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行動的目的和意義,就會為此主動調節、支配自己的行動。學生在學習行動過程中,要堅持不懈、百折不撓,克服學習中各種困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學習期間,沒做完功課就絕不去玩,絕不拖延上交作業的時間。為完成重要的學習任務,可以放棄觀看喜愛的電視節目。
所以體育鍛煉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克服文化學習中的各種困難,努力完成學習任務。
1. 體育運動能培養學生的長時間注意能力,提高45分鐘的上課效率
注意力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如果一個學生在上45分鐘的文化課時,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高度集中,就會對老師上課的內容似懂非懂,上課的效率不高。文化課教師應針對這種情況,采用各種教法,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上課的注意力。由于文化課在室內進行,是單個學生的心理活動,學生注意力培養是在被動強制的情況下,學生覺得枯燥,注意力是在被動強制的情況下培養,效果不佳。又由于注意力集中還是不集中,教師不能及時察覺,培養起來就比較困難。如何培養學生長時間的注意力,提高上課效率,是所有教師探討的問題。而學生在進行球類運動中,比賽時間長,要時刻注意賽場上的情況,由于體育運動是帶有娛樂性、競爭性,學生興趣高,在這種輕松愉快的心情下,就能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球類運動是多人團結協助的運動,作為球員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整個球隊,如果接球注意力不集中,接球不好,就會及時被察覺出來。
所以,體育運動能培養學生的長時間注意能力,提高45分鐘的上課效率。
2. 體育運動能使學習中樞得到積極的休息,充分體現8-1>8的學習效果
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中,大量消耗氧氣,其結果會使大腦出現保護性抑制,在生理上引起頭昏眼花,反應遲鈍;在生理上表現不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遲緩,反應力降低,情緒躁動、憂慮、厭煩疲倦等。一般情況下,學習60分鐘效果為最好,然后休息5分鐘~10分鐘,做一些體育運動,以減少腦血管的壓力。由于運動中樞興奮,使學習中樞產生抑制,這樣學習中樞能得到積極性的休息,從而保持了高效率的學習效果。學生、學校、家長不要認為每天八節課,其中的一節體育活動課是浪費學習時間。體育運動能使學生學習中樞得到積極性的休息,充分體現8-1>8的學習效果
3. 體育運動能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提高文化學習中做題的速度,從而促進學生的文化學習效率
人體從感受外界的刺激信號(如見到光或聽到聲音)到作出反應的時間稱為反應時。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視覺,聽覺和本體感覺敏銳,神經傳導速度的加快,靈活性加強。一般人的反應時約需0.3秒~0.5秒,而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只需0.12秒~0.15秒。學生的反應能力得到提高,在考試中,反應速度快,做題速度快,就能考出好的成績,從而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體育運動中,具有競爭性,學生在運動中要想取得好的成績,就必須提高自己的快速反應能力。發展簡單的反應速度,常用各種突發信號練習來培養和提高反應能力。例如:聽到擊掌聲突然轉身起跑;看到手勢突然跳起、下蹲、轉身等等。經過一定的訓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反應速度。
所以,體育運動能夠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提高文化學習中的做題速度,從而促進學生的文化學習效率。
4. 體育運動能開發學生大腦右半球,提高學生記憶思維能力
科學研究表明,許多較高級的知識功能都集中于右半腦,右半腦在創造性思維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此,根據大腦兩半球對身體兩側交叉支配的特點,可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加強左側肢體部位的練習,如左腳各種跳躍、擺動、踢球,左手運球、投籃、打乒乓球、左側平衡等。這樣,能促進右腦的機能,實現對全腦的開發。現代醫學證明,右腦的信息容量、記憶容量和形象思維能力都大大超過左腦。絕大多數體育運動都需要左側肢體的參與,這對活化右腦、增長智慧大有好處。由于大腦貯存信息的能力很強,一般資料的貯存只是一小部分細胞的貯存,只占大腦容量的20%,大部分腦細胞還處在“處女”狀態,需要進一步的開發。據心理學研究證明,記憶的儲存或叫記憶的形成,需要有蛋白質的合成,在合成的過程中,需消耗大量的ATP,而這種合成受核糖核酸RNA的制約。體育運動不但能提高RNA的含量,促進RNA的合成,而且使腦細胞蛋白質的合成過程活性增加,從而大大促進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的加強。體育運動能提高中樞神經的功能,調節大腦皮層的精神活動能力,提高大腦的均衡性、靈活性和綜合分析能力,使思維敏捷。所以,體育運動能開發學生大腦右半球,提高學生記憶思維能力。
二、人們對學生體育運動的看法事出有因
據此,筆者提出三點建議:
1. 加強體育道德教育
體育運動是為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加強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的社會責任感,發展學生個性,培養競爭意識、創新、合作和應變能力,以及自立自強、堅毅勇敢、頑強拼搏、開拓進取精神,培養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文明行為。強壯的身體,不是為了爭強斗勝。
2. 體育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法,教會學生學習方法,開發學生智力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仍有相當一部分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的教學上,對發展學生的智力重視不夠,完全采取傳習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上怎樣講,學生就怎樣聽;教師怎樣示范,學生就跟著模仿練習;教師怎樣下達口令,學生就依據口令行動,使整個教學處于一種機械的記憶和機械的練習狀態,使學生毫無半點想象、思維活動的余地。因此,作為體育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法,讓學生多觀察、想象、思考,發展他們的智力。
3. 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時,要有一定的“度”,體育運動之后要做好放松練習
有些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時,興趣上來了,運動時間過長,運動量過大,出現疲勞,運動之后又不注意放松,使身體得不到恢復,從而影響文化學習。適其度則有益身心,失其度則有害身心。運動的節奏是勞與逸、動與靜、張與弛的統一。體育運動既不是與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恰到好處”。
總之,體育運動與文化學習是統一的,體育運動能培養學生長時間注意能力,提高45分鐘上課效率;體育運動能使學生學習中樞得到積極的休息,充分體現8-1>8的效果;體育運動能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提高文化學習中做題的速度,促進學生的文化學習效率;體育運動能開發大腦右半球,提高學生的記憶、思維能力。
(南京市江寧區江寧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