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課堂教學改革,“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下,如何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更好地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興趣,改善學習效果,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以收獲更多的技能,是我們每個教師探討的內容。
關鍵詞:職校生;計算機;教學方法
縱觀現在的社會需求我們會發現,個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互動態勢越來越明顯。所以在新形勢下,職業教育中非常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以及終身學習,這就要求職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貫徹 “以人為本”“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理念,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計算機為我們的生活、工作、科技帶來了很大的益處,同時是職校中一門很重要的學科,但是在實踐這個“三以”理念時卻遇到了困難,在就業形勢中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那如何更好地開展計算機教學?如何突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如何將理念更好地落實到教育教學上呢?這是我們每一個計算機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思考和面對的問題。
一、清楚分析,抓住實質來思考
職業學校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被家長看好,覺得選擇職業學校沒有前途,只有在自己小孩高中無望時不得已才選擇職校,而這類學生往往也是綜合方面比較差的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較弱,玩性太強,選計算機專業目的也是可以上網玩游戲,而這類人往往接觸計算機較早,懂一些基本操作。另一類人是真的想學,可是自身層次較低,缺少自信,羞于提問,學習情況較差,從而使得整個班中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所以需要教師在教法和內容上突破。
二、針對個性,對癥下藥引興趣
學生畢竟是學生,雖然嘴上老說著不及格無所謂,大不了補考,但如果選擇適當的方法,深入到他們心中去,那你會發現,其實他們內心也渴望著被老師關注,喜歡表現,喜歡聽到贊美。信息技術是一門公共課,學生必須通過考試,拿到一級B證書,這是畢業的條件之一。我曾帶過一個班,基本上都是男生,這個班中大部分學生已接觸過電腦,自認為課程太簡單,上課非常不認真,有的甚至逃課,裝病不來。于是我就觀察,去了解、去交流,去找那個“領頭羊”。后來我發現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停留在游戲、電影、音樂上面,知識面很狹窄,對黑客卻有著很濃的興趣。所以我會借黑客的故事告訴他們,只有正確地掌握了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才能更好地去了解后臺的部分,偶爾我也會結合課程內容準備一兩個“破解”方面的小技巧來導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引起學習興趣。在觀察中,我發現有一位學生算是引領人物,只要搞定這個人,課堂的情況會好很多。我了解到這位學生比較喜歡玩勁舞團,于是我就去了解這個游戲的內容和相關操作技巧,發現很多快捷方式和切換方式在Word中一樣,所以當我在講到Word中的快捷方式這個部分時,我特意不講,而是舉例子來提問“領頭羊”:如果你正在游戲中,突然想到桌面打開東西,或者想看一下QQ上是否有朋友給你發信息,又不想關閉游戲,你會怎么做?這位學生很快回答:windows鍵。其他同學給他投來贊賞的眼光,他們的“同黨”更是大夸了他一番,他顯得非常得意,課堂里很不安靜,但是我沒有責罵,反而更加肯定的給予表揚和鼓勵。當他看到他們把課堂鬧起來我沒有責備,反而表揚他時,這位學生反過來幫我安靜課堂。然后我繼而教育學生,玩游戲并不一定是壞事,但是在玩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思考。好多學生聽了,也覺得很奇怪,老師不是應該反對學生玩游戲嗎,所以覺得我這個老師倒挺特別的,一下子似乎拉進了距離,而“領頭羊”在我多次的肯定和表揚中學會了收斂,慢慢地興趣上來了,整個班逃課的少了,下課找我聊天的學生多了,來問我問題的學生也多了。雖然他們有時也會挑釁我一下,但是在我的課上沒有出現一個曠課的學生,考試也很順利地通過了。
三、找準教法,你追我趕求上進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發展包括全面發展與充分、自由地發展。而“以學生為主體”的項目式教學已成為了當下的一種主流模式,所以在我的課堂上,學生既是老師又是學生,我會在每個階段、每個知識點賦予學生不一樣的身份。NIIT課程對于中職生來講是枯燥的、難以接受的,對于教學的教師來講也是困難較大的,如何使課堂變得活躍?使學生能把零散的知識點綜合起來,把復雜的語法結構清楚地記得呢?我采用的方式是:
1. 創設情境
例如在二模中主要是網站的創建,建什么樣的網站具有市場性呢?于是在教學開始前,我會在威客網上故意去投標,把這模塊要完成的任務和要求全體現出來,然后引學生去競標,而且把價格也設得略比市場價高一些,在課堂上把學生引向“靠自己技術,改善生活,孝敬父母”的思想上,既提高了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
2. 分組競賽
因為學生存在個體上的差異,為了讓大家都能夠跟上教學進度,我采用了分組的形式。為了更均衡,避免差的學生被落下,我會先從班主任老師處了解,然后觀察,盡量讓每組水平差不多,以好帶差,以強帶弱。
3. 探索教學
這個方法我主要用在理論性較強、知識點零亂的章節。例如在講到網頁中文字、段落、章節的排版時,課前我會做好全部的效果,由于這部分內容和Word中的效果按鈕是類似的,所以我會以效果圖為切入點,讓學生自己觀察,然后去發現“加粗、傾斜、段落”等標簽和語法結構,看哪個組最快完成,做得最好,最后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進行打分,記入總成績。在此環節,我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自我探索和團隊協作能力。
4. 階段測試
這個環節我主要采用的是“我的課堂我作主”的理念。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每個人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不一樣,每個組的得分也不一樣,于是我就讓學生自己來出題,去考考其他組。這時候我們會發現,得分高的組會為難一下差不多的分數的組,而得分較低的也會出一些題給得分高的組做,當然有些同學出于友誼也會出一些簡單題來幫助低分組來提高成績。另外,有些組把自己不會的、不懂的、模糊的題出出來,讓大家解答。這樣,在出題中進行了復習,同時也起到了對知識點的歸納和總結的作用,又能夠解決自己的難題,以求共同進步。
在以上的每個環節中,我都采用記分的方式,看每節課的最后得分,記入下輪,等到階段測試時,根據每組成績進行獎勵。而對水平較低、操作領悟能力較弱的學生,只要進步也會給出相應的獎勵。對于能夠幫助同組同學快速進步的同學,會給予更大的獎勵。
5. 價值評估
二模最后完成的作品是一個完整的網站,由于從一開始我安排的就是從市場的角度去開發、去設計,所以最后我會把學生的作品放到系統中先讓學生和老師去投票,選出最佳的作品。然后對學生的作品提出二次修改,使之更完善,并鼓勵他到威客網上去競標,讓大家去評估他作品的市場價,使之能提前進入IT的行業進行了解。
我通過這些方式在不同階段的應用,最后所有學生都以較好的成績通過了NIIT的在線考試,獲得了微軟的證書。而且楊思明同學已在淘寶上設計了自己的店鋪,開始了營業,并且計劃幫助別人設計網站,以攢取自己的生活費,減輕父母的負擔。
現代著名教育家黃炎培先生曾經說過:“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一句簡單的話,實際上把我們職業學校的作用完全體現,更是體現出職業教育的深刻內涵。我想作為教育者,只要我們肯用心、用愛、用技,理論聯系實際,尊重課本,又能創新、突破、整合,一定可以讓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計算機學科是一門飛速發展、實用性強的學科,只要教師在教學中以不變應萬變,以學生為主體,一定可以讓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能力得以全面提高,在將來能更好地適應崗位的需求。
(江蘇省惠山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