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教師節(jié)前夕,我出差到盤錦市,抽時間特意看望了當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順便給他帶去了我新出的兩本書,序是他寫的。
在他整潔但面積很小的局長辦公室里,我們談友情,談工作,談科研,談著書立說,談將來的寫作計劃,談了很多很多。
我每次看到他,他總是戴著周恩來總理紀念章。于是我問:“你戴周總理紀念章有多少年了?”
他說:“1978年末,一位朋友送我一枚‘人民的好總理’紀念章,我喜不自勝,立即戴在胸前。日子過得真快,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30個年頭了。時間久了,我的幾件深色外衣的左胸前,都有一處像章那么大的顏色較深的印記。那是因為衣服褪了色,而戴像章的位置,日曬不到,風吹不著,所以保留了原來顏色。”
我問:“這30年你每天都戴著周總理紀念章嗎?”
他說:“是這樣。”
“你為什么要幾十年如一日地戴著周總理紀念章呢?”
“周總理是當之無愧ndfVzg14qKRUMwlSJI4HYg==的榜樣和楷模。我戴著總理像章,時常想起他說的這句話:‘我們應(yīng)該像春蠶一樣,把最后一口絲都吐出來,獻給人民。’學習榜樣和楷模,是人生的一種需要和追求。盡管我們努力一輩子也不可能達到榜樣和楷模那樣的高度,但卻不可以沒有這種需要和追求。即使達不到榜樣和楷模的高度,也并不妨礙我們朝著榜樣和楷模的境界攀登。一個人如果沒有了這種需要和追求,那么,他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光陰似箭,轉(zhuǎn)眼就到了我們各自都應(yīng)去開會的時間。分別前,魏書生老師送給我他的一本書:《心靈的軌跡——魏書生日記選》。在書的扉頁上他寫了這樣一句話:
“不謀私利無所失,每天都是新起點。”
看著這句話,我想,這既是他自己的追求、目標,也是我所提問題的一個概括性回答;我還想,魏書生老師一定會將周恩來總理紀念章戴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