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審題是解題的開端,審好了題再去解題,就如同準備好了武器再去戰斗一樣重要。
關鍵詞:審題;解題;抽象;讀題
學數學離不開解題,而解題首先得審題。有的同學不舍得在審題過程上下工夫,也不講究科學的審題方法,走馬觀花似讀題,憑著自己的解題經驗匆忙做答,結果忙中出錯,快而不準。審題看似在做無用功,其實它才是正確解題的隱形武器,筆者利用這一隱形武器在數學題海中披荊斬棘,所向披靡。現在,就從以下幾方面向您展示它的威力吧。
第一招:化冗長為簡短
數學語言的高度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讓學生覺得生澀難懂。特別是遇到那種大段大段文字,眾多已知條件的長題,大多同學看到這類題目,就會被冗長的表象擾亂方寸,沒讀完題目,就放棄。其實這類題大多數是“紙老虎”,只要你耐著性子認真讀題,取精華,摒棄無關緊要的語言,排除干擾信息,錄入有用的信息,化冗長為簡短,問題也就常常迎刃而解了。
例1. 檢查視力時,規定人與視力表之間的距離應為5米。現因房間兩面墻間的距離為3米,因此借助鏡子來解決房間小的問題。若使墻面鏡能呈現完整的視力表,由平面成像原理,所作光路圖如圖1,其中沿視力表AB發生的光線,經平面鏡MN的上下邊沿反射后射入人眼C處,如果視力表的全長為0.8米,請你計算鏡子長至少應為多少米?
審題錦囊:全面細致讀題后,結合圖形找到兩面墻的位置,從而迅速得到視力表與鏡子的位置,去掉與解題無關的語言,將數據與圖形中的線段一一對號入座,就可以轉化為以下問題來解決了。如圖2,已知A1 B1 =0.8米,C D1 =5米,D D 1=3米,求線段MN 的長。這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招: 化繁雜為簡單
許多繁雜的數學題看似新穎別致無從下手,其實大多都是由常規題通過某種轉換而“出爐”的。只要能將其進行恰當地轉化,一般都容易找到解題突破口。遇到繁雜陌生的題目時,不要驚慌,不妨用代換、轉化、分類討論、數形結合等方法試一試,看能否將其轉化為幾個簡單的問題來解決。
例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拋物線y=mx2+2mx+n經過P(,5),A(0,2)兩點。(1)求此拋物線的解析式; (2)設拋物線的頂點為B,將直線AB沿y軸向下平移兩個單位得到直線ι,直線ι與拋物線的對稱軸交于C點,求直線ι的解析式; (3)在(2)的條件下,求到直線OB、OC、BC距離相等的點的坐標。
審題錦囊:該題考察知識全面綜合性較強,需要準確把握題意,正確畫出拋入線,結合圖形解決。經過全面細致的審題,不難發現解決這三道題的知識方向,從而迅速對這三題作如下的轉化。題(1)轉化為用待定系數法求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