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不僅要掌握大量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更要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作為培養一線勞動者的搖籃,職校以往更致力于基本知識的傳授和一般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順應新形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成為當務之急。
一、注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造學理論告訴我們,創造者除需掌握一定的知識外,還應具備十種素質:自信、情感、勤奮、勇敢、好奇心、興趣、質疑、動機、熱情、緊迫感。好奇心、興趣、質疑與創新意識的產生緊密相關,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應從這三方面入手。
(1)注意激發并升華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一種天性,與生俱來。傳統的教育只注重教給學生知道什么,而不注重激發其了解為什么的好奇心。這使許多人喪失或減弱了對事物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是一切創新之源。歷史事實證明,幾乎所有的發明家對事物都有其獨特的好奇心,而正是由于對事物的好奇,才使他們提出了各種常人難以想象的問題,并因此萌發了創新意識。所以教師無論是在課堂教學,還是課外活動中,都要注意激發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并要適時加以引導以促進其升華。職中專業課教學應改變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盡可能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他們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促進其創新意識的產生。
(2)注重專一興趣的培養。興趣指人力求接觸認識某事物,研究某對象的心理特征。興趣可促使一個人善于發現并思考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興趣人人都有,一般人的興趣會隨著時間、地點、年齡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年輕時好動,年老時愛靜,說明興趣具有不穩定的一面。廣泛而不穩定的興趣會使人變得朝三暮四,難以形成明確的創新意識,只有專一的興趣,才有可能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才會對創新意識的產生起促進作用。因此,我們在著力培養學生廣泛興趣的同時,還應結合各學生的特點,因人而異培養學生的專一興趣。
(3)允許并鼓勵學生質疑。所謂質疑就是對習慣、傳統、專家、權威產生懷疑,進而具體地提出疑問。簡言之:質疑就是懷疑。質疑可以促進創新意識的產生和創新活動的進行。一個人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對某一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他就會潛心研究這方面的知識,進而發現問題、提出疑問,在釋疑過程中產生創新。所以質疑利于創新靈感的產生。有些教師不喜歡學生質疑,認為學生的質疑是胡思亂想,是對教師、對知識的不尊重。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學生養成盲目崇拜書本、依賴教師、不善質疑、不敢發問的不良習慣。事實上,教科書并不能100%反映真理,教師也非萬事通。一代畫師齊白石曾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就是希望人們不要迷信他,應在學習他時走自己的路。
二、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要使創新由“設想”轉變為“現實”,必須有創新能力作為支柱。創新能力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工作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等。
(1)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一個成功的創造者必須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勝不驕敗不餒。每個人都希望一舉成功,但這種可能性實在太小。在成功的道路上,總是伴隨著無數次的失敗和挫折。“失敗乃成功之母”的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領悟其真諦并落實于行動卻是很難。創新者要有承受失敗打擊的能力,要能勇敢地面對失敗。愛迪生對失敗的評說是:失敗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對于我一樣有價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之后,我才會知道做好工作的方法是什么。在勇敢面對失敗的同時,還要有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毅力。創新活動不會一帆風順,愛迪生發明電燈只為尋找合適的燈絲,前后就試驗了上千種材料,而燈絲不過是電燈許多部件中的一個。因此,我們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時,要培養其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工作作風。一味表揚,不利于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
(2)工作能力的培養。這里的工作能力主要指信息的收集、處理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信息可以幫助創新者判別自己的想法是否屬于創新,可以讓創新者獲取與創新有關的知識,使創新者了解市場需求及其發展趨勢,確保未來創新成果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因此,教師要注意加強學生信息收集、處理能力的培養。教師應鼓勵學生課余時間多看專業報刊,并督促其養成信息摘抄的習慣。幫助學生分析收集到的信息,提煉創新素材。職校生與大專生相比,優勢在于技能,而技能是創新付之于實施的手段。因此職校生在校期間,應注重自身技能水平的提高,教師更要創造條件、引導學生。比如根據專業教學需要或學生興趣特長建立興趣小組,廣泛開展二課堂活動,平時師生共同收集、研究信息,必要時,可聘請專家或有經驗的技師來校輔導,有目的地搞一些小發明、小創造,以此促進學生創新技能的提高。學校也應對技能訓練加強管理,建立獎勵制度,加強考核,形成師、生、校三位一體的創新氛圍,為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基礎。
(3)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不懂、不會、不能保護創新成果,是創新者的悲哀。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搞創新的同時,還要教會他們如何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因為這不僅僅是為了保護和承認創新者所付出的艱辛勞動,更是為了形成一個人人尊重創新的社會氛圍,鼓勵更多的人加入到創新者的行列。
總之,勇于創新是現代勞動者應有的素質,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能立足社會,成為社會發展的棟梁之才。
(張家港工貿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