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育針對“應試教育”束縛學生思想,教法刻板,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等弊端,著眼于啟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把學習變為愉快的過程,從而使學生樂學、愿學、愛學。
愉快情緒有助于個體以開放的心態接受外界事物和提高活動的積極性。而興趣又往往伴隨著愉悅的情緒體驗而產生。有位教育家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學習發生了興趣,學習熱情必然會高漲,學習成效顯著。我在語文教學中,努力啟發學生善于把握不同教材所具有的不同情調,并努力創設出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充分發揚教學民主,使師生在情感交融的氛圍中進行教與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講課前一聲“同學們好!”以情激情,創設融洽的情感氛圍,創造一種使學生感到親切“如沐春風”般的愉快的教學情境,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再者,講課時,面帶微笑,表情親切、自然;提問時,多用鼓勵、肯定的眼光和語氣,喚醒學生的自信意識,使他們對語文產生興趣。
再有,課上利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中掌握知識。我注重課文的朗讀。因為所教的課文不同,情境就不同,情調也會不同,教師要啟發學生通過朗讀掌握不同課文所具有的不同情調,用飽含激情的聲音去朗讀課文,以聲傳情,聲情并茂,進行形象而逼真的描繪,并輔之于抑揚頓挫的語調,使文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描繪的情景讓學生有如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就會從具體的情調中產生相應的感情。如《天山景物記》“美麗多姿”而又“艷麗迷人”的語調,激發了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風景談》寫農事花草的情調,襯托了作者熱愛解放區軍民火熱的戰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的情感;又如在教學戲劇《雷雨》(節選)時,挑選兩位朗讀好的學生,分角色、有表情朗讀周樸園和魯侍萍的臺詞,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有聲語言環境中,較準確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培養學生閱讀話劇劇本的興趣。同時,借助現代教育媒體,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感性材料,提供了近似身臨其境的感性的替代經驗,激發和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天山景物記》一文時,播放VCD片《大江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