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有效性教學已經成為所有學科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眾所周知,我們學習英語的最終目標就是能夠在各種情境之中自然順暢地使用它。而要在非英語語言的環境中學好英語,除了強化訓練英語基本功之外,對聽和說的訓練在今天的社會中變得尤為重要。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已成為教學重點之一。因此,目前高中所使用的教材和市場上的一些學習材料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對聽說能力的培養。
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好英語的基本功的同時又具有較強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呢?筆者認為,以復述英語課文的方式來積累知識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筆者所認為的復述既不是單純的背誦或逐字逐句的重復,也不是僅僅記住一些關鍵詞或關鍵的情節,而是意在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模仿講述所學的內容。這里的復述不僅需要學生用流利的口語表達所學內容,而且還要求他們就課文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做出自己的評論或提供有效的建議。因此,通過復述課文,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英語口語的有效途徑。
那么,復述課文究竟對中學生英語學習有哪些益處呢?筆者根據多年的英語教學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通過對課文復述的檢查,老師得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改進現有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復述是口頭表達課文內容的言語過程,是給學生提供施展運用語言能力的機會。這一訓練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聽力、語感、改進語音語調,還能促進學生的記憶、思維和自學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它已成為語言知識轉化為言語能力,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在復述課文的過程中,有時會有精彩的語句或出色的點評,有時也會暴露出口語表達能力上的欠缺。這就需要教師在檢測中隨時與學生進行交流,鼓勵表揚其優點,指正其不足。而在檢測后教師也應該反思自己的教學,摸索出更為有效的方法指導學生。總之,通過復述文章,在較短的時間內,學生的學得以反饋,教師的教因之反思。
二、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長久以來,由于欠缺學習方法,又缺少真實的語言環境,所以,不少學生總感到學英語難,害怕英語,更陷入了學英語的誤區:題目越做越多,成績就會越來越好。很多學生因此扎在題海中,忽略了英語學習的真諦,在課堂上不會聽、不敢說, 從而喪失了對英語的興趣。而通過復述課文這一課堂活動,教師利用內容設置情景引導學生進行交際,可以創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不怕出錯,積極發言。由于有綱可循,有詞可用,有話可說,學生易于打破原有的畏懼心理,逐步建立對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了英語表達能力。而在此過程中,生與生之間的相互傾聽和互動也能使其取長補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達到提高英語口語的目的。
三、有利于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與推理能力
對文章的復述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文內容,還需要學生就課文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做出自己的評論或提供有效的建議。這種復述的實施過程也就是利用內容設置情境引導學生進行交際的過程。相對于簡單的對事實的陳述,它更為復雜,更具深度,也更能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以高中牛津版新教材第一模塊第三單元閱讀 Dying to be Thin 為例說明:對課文基本內容的講述只是完成了復述任務的第一步。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就減肥這一話題加以交流,使其形成自己的觀點并能提出對于減肥的建議。通過這樣的復述任務,學生不僅把握了閱讀的重點與中心,而且還培養了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形成了自己對某一熱點話題的看法。
四、有助于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體現
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僅僅注重教授學生語法知識結構。在課堂中,老師是主體,學生只能被動聽講解、機械地記筆記,聽說的能力得不到發展。而在復述課型中,由于任務設計具有層次性和一定的深度,更具挑戰性,因而能夠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從而體現了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
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實施這一復述教學呢?筆者謹從實踐的角度談談一些具體做法。
(1)討論法。運用討論的方式是創造良好課堂氛圍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學生在閱讀完課文之后,老師可以利用內容設置情境,引導學生討論。仍以Dying to be Thin為例,在教學中,筆者先向學生提出兩個問題:“What is your opinion of losing weight? ”and “As a te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