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畫圖工具由于界面簡單,操作方便,故學生對畫圖工具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應該注意到“畫圖”工具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創(chuàng)新意識,還錘煉了學生的計算機操作。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要利用好這一舞臺,發(fā)掘它的功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積累創(chuàng)作素材,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出精美的作品。
關鍵詞:電腦畫圖;創(chuàng)作;教學
在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中,許多學生對電腦中自帶的畫圖工具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利用課堂自由練習時間,往往能臨摹或者創(chuàng)作出一幅很生動的作品,比如一個卡通人物、一只動物、一座房子等。電腦畫圖是信息技術學科與美術學科的有機整合,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好陣地。在學生用電腦畫圖的過程中,既運用了美術的一些基本技法,又很好地利用了計算機這個工具。電腦畫圖是學科整合的產(chǎn)物,利用好電腦畫圖這個舞臺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創(chuàng)新意識,還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那么,如何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利用好“畫圖”這個軟件?
一、熟練掌握“畫圖”軟件,靈活運用“畫圖”工具
“畫圖”軟件是一個簡單易學的軟件,整個窗口布局很簡單。菜單欄中菜單項比較少,而且各個菜單項中的命令清晰明了;工具箱中包含了16種工具,每種工具下面又包含了若干個子工具。比如選擇“橡皮擦”工具之后,可以看到在子工具中包含了四種不同大小的橡皮擦,選擇“噴槍”工具后,可以看到在子工具中包含了3種不同規(guī)格的“噴頭”;顏料盒中鮮明地擺放著各種顏色供選擇;主創(chuàng)作窗口位于軟件界面的中間。課堂中利用10分鐘的時間就可以簡單將這個軟件的界面介紹一下,對于有一定計算機基礎的學生可以直接動手畫圖了。但是任何一個軟件都不要小看它,要想靈活運用“畫圖”工具制作精美的圖片還需要對它細致地做一番研究。比如“刷子”工具,足足有12個子工具,究竟用它們來畫什么樣的物體?怎樣畫?這就要求我們應多舉一些實例幫助學生來逐個認識刷子的狀態(tài),如三種不同尺寸的圓形刷子,可以畫出樹的不同枝干,主干用粗的,次干用較粗的,最小的圓形刷子可以畫纏繞在樹上的小青藤,這樣畫出來的樹線條圓潤,且因線條粗細有別而顯得生動;斜線形的刷子因在畫曲線時粗細不斷變化,增強了立體感,常用來畫轉動的飄帶或者水草等。再如“曲線”工具,生活中許多的事物不是簡單的幾何圖形構成的,當然也就不能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畫出來了,更多事物的輪廓是由曲線一段一段組成的。比如用曲線勾勒小紅旗、小山、小動物、人頭像的輪廓等等。由于中學生生活閱歷較淺,在畫圖時眼看著工具腦海中卻沒有生活原型,所以我們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用“畫圖”描繪生活中的點滴。這樣學生的思維就從枯燥的畫圖工具轉移到了豐富多彩的生活,學生的興趣得以激發(fā),思維被激活,簡單的畫圖軟件界面變成學生創(chuàng)作的大舞臺。
二、從欣賞到臨摹,錘煉技巧,積累創(chuàng)作素材
熟悉了“畫圖”軟件之后,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表現(xiàn)得很強烈,在課堂上會畫一個小動物、畫一朵花、畫一座房子、畫一個卡通人物,而且他們認真的勁著實讓我感動。如何將這一幅幅精美的圖片組合成一個個來源于生活的好作品?運用“畫圖”軟件究竟能畫出什么樣的作品?所謂見多識廣,為了開闊學生的眼界,滿足他們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我從網(wǎng)上下載了大量的中學生電腦繪畫作品來給學生欣賞。幾乎欣賞每一幅畫,學生都不約而同地發(fā)出“哇”的驚嘆,在學生的驚嘆聲中我似乎感受到學生的心靈一次又一次被激蕩,泛起陣陣漣漪,積淀在心底深處。比如在欣賞一幅“海底世界”的作品時,學生從中學到了用黃顏色的“噴頭”可以噴出沙灘,用shift加橢圓工具可以畫出氣泡,用斜線刷子畫出漂浮的海藻;在欣賞“攀登”的作品時,學生從中學到了把書比喻成攀向高峰的臺階;在欣賞“無題”作品時,作者用豐富多彩的顏色和許多不規(guī)則的多邊形展現(xiàn)著抽象畫,學生說從中看到了許多人,也有的說從中看到了樹和魚;在欣賞“未來的我們”作品時,作者展示了一個人開著極速宇宙飛船回到過去來尋找一件東西。在眾多作品中有寫實,有比擬,有抽象,有想象,學生不僅從作品中錘煉了技巧,還為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作積累了豐富的題材。下面學生會選擇一幅來臨摹,或者會展開想象自己創(chuàng)作,教學工作也就會水到渠成,學生從欣賞到臨摹再到創(chuàng)作,完成了一個質(zhì)的飛躍。
三、勤于思考,藝術來源于生活
為了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他們勤于思考的好習慣,我通常會給一個主題或者提供一幅不完整的畫來驅動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記得在一次主題為“我的爸爸媽媽”的自由創(chuàng)作中,一個學生繪制了一座高樓、一個工人,從畫面上看得出來是想表現(xiàn)父親在工地上辛苦的勞動。我就問你爸爸在哪?想他嗎?他羞澀地告訴我說在北京,很想他。我馬上告訴他,怎么表現(xiàn)在畫上呢?他立刻為父親畫上了皺紋,在安全帽下畫上了花白的鬢角……我在被學生深深的愛感動的同時,也體會到了畫圖細節(jié)的重要性。沒有立意,沒有思考就不會有好的作品。在教師的耳濡目染中,漸漸地,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比如他們會用細線來勾畫事物的輪廓,能運用配色器中同一色的不同色階來畫出漸變色的天空、小鳥漸變的羽毛,用鉛筆畫出凌亂的頭發(fā)……有的同學熟能生巧,甚至運用了小技巧。比如,為了防止畫面中物體相互干擾、相互影響,學生會先將背景單獨畫好保存為一個文件,再分別畫出各個主體,并保存為多個文件,最后用“復制”的方法將各個主體“粘貼”到背景中去,引入了模糊的“圖層”概念。欣賞作品、臨摹作品是量的積累,我們希望在學生的創(chuàng)作上拋磚引玉,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作出精美的作品,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表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就要不斷要求學生作品要有立意,要新穎,要思考,要有自己的想法。
另外,還要形成良好的評價機制,不斷鼓勵學生,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出來,或者將優(yōu)秀的作品推選出來參加競賽等,讓學生體驗到由欣賞到被欣賞的喜悅心情。
總之,電腦畫圖是美術和電腦技術的結合,它不僅有益于學生鍛煉鼠標操作,掌握電腦技能,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審美情趣,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雙重舞臺。在教學中要注重基礎,勤練技能,靈活掌握畫圖中的工具,還要開闊學生的視野,積淀創(chuàng)作素材,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勤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作。
(邳州市明德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