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的培養不僅發端于教育,實現于選拔,而且完成于使用。人才之所以是人才,在于能做事、做成事,而這一切都是在“使用”中完成的。不用,人才縱是滿腹韜略,掌握十八般武藝,也難以顯示出自身應有的價值。也正是基于此,在日前發布的《人才發展規劃綱要》中,就明確提出了人才優先,以用為本的原則。
正如古賢所著重強調的:“蓋天下未嘗無賢,以不用亡;不必多賢,以見用興?!贝苏摼俚氐莱隽巳瞬排囵B與人才使用之間的內在聯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李智勇在接受采訪時曾說:“‘以用為本’概括地說就是把發揮各類人才作用作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務,圍繞要用好用活人才來培養人才、引進人才,積極為各類人才干事創業和實現價值提供機會和條件。人才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源,只有使用才能創造價值,應該說‘用’是我國當前人才工作中的一個突出問題,主要體現在人才不夠用、不適用、不被用?!?
如何解決我國人才使用中出現的問題,是當前需重點突破的難點。有專家提出學而不用等于不學,學成不用更是一種浪費,人才發展方向是否正確,管理的方式方法是否合理,就要看培養的人才能不能用,合格的人才被不被用,用的是不是地方。落實“以用為本”首先要破除人才管理體制和機制上的障礙。筆者認為此話甚為在理。人才使用得當,人才隊伍的建設才能真正見成效。我們所說的使用得當是以一種較為健全的社會機制使用人才,這種健全的社會機制既需要社會組織方面結構和功能的改進,又需要人才自身自覺的積極努力。
鄧小平同志曾說過:“人才,只有大膽使用,才能培養出來?!倍鴪猿帧笆褂脼楸尽闭侨瞬抨犖榻ㄔO的重點所在,也是《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的重心所在。中國要想在新世紀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要想從一個人力資源大國轉變成人才強國,離不開精心培育人才,離不開科學選拔人才,離不開正確使用人才,更離不開每一個有志于成為人才的個體自身的奮斗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