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整合,極大地豐富了數學的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效率,在很多方面使教師和學生都得到了解放。但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也存在著整合過度和盲目整合等情況。下面,筆者以自身體會,就如何正確應用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提出一些見解。
反思一:是不是逢課都要搞整合
當前信息技術廣泛進入了數學課堂,在多媒體的召喚下,廣大教師都投入到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教學實踐中來,以至于教學必須要多媒體,上課必須有課件,似乎沒有了信息技術的參與就上不好數學課了!更有甚者,有很多教育主管部門也都將是否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作為課堂效果的評定標準,這更為盲目整合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筆者認為,信息技術優化數學教學的主要手段是借助于多媒體方式來提高課程的展示效果,達到傳統說教方法而無法達到的效果。教學設計是最重要的,技術整合只應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必須從尊重學科規律出發,正確對待整合教學的開展。
反思二:課件是主角還是配角
課件作為實施課程整合的主體在教學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正確應用課件,目前存在著很廣闊的討論空間。在教學中,有的課件貫穿整個課堂,顯然成了教學的主線;有的課件QHZA+ipRgZBgz+BYvvUGRA==花樣繁多卻不突出對重點知識的深入;有的課件內容全面,完全替代教師板書……筆者認為,課件必須為教學設計服務,是教師教學閃光點的強化,課件在教學中必須是配角,更不應成為課堂中的師生教學的劇本。
反思三:學生在教學中的位置
信息技術與數學的整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將更多的教學內容以多種方式呈現出來,雖然課程內容豐富了,但需要思考的是:學生到底是演員還是觀眾呢?
學習是一個交互過程,只有學生真正地參與其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別是數學的學科特點必須突出強化學生的實驗驗證技能,必須要求學生多做多練。所以,如果學生僅僅把當做自己是看電影的觀眾,就無法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有鑒于此,筆者提出以下觀點:
(1)還原信息技術與數學的整合的真實目標,不要以上綱上線的方式要求教師盲目片面地追求表面效果。教師教學的主要精力必須以教學設計為主體,信息技術的整合是為了更好地為這個主體而服務。
(2)提高課件的研發水平,增加對教師們更多的信息技術培訓或是至少以區縣為單位統一學科的電子教案,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整合能力和教學效果。
(3)特別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參與,這是教學改革的根本,教師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開展教學就是為了有效地刺激學生參與教學,并認真進行交互過程。只有學生提高了對知識的掌握水平,才能收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是通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應用來體現的,所以如何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是每個教師的教學設計的重點,教師只有在教學設計中以學生交互參與為中心,正確對待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遵化市東舊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