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東方》作者盛瓊說:“寫作令我永遠如一朵正在盛開的花朵,在生活的陽光雨露滋潤下,越來越綻放。”一名中學生要想在寫作上真正做到文美如詩、內涵深刻,理應做到用心靈來寫作。中學語文教學的現狀顯示學生對寫作很冷淡,這里面固然與學生的語文素養差距有關,但也和我們語文教師的作文指導方向的迷失是分不開的。我覺得探索學生寫作情感的源泉,激發學生生命的激情,應該對學生的寫作有一定的幫助。而要做到這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一、以文學情感啟發寫作意境
文學作品中的故事是學生學習過程最感興趣的部分,也容易產生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初中語文課本為中學生提供大量的名著節選,每篇都精選最具感染力的人物、故事情節,教師在出示寫作訓練題目時,應引導學生走進人物內心世界,細品人物形象,跨越歷史,連線古今,尋找寫作原動力,在欲望和情感的指引下釋題、寫作。這也正是感受——喚醒——表達的最佳構思主流。
例如,在寫作“鄉情”為話題的作文時,我們可緊扣魯迅的《故鄉》讓學生感受,并暢談自己第一次讀《故鄉》的感受。同時,我們可以結合魯迅兒時的經歷,喚醒學生內心對家、親人的情感,加之再鼓勵學生到自己的家鄉去,去感知家鄉的樸實和美麗,感受鄉情、鄉音和鄉味,從而使學生進入寫作的最佳意境,學生自然也就能寫出。
二、以百味生活構建心靈交流空間
聊天可以為作文教學創設情境,所以平時教師除了在課外與同學聊天敘情外,還應該在課內適當拉家常,說說心里話。學生講許多生活故事,教師分享學生的快樂,學生自然在愉快的氣氛中說真話,訴真情,表真意。聊天和對話能激發學生情感的火花,喚起學生的一吐為快的欲望,在心理環境鋪墊下,如提供合適的寫作素材,學生就會捕捉到生活的亮點,也就豐富了學生寫作的源泉,寫出的文章自然因真實而美麗。如針對“點擊生活”的命題作文,學生表現出少有的熱情和激情,一篇篇通俗質樸但生活質感較強的作文順利出爐。
三、創設情境,引發情動
學生在寫作時往往會在特定的情景中產生真實的情感,所以我們可以有意識地為他們創設最佳情境,提供鮮明生動的形象,誘發學生的思想和想象,走出課堂,深入生活實踐,充分拓展學生的生活空間。如寫一篇“秋天”為題的作文,可讓孩子們來到大自然,面對“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的美景,他們自然會有一番真實的感受,引發對秋天的贊美和喜愛。
學生的寫作能真正從情境中受益,而體驗生活式寫作途徑正是這種情境教學的導引方向。不到烈日下的田野,自然不會有“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那番艱辛感受,也不會抒發對農民的敬重和生活的熱愛,文章哪會有美呢?又怎能用真情打動人呢?創設情境,能拓展學生寫作空間,喚起學生的想象力,使作文成為情感交流的快樂通道。
四、把生命體驗融入寫作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不同的生活認識和真實體驗,有的來自閱讀,因為那些文字可以記載歷史和先人的智慧,傳承文明。讀書就是和他們的對話與交流,那些兒女情長的傳奇故事會伴隨學生成長,激發學生的感懷和激情。為此,我就以“感恩”為題,讓學生去自由抒寫。當學生回顧自己出生以來所收獲的喜悅和遭受的磨難,每一秒都會牽連親情和友情,他們的心靈就容易被捕捉,就會把自己對生命的感受連線家人、朋友、同學、老師。縱覽古今,召喚心靈之友,把人生中積淀的情感回送給他們,這是最好的禮物,也是最大的感恩。
總之,作文教育應從情感教育著眼、著手,讓學生真正站在人的角度去率性表達,真切說話,言而由衷地遣詞造句。只要我們幫助學生解開繩索和枷鎖,順應他們的天性,放飛他們的心靈,使他們的每一次體驗都能感受詩的搖曳、詞的靈動,就能讓詩意的陽光灑進他們的心靈,心美如歌,文美如詩。
(新沂市邵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