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實現的,課堂教學又主要是通過創新教學來實現的。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能夠正確認識課堂創新的目的。
關鍵詞:民主;情境設計;思維活動
提高初中生數學課堂的創新能力,是當前教育關注的核心問題,也是當前每個教育工作者所追求和實施的問題。我認為,課堂創新是我們培養學生能的主陣地。因而,一定要發揮它的作用。在課堂創新教學中,形式是必要的,只是我們的手段是為我們實現目的服務的。那么如何把這一新的教育觀念和全新的教學理念植入課堂,使之轉化為我們課堂教學行為呢?
一、民主氛圍是課堂創新的重要保障
在初中教學中,如果將數學知識的學習視為教育教學活動唯一的追求,實際上也就將知識與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日漸疏遠。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真誠地關愛學生,面對學生時才會產生親切感,形成自身的愉快心境和良好的教學情感,進行啟發引導點撥。在教學中,教師不發現問題而是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自己不解決問題而是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這種引導行為有助于直覺思維能力的發展。直覺思維能力是科學發現和創造過程中極其寶貴的品質,在發現學習中充滿了嘗試、猜測和領悟,這些都有助于直覺思維的養成。教學民主的核心,仍然是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情感、尊重學生的思想、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人權、尊重學生的創造力……當然,與此同時,教師要教會學生對他人尊重。而這一切,都應該通過每一堂課自然而然地體現出來。教師的民主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民主精神的形成,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位教師講課時看到某位同學在走神,馬上厲聲把他叫起來回答某個問題,結果可想而知,學生的支支吾吾、不知所云,換來的是老師聲色俱厲的指責。不可否認,教師的這種行為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讓學生認真的聽課,但是收到的效果卻不佳。所以,我們應該本著善意與尊重的原則,民主與平等的精神,懷著寬容與愛心走進課堂,面對學生的不認真,可以輕輕的提醒,甚至一個眼神就可以取得預期的效果。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講:課堂提問,應該讓學生能夠“體面地坐下”,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都能抬起頭來走路。
二、創設情境是課堂創新的重要前提
通過我們精心設計課堂問題情境,充分地發揮學生自主的能力,為學生提供學習材料、動手實踐、解決問題的方法等,有意識地設疑問、立障礙、布迷局、揭矛盾,從而使學生對數學知識處于欲求不得、欲言不能的狀態,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激發了思維的發生。問題情境的創設要與學生的智力和知識水平相適應。過易的問題學生不感興趣,反之,會使學生感到高不可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可以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整節課都處于問題情境之中。如一節課開始時,可通過情境設計,提示矛盾,導入新課;講授新課中,進行情境設計,使矛盾逐步得到解決;鞏固練習時,可通過情境設計,使問題不斷深化,知識得到擴展和引申。以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為教學的中心,用置疑、問難等靈活的探究方式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促進師生合作與教學合作,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激發了學習的內在動力,使其學得更多、更快、更好。
三、探索實踐是課堂創新的重要手段
我提倡學生進行數學解題過程中的探索實踐,通過學生自身的數學活動,建構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發展思維能力。這樣,學生在親身體驗和探索中,能認識數學,解決問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自主發展。在合作交流、與人分享和獨立思考的氛圍中,傾聽、質疑、交流、推廣,整合知識,反思探究,互相啟迪,產生新的思維火花,明理創新,能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和發展。因而數學教學的每一環節中,要注重創設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思考和操作實驗等數學活動的時空,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氛圍中,嘗試解題,體驗數學,領悟數學。例如在進行《三角函數》的應用教學時,我先把學生組織到操場,師生合作測量旗桿高度后,再分小組測量指定樹高,第二節課統計數據歸納總結,實地調查,體驗了解相關知識后,再回到課堂以討論課的形式完成教學內容。這樣,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加深了他們對課本知識的理解,為靈活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質疑問難是課堂創新的重要標志
當前,質疑已成為學生學習方式的一個重要方面。由于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學的本質是數學思維活動的展開,數學課堂上學生的主要活動是通過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數學思維活動,因此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在于教學生去學,既要幫助學生學會,也要幫助學生會學。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參與,而且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才能使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和發展,進而不斷提高數學教學效果。同時,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逐步培養他們質疑、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猜想能力,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關鍵;指導學生研究問題,練就學生質疑思維能力,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點。由于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學生不敢甚至不愿提出問題,人云亦云,不懂裝懂,這與課程標準中“學生的數學活動應當是一個富有個性的過程”相悖,因此培養學生質疑能力尤為重要。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課堂創新的提高是多方位的,教師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與其一起參與到教與學中,做學習的主人,形成一種創新的教育環境。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想象的能力。
參考文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