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的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興趣是可以培養的。作為中學英語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持久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
一、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
“教師要給學生一瓶水,自己就要成為一條常新的小溪。”走進新年級,給學生上第一堂課時,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往往不是教師的衣著打扮,而是一口流利的英語口語及豐富的知識。這也是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必備的素質。教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很好,學生就會很崇拜老師,這樣學生怎么會不喜歡學習英語呢?記得我上初中時,我們的英語老師在給我們上課的時候就特別的灑脫,他上課時說英語隨口就出,我們也都想學他,也想長大后變成他。還有就是不管我們什么時候問他問題時,他都能用最簡練、直接、易懂的語言告訴我們。我們都相信他、依賴他,他是我們的榜樣。當年,我們班的英語成績一直遙遙領先。有這樣一位知識淵博的老師指引我們、激發我們,怎么能學不好這門科目呢?但有人認為,教師只要熟悉自己所教的內容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有高深的學問,這實在是一種膚淺的看法。對于一個教師來說,對所教的內容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能夠把內容放在更為深廣的學術背景上去考慮,這樣才能夠全面理解所教內容的價值和意義,才能取其左右而逢其源。在當今這樣一個發展極為迅速的社會,一個教師的知識不隨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更新,他的知識就會變得陳舊、無用。因此,教師必須更新自己的知識,常教常新。
二、教師要有耐心和愛心
柏拉圖說:“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耐心就是一種愛的體現,是教育教學成功的保障。教師的耐心是在體現自我和執教中磨煉出來的,是在尊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耐心和愛心能夠使教師消除失望感和挫折感,使教師以一種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比如在教學生單詞的時候,我有一位同事的方法就特別好。他經常是讓學生試讀,再教讀,然后讓學生背誦默寫。檢查后,再把易錯的挑出來寫在黑板上強調。接著再反復出題應用。最后,對于基礎較差的孩子課后再加強輔導、訓練。因而,他每年所帶的英語成績在全學年都是數一數二的。同時,耐心和愛心也能讓調皮頑固的學生改變自己。記得今年我教初二時遇到一個很孤傲的孩子。有一次上課時他趴在桌子上睡覺,換作大多數教師的反應是讓睡覺的學生站起來醒一醒,但是我沒有那樣做。我輕輕地走到他的身邊叫醒他,問明情況,才知道是因為牙疼。課后,我就帶他去醫院看醫生取藥,幫他倒好開水,讓他服了藥。事后他像變了個人似的,見到老師,很遠就打招呼,而且英語成績也穩步上升。因此,每位教師都要培養自己有耐心和愛心的習慣。要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并讓這種動力一直持續下去。
三、教師要使用現代教學手段并善于總結
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精練的總結可以有效地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點燃智慧的火花。利用多媒體教學,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教學媒體有:錄音、幻燈、計算機等。教學媒體已成為教學中一個具有獨特意義的因素,不僅影響著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和容量大小,而且對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的作用、教學組織形式及學生的學習方法、興趣等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比如在講八年級英語Unit6《Natural disasters》的時候,如果有條件使用幻燈片放映出幾張圖片,把學生帶到學習的情境中,使學生在課堂中從被動的學習轉變成積極的參與者,就更好了。再如學習本單元關于地震的知識時,首先播放一個關于地震的片子,讓學生對地震的一些情況先有個大致的了解,再來學習就談不上難了。所以作為英語老師應該好好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學好英語。
我相信,只要每位英語教師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他們就能夠在英語方面取得優異的成績。
(新沂市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