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CNKI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為數據源,對我國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文獻從發表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機構分布、基金項目資助情況、文獻被引情況、關鍵詞頻次等方面進行定量統計分析,以了解我國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的現狀和熱點,對今后該領域的進一步研究提出建議。
〔關鍵詞〕圖書館;核心價值;文獻計量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11.009
〔中圖分類號〕G25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1)11-0038-05
Study on Library Core Values Based on BibliometricsShi Lili
(Library,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19,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ocuments retrieved from CNKI“China Academic Journal Network Publishing Database”,this paper revealed the research status,summarized the research focus of library core values by analyz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apers by years,journals,authors,research institutions,fund support projects,the citations,and keywords frequency.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this field in the future has also been made.
〔Key words〕library;core values;bibliometrics
國外對圖書館核心價值的研究始于上世紀80年代,參與研究的學者、機構眾多。研究成果主要是由學者個人,如美國圖書館學家Richard Rubin、美國圖書館協會(ALA)前主席Michael Gorman提出圖書館的核心價值,或者由各圖書館協會(如國際圖書館協會及機構聯合會、ALA、澳大利亞圖書館和信息協會等),各個國家(如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俄羅斯、新西蘭等)的圖書館組織,包括公共圖書館、學校圖書館,發布圖書館核心價值的文件[1]。本文以文獻計量學的方法對我國圖書館核心價值的研究文獻加以統計分析,反映出我國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的現狀和熱點,為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
1 數據來源和研究方法
1.1 數據來源
以CNKI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所收錄的文獻為數據源,設定檢索時間段為1980-2010年。檢索策略如下:選擇“篇名”檢索項,檢索詞為“圖書館”與“核心價值”,匹配模式為“模糊”,所得文獻206篇;選擇“關鍵詞”檢索項,檢索詞為“圖書館”與“核心價值”,匹配模式為“模糊”,所得文獻292篇(檢索時間:2011年6月22日)。將兩次檢索所得的498篇文獻經重復刪除后獲得316篇文獻,將這316篇文獻的相關信息導入到文獻管理軟件,通過閱讀文摘初步篩除不相關文獻,通過閱讀全文剔除一稿多投及與主題低關聯的文獻,最終納入分析的文獻共計191篇。
1.2 研究方法
將191篇文獻的相關數據導入Microsoft Excel 2003軟件,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3的數據分析功能,從文獻計量學的角度,對其發表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機構分布、基金項目資助情況、文獻被引情況、關鍵詞頻次等進行定量統計分析。
2 統計分析結果
2.1 文獻發表年代統計
我國第1篇圖書館核心價值的研究論文發表在2002年,是四川音樂學院圖書館宋顯彪所著的《試論圖書館員職業的核心價值》[2]。2002-2006年期間,相關文獻數一直維持每年1篇或者2篇的較低水平。到2007年,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文獻達到了38篇。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正式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任務,由此中國社會步入了重建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階段,這是推動我國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的直接因素。2006年12月,中國圖書館學會提出圖書館核心價值的課題,并將這一課題作為2007年中國圖書館學會年會征文選題之一,由此掀起了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的高潮。如圖1所示,2007年和2008年的相關文獻量直線上升。
2.2 文獻期刊分布統計
對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文獻的來源期刊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刊載圖書館核心價值的刊物非常分散,數量達到了81種。其中,發表1篇文獻的期刊有53種,發文2篇的期刊有11種,發文3篇及以上的期刊有17種。根據核心期刊的測定方法,刊載文獻量居前的10種期刊(表1)所載文獻總數為88篇,占該研究領域文獻總數的46.1%(大大超過文獻總量的1/3),即近半數的文獻刊載在12.3%的期刊上,表明這10種期刊處于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文獻的核心區,是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的重要情報源。表1 發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期刊及發表文獻篇數
序號刊 名發表文獻篇數1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132圖書館123圖書館建設114圖書與情報105圖書館論壇86現代情報87情報資料工作78圖書情報工作79中國圖書館學報610新世紀圖書館6
對發表該研究領域文獻的所有期刊進行統計,結果顯示其中103篇文獻(占文獻總數的53.9%)發表在CSSCI來源期刊和擴展版來源期刊,或者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8年版)上(為便于說明,下文中對這兩類期刊統稱核心期刊)。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圖書館核心價值的研究文獻整體水平尚可,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表2逐年統計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文獻。
2.3 作者分布統計
2.3.1 核心作者分析
據統計,該研究領域作者總人數(包括合作作者)為215人。92.1%(198人)的作者只發表了1篇文獻,5.5%的作者發表了2篇文獻,1.4%的作者發表了3篇文獻。這與洛卡特定律所描述的發表n篇文獻的作者數量約為發表1篇文獻的作者數量的1/n2,且發表1篇文獻的作者數量約占作者總數的60%并不吻合[3](表3)。再根據普賴斯定律,核心作者應該完成所有專業文獻總和的一半,m=0.749(nmax/2)[3](nmax是指發文最多的作者所發表的文獻數,本研究中為7),所以m取最大整數3。發文3篇以上的作者共5人,占作者總數的2.3%,表明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領域受到了較多學者的關注,但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發文量最多的學者為華東師范大學的范并思教授,共發表文獻7篇。范并思教授在2007年中國圖書館學會年會上作了《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我們面臨的挑戰》這一主旨報告[4],并與倪曉健館長共同主持“中國圖書館的核心價值與《圖書館服務宣言》”研究項目。表3 發文篇數與作者人數統計表
發文篇數作者人數占作者總數比例(%)119892.12125.5331.4410.5710.5
2.3.2 合作者分析
合作度和合作率反映文獻作者合作智能發揮程度,數值越高,合作智能發揮越充分[3]。其中合作度和合作率的計算公式如下:合作度=作者總數/論文總數;合作率=合作論文數/論文總數×100%。191篇文獻中,獨著149篇,2人合著36篇,3人合著3篇,4人合著3篇,合作度為1.13,即平均每篇文獻由1.13人完成,合作率為22.0%,可見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文獻還是以獨著為主。
2.4 作者機構分布統計
對全部文獻第一作者的機構(除1篇文獻沒有署名作者機構外)進行發文量的統計分類:高校圖書館109篇(占57.4%)、高校院系及研究所42篇(占22.1%)、公共圖書館22篇(占11.6%)、黨校圖書館10篇(占5.2%),其他機構7篇(占3.7%)。由此看出,高校是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的主要力量。
191篇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的文獻共涉及158個來源單位,發表3篇及以上文獻的機構見表4,其中高校發文占到其中的92.7%,再次印證了高校在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中的主導地位。華東師范大學以8篇文獻略顯其研究強勢。表4 發文3篇以上的機構
機 構文獻篇數機 構文獻篇數華東師范大學8遵義師范學院3黑龍江大學5黑龍江省委黨校3哈爾濱師范大學5唐山師范學院3武漢大學5浙江大學3四川音樂學院3浙江師范大學3
2.5 基金資助文獻統計
某研究領域受基金資助的文獻數占該領域文獻總數的比例可以反映出一個研究領域受資助受重視的情況。由于檢索到的文獻中,2007年前并無基金資助論文,故表5中將2007年以前的情況省略。表5可以看出從有基金資助的2007-2010年,基金資助文獻占所有文獻總數的10.0%,2010年基金資助文獻占當年文獻總數的比例略高,占20.5%。
2.6 文獻被引情況分析
文獻被引情況是衡量文獻學術價值和影響的一種測度[3]。表6是對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相關文獻進行被引情況的統計。其中年被引率等于某一年被引文獻篇數占當年文獻篇數的比例,均篇被引率等于某一年文獻被引次數與當年文獻篇數的比[5]。由表6可分析:①2002-2006年這5年發表的7篇文獻被引率和均篇被引率都較高,可能與這5年國內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文獻較少,而2007年開始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的熱潮后大量文獻引用了這7篇文獻。②2007-2010年,不管是年被引率還是均篇被引率都在逐年下降,尤以2009年和2010年為甚。盡管存在文獻發表時間對被引情況的影響,但依照普賴斯的觀點“引用某篇文獻的全部其他文獻(引證文獻)的1/2是在這篇文獻發表后的1.5年內發表[3]”,可以推測這種趨勢不會發生改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文獻質量的相對下降,如表2所示2009年和2010年,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文獻的比例顯著下降;另一方面可能是對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的熱情相對下降。
2.7 內容分析
2.7.1 關鍵詞詞頻統計
一篇文獻的關鍵詞反映的是該篇文獻研究的主題和關注點,統計某一研究領域文獻的高頻關鍵詞,則能反映出該領域的研究現狀、熱點、重點問題,從而正確預測其發展方向和趨勢。由于關鍵詞是由作者自行標引,沒有進行規范,因此多詞一義現象比較普遍,為了更準確反映出實際的量,筆者在詞頻統計前對這種情況進行了調整,例如服務、圖書館服務、讀者服務、公共服務、借閱服務等歸并為服務。若一篇文獻的關鍵詞既有讀者服務又有公共服務,則統計關鍵詞為服務,頻次1,以此類推。表7列出了頻次在6次(包括6次)以上的關鍵詞。
2.7.2 研究熱點分析
(1)服務和知識自由是兩個最被認可的圖書館核心價值的表述
191篇文獻中很多學者都提出了圖書館的核心價值,而關鍵詞頻次分析顯示服務和知識自由是兩個最被認可的對圖書館核心價值的表述。誠然,服務作為圖書館的核心價值已被廣為接受。服務是圖書館存在的基礎,不管是古代的藏書樓還是現代圖書館。只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服務的方式和內容發生了變化。李嚴指出圖書館的一切價值(包括核心價值)都與“服務”密切相關[6]。保障讀者自由獲取和利用知識信息的公益性一直是圖書館行業所追求的價值目標。國內對圖書館保障知識自由的認識較晚,蔣永福[7]、畢紅秋[8]、李坤[9]等是這一領域的代表性學者。隨著越來越多的學者對知識自由領域的關注,知識自由在圖書館核心價值體系中的地位將愈加凸顯。
(2)高校圖書館的核心價值較受關注
納入統計的191篇文獻中有些是針對特定類型圖書館研究其核心價值。其中5篇文獻聚焦于公共圖書館的核心價值研究,1篇文獻呼吁中學圖書館盡快確立自己的核心價值,以期充分發揮其教育職能作用[10],1篇文獻提出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核心價值的內容包括文明教育、信息共享及收藏保護[11],1篇文獻列舉職業學校圖書館核心價值的實現途徑[12],25篇文獻圍繞高校圖書館的核心價值進行研究。結合作者機構的統計分析結果,高校是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最活躍的機構,而作為高校文獻信息中心的高校圖書館,其核心價值,相比其他類型的圖書館,顯然就更易受到高校學者們的關注。
(3)館員素質是圖書館核心價值實現的重要因素
確立核心價值的最終目的是為實現核心價值,而圖書館員是核心價值實現的能動因素。阮岡納贊曾如是說:“不管圖書館坐落在什么地方,開館時間和設備怎樣,也不管圖書館的管理方法怎樣,一個圖書館成敗的關鍵還是在于圖書館工作者。”較多學者已經關注到圖書館員的素質在圖書館核心價值的實現中所起的關鍵性作用。只有具備了高尚的職業道德、良好的業務素質,同時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圖書館館員才能更好地實現圖書館的核心價值[13]。
(4)圖書館核心價值是提升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館藏資源和先進的技術設備是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基礎,館員素質是形成核心競爭力的最重要因素[14]。在這兩者基礎上圖書館能否形成競爭優勢,受圖書館組織文化因素的影響,而圖書館核心價值是圖書館文化的核心和靈魂[14],因此圖書館核心價值是提升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5)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有利于推動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在提出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這個議題后,大部分學者都在思考研究的意義。圖書館核心價值關系到整個圖書館事業,這是已經基本達成的共識。如范并思提出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的目的之一是使社會管理者與社會公眾了解圖書館的使命,爭取他們對圖書館事業的支持[15];周維彬指出文化傳承是圖書館的核心價值,圖書館的核心價值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重心,探討圖書館核心價值的目的在于正確認識圖書館的這種歷史使命,以免在圖書館工作中背離圖書館工作的重心[16];黃俊貴認為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牽動圖書館事業發展全局,有利于推動我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圖書館核心價值的提出有利于深化圖書館理論內涵[17]。
(6)《圖書館服務宣言》較好地詮釋了圖書館的核心價值
2006年12月中國圖書館學會宣布啟動《圖書館服務宣言》的制定,幾經反復修訂,到2008年10月正式發布。《宣言》制定的過程伴隨著圖書館界對于圖書館核心價值的思考和探討,因此《宣言》可以說是我國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的重要成果。《宣言》通過專業術語宣示了圖書館的核心價值,《宣言》的目標也使圖書館核心價值的實現具有了現實可行性。正如邱冠華館長所言:圖書館服務宣言是從圖書館百年精神到核心價值的轉變[18]。同時我們也看到在《宣言》問世后,伴隨各種各樣的解讀、各種各樣的分歧,因此可以預見《宣言》還會被繼續修訂[19]。
3 結 語
從以上分析我們看到,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的熱點主要集中在圖書館核心價值的表述,圖書館核心價值的實現及研究的意義,《圖書館服務宣言》是研究的階段成果。在所有圖書館類型中,高校圖書館的核心價值較受學者關注。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仍處于初級階段,高產作者匱乏,研究成果主要由個人單獨完成,基金投入不足。從總體看,該研究領域文獻質量尚可,但逐年看,文獻質量呈明顯的下降趨勢。鑒于此,建議如下:
3.1 鼓勵持續性研究
美國圖書館學會為了明確闡述圖書館的核心價值,曾組建兩個任務組耗時近十年專門研究這個問題,最終得到核心價值的一種表述。在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仍然缺失的背景下要構建圖書館的核心價值更是一個長期的艱難的任務,需要不斷的探索和提煉。加強各級各類基金對該領域研究的資助,是推動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的舉措之一。
3.2 盡快形成核心研究隊伍,加強合作研究
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構建能讓大部分圖書館員乃至圖書館用戶認可的圖書館核心價值體系,并在實際工作中使之得到實現。這樣一個龐大而復雜的課題需要前期百家爭鳴的研究環境,更需要后期學者之間、機構之間的通力合作,才能加快研究的進程,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3.3 立足于實際工作
圖書館的核心價值一旦確立,就應該深深根植于館員心中,成為其信念,在實際工作中被堅決地貫徹執行,這樣的核心價值才能得以實現。因此,研究應著眼于圖書館工作的實際和未來的發展,著眼于圖書館員的個人發展和用戶需求。如果過分追求理論高度和深度而脫離了實際,則研究出來的圖書館核心價值就只是供宣傳的口號而已。此外,不同類型的圖書館,其定位和特色不一樣,實際工作就會有所區別。因此,可借鑒國外圖書館研究核心價值的模式,即在總體思想指導下,提出適合各館館情的核心價值。
參考文獻
[1]俞傳正.圖書館核心價值的歷史解讀[J].圖書與情報,2007,(3):10-14.
[2]宋顯彪.試論圖書館員職業的核心價值[J].圖書館雜志,2002,(9):3-5.
[3]邱均平.信息計量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167,191,193-194,423,72.
[4]范并思.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我們面臨的挑戰[J].圖書館建設,2007,(6):15-18.
[5]呂紅,馬海群.近8年我國信息構建論文的文獻計量統計分析與評價[J].情報科學,2010,(10):1526-1531.
[6]李嚴.追求卓越,彰顯圖書館服務的核心價值[J].圖書館,2009,(1):73-75.
[7]蔣永福.維護知識自由:圖書館職業的核心價值[J].圖書館,2003,(6):1-4.
[8]畢紅秋.信息自由:圖書館價值的核心概念[J].圖書館論壇,2005,(4):12-14,87.
[9]李坤.基于圖書館核心價值的讀者信息獲取自由的保護探究[J].情報資料工作,2009,(6):76-79.
[10]李麗楠.淺談中學圖書館的核心價值——及其教育職能的實現[J].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9,(12):15-18.
[11]李強.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J].圖書館,2010,(2):80-81.
[12]羅冰.職業學校圖書館核心價值實現途徑研究[J].科教文匯,2009,(13):278-279.
[13]姚玉萍.淺談高校圖書館核心價值的實現對圖書館員素質的要求[J]. 情報探索,2010,(9):125-127.
[14]索傳軍.關于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認識與思考[J].圖書館,2011,(2):43-45.
[15]范并思,周吉.推動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的《中國圖書館學報》[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7,(5):30-34.
[16]周維彬.圖書館的核心價值及其制度保障研究[J]. 新世紀圖書館,2008,(2):29-31.
[17]黃俊貴.圖書館核心價值及其實現[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8,(5):14-19.
[18]邱冠華.圖書館服務宣言——從百年精神到核心價值的轉變[J].圖書館建設,2008,(10):6-8.
[19]李超平.中國公共圖書館核心價值觀的形成與演變[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8,(6):19-2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