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樂東
淺談血站信息管理的發展趨勢
楊樂東
血站的信息管理,現了血站業務由傳統的人工型、經驗型管理向數字化、信息化的轉型。本文針對血站信息管理的發展歷史和存在問題,論述了血站信息管理的發展趨勢。
信息管理;血站;發展趨勢
血站信息管理的應用,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大體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單機數據處理階段、局域網應用階段、互聯網處理階段。實現了從單機操作的信息孤島到依托互聯網的多機構數據共享。
血站的信息管理,使血站業務由傳統的人工型、經驗型管理向數字化、信息化的轉型。這種管理方法大大的節約了血液管理的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但是我國血站的信息管理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信息管理缺乏成熟的理論體系;信息管理缺乏統一的標準體系;信息安全認識不足;信息管理專業人才缺乏;信息化投入不足等。
針對上述現狀和問題,我們可以知道血站信息管理的發展趨勢將會呈現以下幾個方面:
歐盟、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對血站信息管理的標準統一化給予了充分重視和大量投入,如美國采供血機構中的紅十字會系統為實現全美地區的集中化檢測,于1991~1999年間投入了2.86億美元建立起覆蓋全美的采供血信息網絡系統,使用統一標準、統一軟件以及同一來源的操作規程來保證信息流的暢通、準確。
國內血站由于信息管理起步較晚,到目前仍沒有一套統一的血站信息管理標準化文件。我們國家所有行業的信息化建設正處在高速發展期,各行業也已經意識到標準體系對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將來,應由主管血站行業的政府權威部門牽頭,發揮行業指導的重要作用,組織有關專家對全國血站的信息化建設制定發展規劃和工作目標,并對各級血站業務制定指導性的統一技術標準,有計劃地組織實施。為了避免各級血站各自為戰的低水平標準的重復開發,采供血信息管理系統可在統一標準(例如統一編碼規則、統一數據接口類型、統一信息模塊需求等)的指導下進行開發,再根據各自血站的業務特點進行其他功能需求的定制,這樣才能更快地實現血站系統的全國聯網,實現全國血站各類信息資源的共享。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血液安全戰略和發達國家21世紀初在血液工作中的經驗,血站對醫療用血實行集中化檢測已是趨勢。國家衛生部于2006年3月1日頒布實施的《血站管理辦法》對血站實行血液的集中化檢測明確提出了要求,這樣必然要求各省的血站首先實現計算機的省內區域聯網,這就會出現信息管理區域集中化的局面。
信息管理是血液集中化檢測的重要手段,它要求信息管理的系統能夠對全省的標本采集、標本運輸以及標本檢測的整個過程的關鍵控制點進行統一監控,從而最大程度地保證血液集中化檢測過程中信息的正確性和可靠性,保證集中檢測的質量。目前,血站信息管理的區域集中化仍需解決如下問題:各地血站采供血信息管理軟件接口如何統一、區域聯網的方式、區域聯網的信息安全、信息處理標準的統一等。
隨著血站各項業務的發展和血站信息管理的高速發展,血站信息管理的范圍也越來越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3.1 血站與血站之間 除上述所述的因血液集中化檢測令到各省省內血站之間的信息資源需實現共享之外,將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業務的發展(如實現異地血液的償還),必然會出現全國血站信息管理系統的聯網,這樣將給信息管理提出一個更大的課題。
3.2 血站與醫院之間 血站實現了信息管理后,醫院作為血液流通過程中非常重要一個環節,也非常有必要把醫院血庫的信息化納入整個血液信息化的范疇中。因為血液最終是在醫院完成治病救人的使命,也是血液質量保障的最后一個環節,因此為了達到血液的全過程管理,醫院血庫的信息化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把醫院血庫信息化納入區域血液安全管理平臺的一部分,既可以監控本區域醫院的血液庫存、使用情況、輸血反應情況,也可以實現血液的科學調配、科學使用血液,限制不合理的輸血等。
3.3 血站與衛生主管部門之間 近幾年,隨著醫療改革的展開,各地衛生主管部門都在牽頭建設區域衛生醫療信息平臺,期望通過區域衛生醫療信息平臺有效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提升居民自主健康服務水平和提升衛生管理效率和決策水平。血站作為醫療衛生系統的一個關鍵單位,其數據也必須共享到區域衛生醫療信息平臺中去,完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內容。例如血站可定期或實時上報采供血數據,有利于上級衛生主管部門加強對采供血信息的監控和進行管理決策;可以把獻血者或者用血者的相關數據共享到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去,完善居民的健康檔案,有利于提高診療活動的服務質量,提高廣大居民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血站信息管理的發展最終將會實現具有統一標準的全國范圍數據共享的血站信息管理系統,使信息管理真正為獻血者和輸血者帶來更好的服務。
510095 廣州血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