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四川瀘州的“南大門”,瀘州長江大橋首次斷道維護以后,為瀘州主城區內的交通帶來巨大壓力。瀘州是一座近水城市,截至目前,在瀘州市主城區內已擁有6座大橋。這些大橋,都是瀘州市內最重要的交通命脈。近年來,隨著瀘州市內的車輛激增,瀘州6座大橋上的交通流量,也隨之大幅增長。據瀘州交警部門統計,目前瀘州市內每日大約有超過70%的車流量,需經大橋通行。這一現象帶來直接后果是長江大橋和沱江一、二橋的交通量已趨于飽和,高峰期更是超負荷運行。因此,未來幾年,瀘州市擬將在長、沱兩江上新建5座大橋,以適應未來特大城市的交通需求。
新建的5座大橋分別為:在沱江上,修建沱江四橋和龍透關大橋;在長江上,修建鄰玉長江大橋、藍田長江大橋、茜草至城東長江大橋。這5座大橋修成后,將有效地緩解現有大橋的壓力,同時形成聯系城北、城東、城南、城西的環形交通。
目前,沱江四橋和龍透關大橋的建設工作,正在有序推進,而鄰玉長江大橋、藍田長江大橋、茜草至城東長江大橋則在進行前期準備,預計在藍田機場正式遷建后,才能動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