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縣域財政自主治理的行為邏輯與制度困境

2012-04-02 05:48:03
財經問題研究 2012年1期
關鍵詞:財政支出

曹 靜

(吉林大學 行政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隨著市場化與分稅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國縣域財政逐步確立了自身相對獨立的地位,縣域政府開始有了自身獨有的財政利益??h域財政運轉也逐步具有自己的特點,比如縣域財政在收入來源上具有多樣性、在支出項目上呈現復雜性和在管理上趨向多元性等特征。特別是近年省管縣改革以來,縣域財政自主性在財政分權大背景下得到進一步加強。這一趨勢使得縣域財政收入及財政支出明顯增加,財政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特別是隨著轉移支付的逐年加大,縣域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范圍和力度不斷提高??h域財政自主性也是縣域經濟發展保持強勁勢頭的內在動力,其結果就是縣域財政的“造血”功能明顯增強。訪談發現,在自身財政地位獲得相對獨立以后,縣域政府也在積極為提高自身的財政自主性而努力。正因如此,縣域政府在財政治理過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行為邏輯,即一方面在財政收支上會優化其策略組合以爭取更多的財政資源,減少財政支出,另一方面縣域財政自主治理會受到一些外在條件的制約,這些內外的制度約束因素直接影響縣域財政的自主行動空間。

一、縣域財政自主治理理論基礎與制度保證

1.理論基礎

Tiebout的經典文章《地方公共支出的純理論》向世人展示了財政分權在公共治理中的重要意義。作為一種正式財政制度安排,財政分權是指中央政府給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稅收權和支出責任范圍,允許地方政府自主組織財政收入,自主決定其財政支出規模和結構,其基本要義是地方政府擁有一定的財政自主權。

財政分權是公共產品有效供給以及充分激勵官員的必要條件。這兩點,可從經典財政分權理論和第二代財政聯邦主義那里得到解釋。在公共財政研究中,一般把Tiebout、Musgrave和Oates等學者的理論模型稱作經典財政分權理論,它們被視為第一代財政分權理論。經典財政分權理論從Tiebout的“以足投票”模型出發[1],以公共產品為基點,以居民可以自由流動為基本假設,強調居民的自由流動性能夠引起政府之間的相互競爭。為了獲得居民的選擇和支持,在選舉中勝出,地方政府將以居民的需要為出發點,盡最大可能提供公共產品,帕累托最優便在這一過程中得以實現,不同地區間的稅收水平也在居民和地方政府的雙重作用下得到合理的調節。1959年,Musgrave分析了在中央和地方實行財政分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對地方財政存在的合理性進行深入闡釋。他認為財政分權有助于實現公共產品的供給效率的提高和分配的公正性,這使財政分權理論的發展又向前推進了一步。1972年,在前人理論模型的基礎上,Oates提出了著名的“分權定理”[2]。Oates通過一系列假定強調了分散化提供公共品的比較優勢。因此,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權劃分上,Oates提出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只要有可能應盡量下放,只有那些全國性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才由中央政府來提供。

不難發現,經典財政分權的學者們強調地方政府競爭機制的作用,但對政府激勵機制的研究顯得缺乏。為彌補這一缺陷,在第一代財政分權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對轉軌國家的研究,Qian和Roland提出了第二代的財政分權理論[3],主張“市場維護型的財政聯邦主義”。第二代財政聯邦主義者指出,如果地方政府對經濟活動干預過多,政府干預較少的地區更能吸引有價值的投資活動,這種機制勢必可以約束地方政府干預經濟的活動。此外,財政分權的實行使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與支出緊密掛鉤,為了增加自身的財政收入,積極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成為地方政府的內在訴求。在實質上,第二代財政分權理論是對第一代財政分權理論核心思想的繼承,但第二代財政分權理論將企業理論和機制設計理論的研究成果引入進來,結合轉軌國家的現實情況,對地方政府之間的競爭加以強調,更強調政治因素對財政關系的影響和制約。

總之,不管是經典財政分權理論還是第二代財政聯邦主義,都強調地方政府在地方事務治理上的便捷性,因而強調公共財政在中央和地方之間的分權,確保地方政府具有一定的財政自主性以回應居民的偏好和訴求。這也是我國縣域財政走向自主的理論基礎。

2.制度保證

在我國,計劃經濟時代縣域政府的許多職能被事業單位分解。從行政角度來看,其任務主要是執行上級政策,自主治理空間相對狹小。在這種狀況下,縣域政府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有效發揮,而且縣域政府之間的差異也被忽略了。這一狀況在1978年后有了很大的改善。從1978年開始,我國從行政和經濟兩個方面實行放權。到199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即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樣,市場經濟的合法地位在我國得到明確。到1994年,我國實行分稅制改革,行政放權逐步被制度化分權所取代。

從后來的實踐看,我國分稅制改革通過“三分一返一轉移”的做法,即在劃分事權、劃分稅種、劃分機構的基礎上,建立中央對地方的稅收返還制度和轉移支付制度對于激發縣域政府參與經濟建設的積極性,復蘇縣域政府在財政管理中作為一級利益主體的自我意識,起到了很好的制度保障作用。而且,以分稅制改革為核心的我國財政分權制度,極大地擴展了縣域政府追求自我利益的空間。大家公認的是,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和公共管理中,縣域政府已成為經濟發展、財政治理、公共服務管理和制度創新的重要微觀單位。

二、縣域財政自主治理的行為邏輯

縣域財政治理主要由財政收入組織和財政支出安排兩大部分組成。因此,本文將對財政收入組織和財政支出分配過程中的自主行為進行分析,從而揭示其在收入和支出中的行為邏輯。

1.財政收入籌措:向上索取,向下汲取

一旦縣域政府有了其自身的特殊利益,為了實現可支配財力的最大化,縣域政府就會在組織財政收入上充分發揮其自主性,盡可能地將“盤子”做大。訪談發現,當前縣域政府的行為邏輯可以簡單概括為“向上索取,向下汲取”。這就是縣域財政開源的藝術。向上索取中的“上”,即是上級政府。對于縣域政府而言,上級政府包括市級和省級政府。由于我國目前的預算尚屬于家長制預算,省級以下的轉移支付制度不規范,這就為縣域政府向上爭取資金和資源提供了可能,也為縣域政府官員提供了有效的激勵機制,使其有動力向上級政府爭取更多的可用財力,正所謂“跑省錢進”。實踐中,縣域政府把向上級政府爭取項目和資金作為一種彌補地方財政缺口,緩解地方經濟發展資金壓力的生財之道。調研得知,很多縣還專門成立了“縣爭取項目工作小組辦公室”。此外,我國財政治理中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監督機制,部分項目選項立項仍具有很大的隨意性,這就為縣域政府利用專項資金提供了空間和可能,縣域政府還就有了積極爭取專項資金的動力。

除了向上索取的策略外,縣域政府還開展了向下汲取的行動,即通過招商引資,利用非稅收入和盤活國有資產等方式實現財政收入的增加。在過去以GDP增長為核心考核內容的政治錦標賽激勵下,隨著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的逐步擴大,縣域財政支出規??焖贁U張,財政收入雖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與財政支出需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為了緩解收支壓力,應付巨大的政治壓力,以在府際競爭中得以勝出,招商引資、發展經濟便成為縣域政府的必然選擇。實踐中,縣域政府多利用本地區的資源和區位優勢,制定各種優惠政策來吸引投資者。前幾年在地方政府廣泛興起的開發園區的建設就是最有力的證明。需要提醒的是,在政府上下一心發展經濟搞建設增加財政收入的同時,一些負效應也應運而生,如環境污染,重復建設嚴重,缺乏規模經濟等。

除招商引資之外,縣域政府第二個組織財政收入的手段就是充分利用非稅收入。所謂非稅收入指的是那些除稅收以外,由各級政府、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法利用政府權力、政府信譽、國家資源、國有資產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務、準公共服務取得并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或準公共需要的財政資金,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種形式[4]。在縣域財政結構中,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范圍主要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益、彩票公益金、罰沒收入、以政府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主管部門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財政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等。由于非稅收入不具有稅收收入的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而且非稅收入很大一部分游離于預算管理之外,所以其所受約束也過少。當前,我國很多縣域政府的非稅收入是其擴大可支配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其為轄區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主要支柱。近年來,土地財政的大規模興起正是地方政府為了追求不納入預算內管理的非稅收入的結果。

此外,縣域政府還會通過盤活國有資產這一方式來實現財政收入的增加。實踐中,一些縣域政府開始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通過強化內部管理,實行資產職能化管理。同時,積極探索產權主體多元化、優化法人治理結構,提高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企業文化、品牌等軟實力,以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2.財政支出裁量:硬支出與政績外顯優先

通常而言,縣域財政的支出大體可分為經濟建設支出、社會文教支出、行政支出及其他支出等幾大類。雖然地方政府在一定范圍內可以根據其自身的優先次序對財政支出進行分配,但實際上,我國縣域財政支出會受到一些正式、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影響,并使得我國縣域財政支出結構存在軟—硬支出二元化的特征。所謂軟—硬二元化,即在財政支出上,縣域政府在一些事務上能夠做到完全自主理財,且能夠以其認為最有效益的生產方法和投入組合提供公共服務,但在一些事務上,縣域政府并不能這么做。對財政硬支出而言,它與上級政府的意志密切相關。在我國獨特的政治制度安排下,縣域財政硬支出帶有剛性特質。這類支出通常是指運轉類支出,是穩定的法定支出,沒有彈性和隨意性,如人員經費支出、政府專項轉移中的配套資金等等。有學者選取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縣域進行比較,發現即使在存在大量轉移支付的情況下,欠發達和不發達的縣域財政仍然還是典型的“吃飯財政”,個別縣域甚至沒有基本建設的支出[5]。發達縣域除可以維持政府的日常運轉外,還可以提供較多的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這說明,我國很多縣域在財政支出上仍然具有很強的財政硬支出特征,其自主性難以得到保證和實現。

除此之外,上級政府的轉移支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縣域財政支出的自主性。雖然我國專項資金的管理仍需完善,縣域政府可能會鉆制度漏洞,但畢竟專項轉移支付的設定及使用有嚴格限制,有些是以地方政府提供相應的配套資金為前提條件的。這一方面增強了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控制,有利于上級政府乃至中央政府的整體規劃和統籌;另一方面,如果縣域政府的財政運轉對轉移支付具有嚴重依賴性,那么地方政府財政支出計劃的自主性將極為有限。在我國,由于省級以下轉移支付制度尚未完善成熟,這方面的問題就更為突出。在一些地方,眾多法定支出的存在幾乎就占據了縣域政府當年的可用財力增加額。同時,由于上級政府的政策指令并不受下級政府的預算制約,這就產生了眾多“中央請客,地方買單”的無經費指令支出。諸如此類的硬支出要求,常常使地方政府陷入兩難境地。結果是原本在預算安排中的一些項目支出,在年底決算時不得不為指令性支出讓步。這嚴重削弱了縣域政府的預算決定權和支出的自主權。

與財政硬支出相對應的是財政軟支出,這類支出指的是縣域政府可自由安排其用途的支出。這部分支出可以不受上級政府的影響和控制,由縣域政府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安排自由分配。由于客觀條件不同,縣域政府在支出裁量上往往有不同的取向。筆者認為,縣域經濟發展狀況和地方領導人的價值排序是決定縣域財政軟支出優先次序的兩大決定因素。我國幅員遼闊,地域間存在顯著差異,經濟發展落后地區由于可用財力的缺乏往往無需對財政軟支出進行安排使用。值得注意的是,經濟發達地區的財政軟支出顯示出了一定的規律性,那就是,在公眾需求和政績考核之間,一些地方官員往往選擇了后者。這種安排自有其制度根源。在我國政治集權的壓力型體制下,自上而下的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是轉型期國家控制社會生活秩序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機制,為了能在激烈的政治晉升錦標賽中勝出,地方官員往往將財政軟支出投向更顯性更能體現其政績的領域。這樣做的后果則是,地方財政支出大多會擠占諸如公共衛生、居民飲水等方面的支出,優先保證基礎設施建設支出,這樣有助于改善投資環境,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在此基礎上實現財政收入的增加。這也是部分地區公共產品得不到有效供給的原因所在。

三、縣域財政自主治理面臨的制度困境

在我國財政治理中,雖然中央政府有意通過制度化分權,通過拓展地方政府的行動空間,來獲得更大的制度性激勵,以實現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地方政府的實際管理能力和水平也著實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囿于財政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當前我國地方政府,尤其是縣域政府的財政自主性仍受到一些因素制約。當前,我國縣域政府財政自主治理面臨的制度困境主要在于:

1.財—事分配制度不健全

過去20年來,相當一部分政府日常管理和公共服務供給的支出責任下放給縣域政府,特別是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徹底改變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收入劃分方式。雖然分稅制改革有效地提升了中央政府的財力,大大強化了中央政府的調控分配職能,但隨著財權財力的上移和事權的不斷下沉,客觀上造成地方政府,尤其是直接面向公眾提供公共產品的縣域政府財力上的緊張。通過此次改革,我國對中央和地方之間的稅收關系做了重大調整,一些穩定的、大宗的稅源都劃歸中央所有,地方只獲得一些零星的、不穩定的稅種[6]。由此帶來的后果是,中央和地方之間的財力規模迅速發生逆轉,并造成地方政府在財力上捉襟見肘的狀況。與之相反的是,地方政府尤其是縣域政府的事權即支出責任卻逐漸擴大。由于承擔了許多本應由中央政府承擔的事權,中央政府又過多的掌握了國家財力,地方政府用于自身發展以及提供公共服務的財力明顯不足。這種事權與財力不對稱,事權缺乏相應的財力保證的狀況必然導致縣域政府財政運行困難。

此外,我國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形式決定了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在這種體制下,上級政府往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將公共責任層層下放,使一些基本的公共服務供給的責任由下級政府的財政承擔。同時,縣域政府還承擔著一些由上級政府硬性規定的法定剛性支出。上級政府通過設立各種指標,來實現對縣域政府財政支出的規定和引導。本質上,這也是一種事權轉移,并會加重縣域財政支出負擔。

綜上所述,財力和事權的不匹配嚴重影響了縣域政府的財政自主性。理論上,每一級政府的支出責任最終應與其財力相匹配。但我國當前的財政治理實踐并不是這樣,縣域政府的財政支出缺口仍然很大,其財政自主程度并不理想。在這種情況下,縣域政府的支出責任大于自有收入和轉移支付之和,自然會導致縣域政府財政支出的選擇性和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等問題。

2.轉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轉移支付制度是我國財政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規范化的分稅制能夠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彌補地方政府財力不足,縮小地區間財力差距,實現各地區基本公共產品供給均等化。但長期以來,我國轉移支付更多被視作一種救濟措施或激勵手段,背離了其向下級政府提供財力支持的合理定位,且由于其目標性、政策性太強,極大地限制了縣域政府對其的自主性安排和使用。主要表現在:

一是轉移支付的金額和支付時間具有不確定性。轉移支付依據其目標和用途可以大致分為:專項轉移支付、一般性轉移支付和財力性轉移支付。其中,除了財力性轉移支付是納入基數中可以被縣域政府大致預測以外,專項轉移支付等資金由于其自身的政策性和不穩定性很難被縣域政府預知。這就導致在年初編制預算時,這部分資金不能納入可支配財力預算安排。此外,由于資金到位不及時,有時這種資金的滯后性甚至延續到年底,待上級款項下撥后,相應支出已經劃撥完畢或者已無必要,并迫使縣域財政直接將其變成當年的結轉資金。這種金額和支付時間的不確定性,嚴重影響了縣域財政的事先安排,限制了縣域財政的自主性。

二是專項專款占轉移支付資金的比重過高[7]。專項轉移支付是中央或上級政府規定用途的資金。由于這部分資金反映了上級或中央政府的意圖,因此縣域政府不能夠自主安排統籌使用。不僅如此,有些??顚m椧嘁罂h域政府提供一定的配套資金,這就造成轉移支付實際轉化為縣域可支配財力的比重很小。許多轉移支付由于其政策性和目標性的特征,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并不符合地方發展的實際需要。由此可能出現一種情況,即需要辦的事沒錢辦,不適宜辦的事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導致公共產品“越位”和“缺位”并存的不合理現象。

三是轉移支付立法滯后,導致轉移支付形式不規范、隨意性大。對于縣域政府而言,從上級或中央政府獲得轉移支付資金不是既得的權力,而是在類似于“乞討”的討價還價中實現的。現行的轉移支付制度中,有些專項資金往往掌握在主管部門手中,給誰資金給多少資金的隨意性很大,縣域政府為了得到上級更多的“恩賜”,往往竭盡所能采取公關策略,正如前文所言,向上積極索取,這種看似充分發揮自主性的行為背后,隱藏的卻是縣域財政對上級的嚴重依賴及自主理財空間的缺乏。從這一意義看,縣域政府組織財力的種種行為恰恰是自主性喪失的表現。

3.人事組織制度與政績考核制度雙重制約

我國現階段的政治體制仍然表現為中央集權、地方有限分權的制度架構。中央政府掌握著地方主要官員的人事任免權,地方主要官員的政治前途仍然由上級政府決定。這種一體化和等級化的政府體制特征,使得地方政府面臨的監督多是來自于上級或中央政府的縱向垂直監督。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直接對象,即地方公眾與企業,雖然對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供給質量有著最直接最有效的發言權,但因其不能影響地方官員的升遷任命,他們的看法和建議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這樣,來自水平方向的監督也就極其有限。這就造成地方政府包括縣域政府的主要官員為了得到上級政府的青睞和提拔而唯上是從,對于上級下達的一些政治性和政策性的任務,地方政府往往將其安排在最優先的支出次序上,其財政自主性在此過程中受到相應限制。

此外,我國現行的政績考核制度也是影響縣域財政自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經濟增長幅度幾乎成為地方政府政績考核的唯一指標,為了取得數字政績,以此取悅和迎合上級,地方政府往往采取各種手段甚至是不規范的行政行為來達到GDP的連續增長。為了能在短期內取得最明顯的效果,地方政府往往將可支配的財政收入大量投入到經濟建設中去,因而導致正常的公共需求支出遭到排擠。實踐中,經濟增長實際上成為了縣域政府主要官員的第一要務。以經濟增長為基礎的晉升錦標賽結合了中國政府體制和經濟結構的獨特性質,在政府官員手中擁有巨大的行政權力和自由處置權的情況下,提供了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激勵地方官員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治理方式[8]。這種競爭某種程度上的確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其負效應也較為明顯,重復建設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就是為經濟增長而付出的代價。而且,這種政績考核方式使得地方政府在安排可支配財政收入上,存在著重經濟發展輕公共服務的趨同化傾向。結果,財政支出在地方官員追求政績這一價值取向的主導下,失去了本該有的自主性。在人事組織制度與政績考核制度的雙重制約中,縣域財政自主性空間難免不被壓縮。

四、完善我國縣域財政治理的對策

上述分析表明,縣域政府的財政自主性呈現出典型的雙重特征,即在財政收入上的擴張性和非規范性以及財政支出上的約束性和軟—硬支出二元化。在財政收入組織中,縣域政府通過在對上和對下兩個維度上采取不同的行為策略,繼而通過與上級的討價還價來爭取自己的利益。對下級以及轄區內的各個經濟體,縣域政府選擇的則是另一種策略,即通過招商引資、放水養魚和各種優惠政策來發展地方經濟,培植財源,擴大可支配收入。在這個過程中,基于官員晉升錦標賽的內在激勵,使上述行為選擇理由更為充分。這種具有擴張性和非規范性的財政自主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縣域政府的可用財力,但由于其擴張性和非規范性的特征,若不加以約束,容易造成腐敗、重復建設等一系列問題。在財政支出上則呈現出另一種情況,即約束性和軟—硬支出二元化特征。縣域政府在財政支出的事項選擇安排上看似具備很大的自主性,實則受到來自各方面剛性條件的約束。這與我國現有的政治體制以及人事制度安排不無聯系。公共財政的本質是要滿足公共需求,財政支出自主性的缺乏導致了公共品有效供給的不足。綜合上文,筆者認為,應當抑制縣域財政在收入組織中的擴張性與非規范性,同時,在財政支出上給縣域政府松綁,使其真正成為地方公共事務和公共物品的自我管理者和提供者。這樣才能既確保中央宏觀調控能力,同時又促進地方政府提高公共產品的供給效率;既能增加縣域財政財力,亦不失縣域政府的自主能動性?;诖?,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在中央和地方的事權和財力上做出科學合理的劃分,使二者相匹配。明確各級政府間的事權,事權即各級政府承擔的公共職責與服務,縣域政府作為各項職能最完備的基層政府,承擔了大部分的公共職責和服務。為了提供更為優質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必須要在各級政府間進行細致的事權劃分,對于一些不同層級政府共同承擔的事權,也應該在此基礎上盡可能地具體細化,明確責任,減少重疊,避免缺位。公共服務領域的事權涉及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事關民生的廣大領域,這部分支出責任的細致劃分顯得更為迫切和重要。在明確劃分事權之后,將其用法律法規形式加以固定規范,從而為我國財政體制的完善提供一些法律制度上的準備。在明確劃分事權的基礎上,增加地方政府可用財力,為所承擔的事權提供財力保障。

其次,完善現有的轉移支付制度。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目標的實現,其關鍵在于轉移支付制度的完善。我國現有的轉移支付制度尚不規范,存在很多制度漏洞,尤其是省級以下的轉移支付制度和分稅制具有隨意性有余,規范性不足的特征。由此造成了地方政府尤其是縣域政府在財政收入組織上的擴張性和自主性加大,增加了財政成本,轉移支付的執行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因此,進一步完善規范我國現行的轉移支付制度顯得極為迫切??梢詮囊韵聨讉€方面入手,如減少專項轉移支付的規模,盡可能多地采取一般性轉移支付形式,以增加縣域政府對財政資金的自我管理和應用能力。取消稅收返還制度,以縮小地區間由此產生的發展失衡和財政差距。對轉移支付進行立法規范,減少隨意性和非規范性的操作和審批制度,為縣域政府提供一個公正平等的平臺,減少機會主義和由此帶來的負面效應。

最后,建立科學合理的政績考核體系。要徹底改變財政支出結構的扭曲,惟有建立合理的政績考核體系,改變以往的以GDP為核心考核指標的評價體系,將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民生改善等事關公共福利和社會發展的經濟社會指標納入考核體系當中,才能為縣域政府財政松綁,使其有效供給公共服務真正成為可能。

[1]Tiebout,C.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64(5):416-424.

[2]Oates,W.Fiscal Decentralization[M].Harcourt:Brace and Jovanovich,1972.

[3]Qian,Y.,Roland,G.Federalism and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88(5):1143-1162.

[4]財政部.關于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通知[Z].北京,2004.(財綜[2004]53號).

[5]李一花.中國縣鄉財政運行及解困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6]黃佩華,Deepak,B.,王桂娟.中國:國家發展與地方財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7]王朝才,冷永生,王彥榮.縣市政府財力自主性與轉移支付制度[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8,(12).

[8]周黎安.中國地方官員的晉升錦標賽模式研究[J].經濟研究,2007,(7).

猜你喜歡
財政支出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嚴格落實2020年省級財政支出預算管控清單的通知
眉山市財政支出與公共服務供給實證研究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2020年財政支出預算管控清單的通知
2017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支出完成預算情況
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支出完成預算情況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財政支出與經濟增長
各級政府財政支出凈額
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及比重
氣象部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初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浓毛av|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 午夜福利 张柏芝|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女人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www亚洲精品| 91福利片| 69综合网| 国产精品免费p区| 日韩成人高清无码| 欧美成人二区|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嫩草国产在线| 国产无码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a在线看|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色悠久久综合|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日本欧美午夜| 色婷婷久久|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激情综合五月网|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91亚洲影院|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精品一区国产精品| 天堂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午夜激情婷婷| 国产美女人喷水在线观看|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成人午夜免费观看| 免费三A级毛片视频|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亚洲熟女偷拍|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午夜|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 孕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免费|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欧美日韩国产一级|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性激烈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